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牌坊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5492发布日期:2023-03-24 19:1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牌坊基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牌坊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牌坊基座。


背景技术:

2.石牌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更被海外当作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用石材修建的牌坊,是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3.一般的石牌坊主要包括牌楼,楼柱,基座,牌楼包括横梁,匾额和坊楼顶,在现有技术中,以及固定的石牌坊设计中,基座设置在地面上,在地面下方设置条石,用于支撑基座,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基座的设置并未考虑到减震的因素,它通常的设计为一完整的花岗岩或者青石方墩结构,如果遭遇冲击会导致基座摇晃,进一步导致楼柱摇晃,这样会影响上方的牌楼结构,因此,现有技术中牌坊基座的技术问题是存在不减震、不抗震的缺陷,作为一种技术改进,特申请此发明创造。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牌坊基座,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牌坊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侧向减震结构,所述基座主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基座顶块,基座中间块和基座底块,所述基座底块的高度大于基座中间块的高度;基座中间块的高度大于基座顶块的高度,为了利于稳定性,基座主体上窄下宽设计,即外壁倾斜设计;所述基座底块和基座中间块的顶面中间均设置安装槽,所述基座顶块和基座中间块的底面中间位置均设置凸台,所述基座顶块的凸台设置在基座中间块的安装槽内,所述基座中间块的凸台设置在基座底块的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与凸台形成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内设置减震弹簧;位于所述基座中间块上方减震弹簧,一端与基座上块上的凸台相抵,另一端与基座中间块的安装槽侧壁相抵,位于所述基座底块上的减震弹簧,一端与基座中间块的凸台相抵,另一端与基座底块的安装槽侧壁相抵;基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且采用三层结构,由于设置安装腔室和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受到压力均匀稳定;所述基座底块下方埋设在地面内;所述基座底块侧壁与地面之间设置侧向减震结构,所述侧向减震结构对称设置在基座底块的外侧;所述基座顶块顶面设置安装柱槽,安装柱槽用于楼柱的固定,当大地发生震动的时候,基座底块与基座中间块的减震弹簧和基座中间块和基座顶块内的减震弹簧会产生不同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它们之间会通过减震弹簧的相互传递而削弱能量。
6.为了进一步的学弱,消耗能量,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均设置弹性球体,弹性球体的一端与减震弹簧相抵另一侧与凸台或者安装槽侧壁相抵,将动能转为内能并向外侧传递耗损。
7.进一步的,所述侧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板,其中固定底座侧面设置第一
凹槽,第一凹槽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对称的凸棱;在第一凹槽两侧对称设置空腔和挡板,所述空腔位于凸棱内,挡板位于凸棱外侧;在空腔内均设置第一滑杆,第一滑杆套穿在挡板上;其中第一滑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的一侧相抵,固定板的另一侧与基座底块外壁相抵,第一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空腔内,其端面设置限制块,在空腔内壁两侧均设置第二滑杆,限制块套穿在第二滑杆上;在第一滑杆与空腔的开口面接触位置均设置滑环;所述第一滑杆上均设置挡板和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与挡板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板相抵。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呈“几”形的弹性钢板,弹性钢板的底面均设置滑块,在第一凹槽的槽第面设置用于容纳滑块的滑槽;在弹性钢板顶面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支撑块。
9.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和下方的凸棱与支撑块之间均设置阻尼拉杆。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主体为花岗岩石材或者青石石材制作。
