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1803发布日期:2023-04-19 11:3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古建筑支撑结构是由底座、电推杆、支撑板构成的,用来支撑古建筑防止古建筑坍塌的设备,在古建筑修复领域中较为常见。

2、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在长时间对古建筑进行支撑后,由于支撑板较硬,会造成古建筑物破损,进而影响对古建筑物的保护。

3、为了解决支撑板顶伤古建筑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将支撑板上放一些柔软物例如海绵、橡胶等对古建筑物进行支撑处理,但是在每次调整支撑架的位置时,支撑板与古建筑物之间的摩擦力会造成柔软物破损或发生位移的情况出现,进而导致古建筑物在被支撑的时候容易出现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支撑架的支撑板较硬,在对古建筑进行支撑时,容易损伤古建筑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两臂转动连接有收卷杆,所述收卷杆的一端滑动插设有若干个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远离插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长臂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远离收卷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圆弧面套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的下端安装有单向阀。

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对古建筑支撑时,先多次挤压充气球使气囊内部充满气体,再把古建筑放在气囊上,进而避免了古建筑接触硬物造成破损的问题出现,再转动把手带动收卷杆转动,收卷杆转动带动防护布转动,当防护布转到合适位置包裹住古建筑,进而达到了更好防护古建筑物的效果。

4、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圆弧面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l形板和拉杆固定连接。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可以借助第一弹簧对l形板的弹力,从而能更好地固定收卷杆的效果。

6、优选的,所述气囊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海绵垫位于防护布的下方。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借助海绵垫的柔软度,进而达到了更好防护古建筑的效果。

8、优选的,所述收卷杆远离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圆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收卷防护布时,直接转动把手,把手圆弧面的凹槽可以增大使用人员和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了更好转动收卷杆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电推杆的圆弧面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与电推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握把,所述电推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位于螺纹环的下方,所述调节环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长板,四个所述长板远离螺纹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突刺,所述底座对应突刺的位置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尺寸与突刺的尺寸相适配。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达到了当需要将底座固定在土地上时,可以快速转动螺纹环借助螺纹挤压调节环,使凸刺扎在土壤中,对底座进行固定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电推杆的圆弧面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于调节环和底座固定连接。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把突刺拔出时,转动握把带动螺纹环向上移动,当转到合适位置时,第二弹簧会给调节环一个向上的弹力,从而达到了更好拔出突刺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突刺的圆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刺,倒刺的尖端朝上。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借助倒刺对土地的阻力,从而达到了增强了突刺与土壤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16、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7、本申请中,当需要对古建筑物支撑时,先多次挤压充气球使气体从导管传输到气囊,当气囊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再把古建筑物放到海绵垫上,拉动拉杆,此时第一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拉杆带动方板移动,方板移动会带动插杆移动,当移动到插杆与收卷杆分离时,再转动把手带动收卷杆转动,收卷杆转动带动防护布转动,当防护布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再松开拉杆,这时第一弹簧会给l形板一个弹力,会使插杆更好插入收卷杆,从而达到了更好固定收卷杆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护结构,达到了在支撑古建筑物时气囊和防护布可以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物的效果,进而避免了在支撑时古建筑物的破损的问题出现,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古建筑物的保护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推杆(2),所述电推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有防护结构(4),所述防护结构(4)包括支撑架(401),所述支撑架(401)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01)的两臂转动连接有收卷杆(406),所述收卷杆(406)的一端滑动插设有若干个插杆(405),所述插杆(405)远离支撑架(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板(404),所述方板(404)远离插杆(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403),所述拉杆(403)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l形板(402),所述l形板(402)的长臂端与支撑架(401)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杆(406)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布(407),所述防护布(407)远离收卷杆(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413),所述挂钩(413)的圆弧面套有固定环(414),所述固定环(414)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410),所述气囊(410)的一侧连通有导管(411),所述导管(411)远离气囊(410)的一端连通有充气球(412),所述充气球(412)的下端安装有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03)的圆弧面套有第一弹簧(409),所述第一弹簧(409)的两端分别与l形板(402)和拉杆(4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10)远离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海绵垫位于防护布(407)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杆(406)远离插杆(4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08),所述把手(408)的圆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2)的圆弧面设有限位结构(5),所述限位结构(5)包括螺纹环(53),所述螺纹环(53)与电推杆(2)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环(53)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握把(54),所述电推杆(2)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调节环(56),所述调节环(56)位于螺纹环(53)的下方,所述调节环(56)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长板(51),四个所述长板(51)远离螺纹环(5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突刺(52),所述底座(1)对应突刺(52)的位置开设有卡孔(57),所述卡孔(57)的尺寸与突刺(52)的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2)的圆弧面套有第二弹簧(55),所述第二弹簧(55)的两端分别于调节环(56)和底座(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刺(52)的圆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刺,倒刺的尖端朝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支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古建筑修复用支撑装置。本申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两臂转动连接有收卷杆,所述收卷杆的一端滑动插设有若干个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远离插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长臂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收卷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布。解决了传统支撑架的支撑板较硬,在对古建筑进行支撑时,容易损伤古建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红,项雅婷,宋伟萍,郑少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泉观松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