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3774发布日期:2022-12-31 10:2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


背景技术:

2.涂料,在中国传统名称为油漆,所谓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
3.在现有的涂料中,例如申请号:cn201010153683.6,申请日:2010-04-22提出了一种涂料,包括涂料由空心玻璃微珠、水玻璃和粘结剂组成。该专利虽然无毒,不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4.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其涂刷后的凝合速度较慢,导致长时间成液态状况,当这类涂料与雨水接触之后,就会造成雨水渗透入水泥基内部,进而造成水泥基出现裂缝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现有的一些涂料在涂刷之后不能够快速的凝合,进而导致这类涂料在与雨水相接触后,造成雨水渗透入水泥基内部,从而造成水泥基出现裂缝的情况,以进一步的提高水泥基的防水性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
7.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包括
8.水泥基;
9.所述水泥基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高弹防水涂料,所述高弹防水涂料的上部设置有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
10.所述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所述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的上部设置有自然渗透型防护剂;
11.所述自然渗透型防护剂的上部设置有乳化剂层,所述乳化剂层的上部设置有橡胶沥青层。
12.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自然渗透型防护剂的用量为4m2/kg。
13.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橡胶沥青层的上部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橡胶耐压圈,所述橡胶耐压圈的外壁粘贴有玻璃纤维层,所述橡胶耐压圈的内部填充有丙烯酸系树脂填充层。
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层的上部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开设有加强腔,所述加强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1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层的上部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防滑组件。
16.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弹性棉,所述弹性棉设置有安装腔腔体的底部,所述弹性棉的上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滑板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凸起。
17.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橡胶凸起呈半球形结构,且所述橡胶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安装腔的直径。
18.有益效果:
19.1、通过在水泥基的上部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使得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共同的作用下,能够大大的提高水泥基的防水性能,避免现有的一些涂料在涂刷之后不能够快速的凝合,进而导致这类涂料在与雨水相接触后,造成雨水渗透入水泥基内部,从而造成水泥基出现裂缝的情况。
20.2、通过在高弹防水涂料、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自然渗透型防护剂、乳化剂层和橡胶沥青层相结合的作用下,真正的实现了皮肤式防水的防水涂料,具备高弹性防水、防腐、防渗、防窜水和抗裂性的优点,避免了水泥基出现裂缝和渗透的现象,同时也保障了水泥基的防水性能。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水层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水层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滑组件的示意图。
29.图中,1水泥基,2第一防水层,21高弹防水涂料,22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3第二防水层,31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32自然渗透型防护剂,4乳化剂层,5橡胶沥青层,6缓冲层,61缓冲腔,62橡胶耐压圈,63玻璃纤维层,64丙烯酸系树脂填充层,7加强层,71加强腔,72加强筋,8防滑层,81安装腔,9防滑组件,91弹性棉,92滑板,93橡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
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结合图1和图6所示,一种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结构,包括水泥基1、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3、乳化剂层4和橡胶沥青层5。
35.水泥基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第一防水层2包括高弹防水涂料21,高弹防水涂料21的上部设置有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22,使得在高弹防水涂料21和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22相结合的作用下,能够大大的提高水泥基1的防水性能。
36.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2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3包括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31,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31的上部设置有自然渗透型防护剂32,使得在自然渗透型防护剂32的作用下,能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抗裂性,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31的作用下,即便水泥基1出现了裂纹的情况,雨水也无法渗透水泥基1。
37.自然渗透型防护剂32的上部设置有乳化剂层4,乳化剂层4的上部设置有橡胶沥青层5,使得在高弹防水涂料21、ast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22、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31、自然渗透型防护剂32、乳化剂层4和橡胶沥青层5相结合的作用下,真正的实现了皮肤式防水的防水涂料,具备高弹性防水、防腐、防渗、防窜水和抗裂性的优点,避免了水泥基出现裂缝和渗透的现象,同时也保障了水泥基的防水性能,大大的提高水泥基的防水性能,避免现有的一些涂料在涂刷之后不能够快速的凝合,进而导致这类涂料在与雨水相接触后,造成雨水渗透入水泥基内部,从而造成水泥基出现裂缝的情况。
38.进一步的说明,自然渗透型防护剂32的用量为4m2/kg。
39.结合图1和图2所示,橡胶沥青层5的上部设置有缓冲层6,缓冲层6的内部开设有缓冲腔61,缓冲腔6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橡胶耐压圈62,橡胶耐压圈62的外壁粘贴有玻璃纤维层63,橡胶耐压圈62的内部填充有丙烯酸系树脂填充层64,使用在该结构作用下,橡胶耐压圈62本身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同时橡胶耐压圈62外壁粘贴的玻璃纤维层63,进一步的提高了橡胶耐压圈62的抗压能力,另外橡胶耐压圈62内部填充的丙烯酸系树脂填充层64,更进一步的提高了橡胶耐压圈62的抗压能力,总体之下使得该涂料不易受压变形。
40.结合图1和图2所示,缓冲层6的上部设置有加强层7,加强层7的内部开设有加强腔71,加强腔7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加强筋72,使得在多个加强筋72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涂料的抗压能力。
41.结合图1和图5所示,加强层7的上部设置有防滑层8,防滑层8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安装腔81,安装腔81内设置有防滑组件9,使得在防滑组件9的作用下,当有人行走在
防滑层8上时,防滑组件9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涂料的防滑性能。
42.结合图1和图6所示,防滑组件9包括弹性棉91,弹性棉91设置有安装腔81腔体的底部,弹性棉91的上部设置有滑板92,滑板92滑动设于安装腔81内,滑板92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凸起93,使得在弹性棉91、滑板92和橡胶凸起93相结合作用下,当有人行走在防滑层8上时,橡胶凸起93受力向下运动,迫使弹性棉91发生弹性形变,受力结束后通过在弹性棉91的弹性作用下完成对滑板92的复位,保持初始状态,从而实现高度差,进而达到防滑的效果。
43.进一步的说明,橡胶凸起93呈半球形结构,且橡胶凸起93的直径小于安装腔81的直径,使得在这种特殊结构的作用下,橡胶凸起93能够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即橡胶凸起93的直径小于安装腔81的直径,使得橡胶凸起93便于受力在安装腔81内部做往复运动。
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