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6452发布日期:2022-12-21 04:4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中,渗漏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尤其采用“核心筒先行-外框错层不等高同步流水综合施工方法”的屋面结构,先施工的核心筒与后浇的外框楼板交接缝处,是防水薄弱点,一般直接在交界处进行防水层施工,容易产生渗漏,如果出现渗漏问题,将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特别是对已经交付使用的建筑物,给物业管理和维修造成极大的困难,一直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界处布置的一圈挡水墙,所述挡水墙与后浇外框楼板同时浇筑连接,在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交界面中部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阴角处、挡水墙与后浇外框楼板阴角处布置成第一r形倒角,挡水墙外侧阳角布置成第二r形倒角,在后浇外框楼板、挡水墙表面、第一r形倒角以及第二r形倒角上涂刷有第一防水层,第一防水层上贴合铺设有第二防水层,在后浇外框楼板上浇筑有防水保护层,挡水墙顶部的防水保护层表面修筑成朝后浇外框楼板向下倾斜布置的斜坡面。
5.作为优选,所述核心筒外墙表面安装有墙面装饰层,墙面装饰层上安装1.2mm厚的滴水条,该滴水条为不锈钢成品滴水条,滴水条距斜坡面250-300mm,滴水条安装处设有密封胶层密封处理。
6.作为优选,所述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交界面中部剔凿有10
×
50mm的槽口,槽口内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水层为1mm厚的聚氨酯防水材料层。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防水层为3mm厚的自粘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9.作为优选,所述后浇外框楼板上围绕挡水墙还浇筑有一圈钢筋混凝土反坎。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有挡水墙配合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一防水层以及第二防水层形成的多道防水线,保证了防水性,注意了细部节点处理,施工处理好,避免发生渗漏。
11.2、操作简单,防水效果良好,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时间,提高了屋面薄弱位置处防水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3.图1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为核心筒外墙、2为后浇外框楼板、3为挡水墙、4为遇水膨胀止水条、5为第一防水层、6为第二防水层、7为防水保护层、8为第一r形倒角、9为第二r形倒角、10为斜坡面、11为反坎、12为墙面装饰层、13为滴水条、14为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如图所示,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核心筒外墙1与后浇外框楼板2交界处布置的一圈挡水墙3,所述挡水墙3与后浇外框楼板2同时浇筑连接,在挡水墙3与核心筒外墙1交界面中部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挡水墙3与核心筒外墙1阴角处、挡水墙3与后浇外框楼板2阴角处布置成第一r形倒角8,挡水墙3外侧阳角布置成第二r形倒角9,在后浇外框楼板2、挡水墙3表面、第一r形倒角8以及第二r形倒角9上涂刷有第一防水层5,第一防水层5上贴合铺设有第二防水层6,在后浇外框楼板2上浇筑有防水保护层7,挡水墙3顶部的防水保护层7表面修筑成朝后浇外框楼板2向下倾斜布置的斜坡面10。
17.具体实施时,所述核心筒外墙1表面安装有墙面装饰层12,墙面装饰层12上安装1.2mm厚的滴水条13,该滴水条13为不锈钢成品滴水条,滴水条13距斜坡面250mm,滴水条13安装处设有密封胶层14密封处理。
18.具体实施时,所述挡水墙3与核心筒外墙1交界面中部剔凿有10
×
50mm的槽口,槽口内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
19.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防水层5为1mm厚的聚氨酯防水材料层。
20.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二防水层6为3mm厚的自粘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
21.具体实施时,所述后浇外框楼板2上围绕挡水墙3还浇筑有一圈钢筋混凝土反坎11。
22.施工方法:在核心筒外墙1与后浇外框楼板2连接中间位置,剔凿10
×
50mm槽口,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4

吊模施工200
×
200mm挡水墙3与后浇外框楼板22同时浇筑

对挡水墙3阴角部位进行r形倒角处理、对挡水墙阳角部位进行r形倒角处理

阳角剔凿水泥砂浆收光,阴角部位采用水泥砂浆进行r角处理

第一防水层5施工:涂刷柔性防水材料-1.0mm厚聚氨酯防水材料涂抹两遍,上下搭接满足规范要求

第二防水层6施工:粘贴3.0mm厚的自粘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下搭接满足规范要求

防水保护层7施工

在建筑完成面上返250mm处安装1.2mm厚的不锈钢成品滴水条13

进行24h闭水试验。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界处布置的一圈挡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与后浇外框楼板同时浇筑连接,在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交界面中部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阴角处、挡水墙与后浇外框楼板阴角处布置成第一r形倒角,挡水墙外侧阳角布置成第二r形倒角,在后浇外框楼板、挡水墙表面、第一r形倒角以及第二r形倒角上涂刷有第一防水层,第一防水层上贴合铺设有第二防水层,在后浇外框楼板上浇筑有防水保护层,挡水墙顶部的防水保护层表面修筑成朝后浇外框楼板向下倾斜布置的斜坡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外墙表面安装有墙面装饰层,墙面装饰层上安装1.2mm厚的滴水条,该滴水条为不锈钢成品滴水条,滴水条距斜坡面250-300mm,滴水条安装处设有密封胶层密封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交界面中部剔凿有10
×
50mm的槽口,槽口内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为1mm厚的聚氨酯防水材料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为3mm厚的自粘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外框楼板上围绕挡水墙还浇筑有一圈钢筋混凝土反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接缝处防水连接结构,包括有围绕核心筒外墙与后浇外框楼板交界处布置的一圈挡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墙与后浇外框楼板同时浇筑连接,在挡水墙与核心筒外墙交界面中部布置有遇水膨胀止水条,设有挡水墙配合遇水膨胀止水条、第一防水层以及第二防水层形成的多道防水线,保证了防水性,注意了细部节点处理,施工处理好,避免发生渗漏,操作简单,防水效果良好,节省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时间,提高了屋面薄弱位置处防水的施工质量。薄弱位置处防水的施工质量。薄弱位置处防水的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蒙磊 王伟传 黄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