11.本实新型改进巧妙,结构新颖,其基座采用三层结构设置,并且设置有减震弹簧和弹性球体能够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同时在基座底块外侧设置侧向减震结构也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从整体上加强的牌坊基座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侧向防震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基座顶块与基座中间块连接关系图。
15.图示:11基座顶块、2基座中间块、3基座底块、4凸台、5安装槽、51安装腔室、6减震弹簧、61弹性球体、7固定座、71凸棱、8固定板、9第一凹槽、10滑槽、11滑块、12支撑块、13阻尼拉杆、14弹性钢板、15第一滑杆、16强力弹簧、17空腔、18第二滑杆、19限位块、20挡板、21滑环、22安装柱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牌坊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和侧向减震结构,所述基座主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基座顶块1,基座中间块2和基座底块3,所述基座底块3的高度大于基座中间块2的高度;基座中间块的高度大于基座顶块的高度,为了利于稳定性,基座主体上窄下宽设计,即外壁倾斜设计;所述基座底块和基座中间块顶面中间均设置安装槽5,所述基座顶块1和基座中间块2的底面中间位置均设置凸台4,所述基座顶块的凸台4设置在基座中间块2的安装槽内,将安装槽一分为两个相同尺寸的区域或者环形的区域;所述基座中间块的凸台设置在基座底块的安装槽内,将安装槽一分为两个相同尺寸的区域或者环形的区域;所述安装槽5与凸台4形成安装腔室51,安装腔室根据凸台与安装槽的组合情况,可分为两个尺寸相同的或者环形的,其中凸台外壁到安装槽内壁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安装腔室51内设置减震弹簧6;位于所述基座中间块2上方减震弹簧6,一端与基座上块上的凸台4相抵,另一端与基座中间块的安装槽侧壁相抵,位于所述基座底块3上的
减震弹簧,一端与基座中间块的凸台相抵,另一端与基座底块3的安装槽侧壁相抵;基座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并且采用三层结构,由于设置安装腔室51和减震弹簧6,减震弹簧受到压力均匀稳定;所述基座底块3下方埋设在地面内;所述基座底块3侧壁与地面之间设置侧向减震结构,所述侧向减震结构对称设置在基座底块3的外侧;所述基座顶块1顶面设置安装柱槽22,安装柱槽用于楼柱的固定,当大地发生震动的时候,基座底块3与基座中间块2的减震弹簧和基座中间块和基座顶块内的减震弹簧会产生不同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它们之间会通过减震弹簧的相互传递而削弱能量。
18.为了进一步的学弱,消耗能量,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均设置弹性球体61,弹性球体的一端与减震弹簧相抵另一侧与凸台4或者安装槽5侧壁相抵,将动能转为内能并向外侧传递耗损。
19.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侧向减震结构包括固定座7和固定板8,其中固定底座侧面设置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对称的凸棱71;在第一凹槽9两侧对称设置空腔17和挡板20,所述空腔17位于凸棱内,挡板位于凸棱外侧;在空腔17内均设置第一滑杆15,第一滑杆15套穿在挡板20上;其中第一滑杆15的一端与固定板8的一侧相抵,固定板8的另一侧与基座底块3外壁相抵,第一滑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空腔17内,其端面设置限制块19,在空腔17内壁两侧均设置第二滑杆18,限制块均套穿在第二滑杆上,限制块能够沿着第一滑杆移动;在第一滑杆15与空腔17的开口面接触位置均设置滑环21;所述第一滑杆15上均强力弹簧16,所述强力弹簧的一端与挡板20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板相抵,通过固定板,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以及强力弹簧可以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作用。
20.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第一凹槽9内设置呈“几”形的弹性钢板14,弹性钢板14的底面均设置滑块11,在第一凹槽9的槽第面设置用于容纳滑块11的滑槽10;在弹性钢板顶面与固定板8之间设置支撑块12。
21.作为一种技术改进,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和下方的凸棱71与支撑块12之间均设置阻尼拉杆13,阻尼拉杆在斜向上对支撑块起到牵引制约的作用。
22.作为一种技术改进,所述基座主体为花岗岩石材或者青石石材制作。
23.在固定座外侧设置减震板或者弹性板,能够进一步加强水平方向的振动削弱。
24.工作原理概述:在地面水平方向受到振动影响的时候,此时通过固定座向固定板方向移动,可以通过空腔内的第一滑杆,强力弹簧和第二滑杆,限位块的实现水平减震,如果在垂直方向的振动,可以通过弹性钢板在滑槽内的移动起到缓冲振动作用,当振动传递到底座底块的时候,其能量已经损耗和削弱了,进一步的在基座底块,基座中间块和基座顶块内的减震弹簧和弹性球体能够起到再次的能量耗损,进而从整体上降低振动能量从下往上的传导,能够对整体的牌坊起到减震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