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646发布日期:2023-05-25 01:1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铁轨顶风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


背景技术:

1、在轨道交通领域,轨顶风道结构主要包括吊墙以及风道板,并且吊墙和风道板主要采用现浇工艺,因其特殊性,一般情况不能与车站主体同时浇注,尤其在盾构施工需要通过的车站,轨顶风道必须后期浇注。后期浇筑需在已有结构空间内进行施工,存在多种不足,如:施工进度缓慢,大量作业均在地下较为狭窄的空间内,物资倒运不便、大型机械无法使用;作业质量不易保证,标高偏差、表面不平整、混凝土振捣质量不达标等现象普遍存在,为后期工作带来困扰;经济性差,不能同主体结构一同施工,结构自身需要分次浇筑,砼供应量少,施工难度大,劳动力投入多,造价高;作业环境脏乱差,过多的地下湿作业,狭窄的作业面,建筑垃圾不能及时清理、扬尘危害作业人员健康;工序相互干扰,现场现浇作业影响盾构机始发或接收,并占用后期铺轨、机电安装和装修时间,多个施工队伍、工序交叉并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包括底板一、底板二、底板三、底板四、底板五此五种类型的底板并由若干个此五种类型的底板水平拼接而成,此五种类型的底板与轨顶风道的吊墙耳板连接,拼接时相邻两底板之间设有连接节点,底板一、底板二、底板三、底板四、底板五底部两端均设有端横梁,底板二、底板三、底板四底部中间设有中横梁一,底板一和底板五底部中间设有中横梁二,中横梁二宽度大于中横梁一,中横梁二底面中部设有若干用于悬挂接触网的预埋螺栓,底板一上设有一个风孔,底板二上设有一对风孔,底板三上设有一个风孔,风孔底部边缘设有加厚板,且加厚板底部不凸出端横梁,风孔周边设有预埋角钢一,风孔上滑动插有风孔插板,连接节点包括设于端横梁外侧的预留凹口、一对设于端横梁底部的预埋角钢二,拼接时相邻两端横梁之间留有缝隙,相对的两预留凹口之间填充有橡胶密封条,相对的两预埋角钢二焊接,缝隙内灌浆密封。

3、特别的,风孔位于端横梁与中横梁一或端横梁与中横梁二之间。

4、特别的,底板一、底板二、底板三、底板四、底板五底部边缘沿宽度方向设有与轨顶风道的吊墙耳板抵接的连接板。

5、特别的,预埋角钢一两长边上对应设有若干对压板,风孔插板滑动插入压板与预埋角钢一之间的空隙内。

6、特别的,端横梁、中横梁一、中横梁二端部贯穿有预留螺栓孔,预留螺栓孔顶部周边设有凹槽,五种类型的底板均通过螺栓穿过吊墙耳板和预留螺栓孔并旋紧双螺母固定。

7、特别的,双螺母位于凹槽内且上部的螺母为金属自锁螺母,凹槽内采用砂浆封堵。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五种类型的预制风道底板以及连接节点,使得在地铁站对轨顶风道施工时,不需现浇混凝土制作风道板,施工进度快,作业质量容易保证,施工环境相对整洁,可有效避免不同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风道底板采用梁和薄板组合的方式,并在梁上设置方便与吊墙连接的预留螺栓孔,受力体系明确,可有效减少构件厚度,降低混凝土用量,实现预制构件的轻量化,经济性较好,且整个车站风道板的风孔和悬挂网的布局灵活方便,采用相应类型的底板排版即可,并且连接节点的设置,使得相邻两底板之间连接可靠,密封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一(1)、底板二(2)、底板三(3)、底板四(4)、底板五(5)此五种类型的底板并由若干个此五种类型的底板水平拼接而成,此五种类型的底板与轨顶风道的吊墙耳板连接,拼接时相邻两底板之间设有连接节点,底板一(1)、底板二(2)、底板三(3)、底板四(4)、底板五(5)底部两端均设有端横梁(17),底板二(2)、底板三(3)、底板四(4)底部中间设有中横梁一(13),底板一(1)和底板五(5)底部中间设有中横梁二(14),中横梁二(14)宽度大于中横梁一(13),中横梁二(14)底面中部设有若干用于悬挂接触网的预埋螺栓(12),底板一(1)上设有一个风孔(6),底板二(2)上设有一对风孔(6),底板三(3)上设有一个风孔(6),风孔(6)底部边缘设有加厚板(15),且加厚板(15)底部不凸出端横梁(17),风孔(6)周边设有预埋角钢一(7),风孔(6)上滑动插有风孔插板,连接节点包括设于端横梁(17)外侧的预留凹口(19)、一对设于端横梁(17)底部的预埋角钢二(8),拼接时相邻两端横梁(17)之间留有缝隙(11),相对的两预留凹口(19)之间填充有橡胶密封条(18),相对的两预埋角钢二(8)焊接,缝隙(11)内灌浆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风孔(6)位于端横梁(17)与中横梁一(13)或端横梁(17)与中横梁二(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一(1)、底板二(2)、底板三(3)、底板四(4)、底板五(5)底部边缘沿宽度方向设有与轨顶风道的吊墙耳板抵接的连接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预埋角钢一(7)两长边上对应设有若干对压板(20),风孔插板滑动插入压板(20)与预埋角钢一(7)之间的空隙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端横梁(17)、中横梁一(13)、中横梁二(14)端部贯穿有预留螺栓孔(10),预留螺栓孔(10)顶部周边设有凹槽(9),五种类型的底板均通过螺栓穿过吊墙耳板和预留螺栓孔(10)并旋紧双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其特征在于,双螺母位于凹槽(9)内且上部的螺母为金属自锁螺母,凹槽(9)内采用砂浆封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地铁站轨顶风道预制装配式风道板,包括底板一、底板二、底板三、底板四、底板五此五种类型的底板并由若干个此五种类型的底板水平拼接而成,此五种类型的底板与轨顶风道的吊墙耳板连接,拼接时相邻两底板之间设有连接节点。本技术采用预制的风道底板拼接,使得在地铁站对轨顶风道施工时,不需现浇混凝土制作风道板,施工进度快,作业质量容易保证,施工环境相对整洁,可有效避免不同工序间的相互干扰,经济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王秀艳,田国印,董泊君,辛忠一,任林专,王洪昌,孙新然,史俞,张振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天津)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