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2723发布日期:2023-03-01 01:2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陶瓷上釉装置。


背景技术:

2.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3.陶瓷在煅烧之前需要对陶瓷胚体进行上釉,而目前的上釉方式是将陶瓷胚体放置在釉水中,而釉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淀现象,如果釉水不采取均匀的搅拌,从而会使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不佳,导致陶瓷胚体锻烧之后达不到工艺要求;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陶瓷上釉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陶瓷上釉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上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釉水桶和上釉箱,所述釉水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釉水桶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一,所述釉水桶的内部设置有往返机构,所述往返机构包括电机二,所述上釉箱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杆二。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贯穿固定板的外表面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釉水桶的内底壁,所述转动杆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口,方便曲柄和连杆通过固定板,从而避免曲柄和连杆运动时与固定板相干涉。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和锥齿轮一相啮合,所述转动杆一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管,通过锥齿轮二和锥齿轮一的啮合,锥齿轮二转动将带动锥齿轮一转动,从而为转动杆一的转动提供动力。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条,两个所述滑条均滑动连接在滑管的内壁,所述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呈圆周阵列的搅拌器,搅拌器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器的搅拌杆为错位式排列,从而使搅拌器对釉水桶中的釉水搅拌更加均匀。
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外表面,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曲柄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转动连接在滑管的外表面,由于活动板转动连接在滑管的外表面,活动板移
动将带动旋转状态的滑管进行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釉水桶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管道,所述管道远离釉水桶的一端贯穿上釉箱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釉箱的内部,所述管道远离釉水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头,喷淋头的长度足够长,满足喷淋头喷洒出的釉水可以完全覆盖陶瓷胚体。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二转动连接在上釉箱的内底壁,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动杆二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上釉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三,所述转动杆三远离电机三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上釉箱的内底壁,所述转动杆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二传动连接,转盘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垫,增加摩擦力,防止陶瓷胚体旋转时发生偏移。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陶瓷上釉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机构和往返机构的设置,当釉水桶中的釉水沉淀需要搅拌时,同时打开电机二和电机一,曲柄转动从而带动三个搅拌器在釉水桶上下往返运动,两个滑条转动从而带动三个搅拌器在釉水桶中旋转,从而通过三个搅拌器旋转并上下往返运动对釉水桶中的釉水进行均匀搅拌,使搅拌更加的彻底,有效避免釉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使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不佳,导致陶瓷胚体锻烧之后达不到工艺要求。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工作人员将陶瓷胚体放置在转盘上,电机三带动转动杆三旋转,皮带轮二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一旋转,转盘旋转带动转盘上的陶瓷胚体进行旋转,从而喷淋头将釉水喷洒至旋转的陶瓷胚体上,使陶瓷上釉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釉水桶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往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釉水桶;3、固定板;4、搅拌机构;41、转动杆一;42、锥齿轮一;43、锥齿轮二;44、电机一;45、滑条;46、滑管;47、限位块;48、搅拌器;5、往返机构;51、电机二;52、曲柄;53、连杆;54、活动板;6、上釉箱;7、旋转机构;71、转动杆二;72、皮带轮一;73、皮带轮二;74、转动杆三;75、电机三;76、转盘;8、喷淋头;9、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上釉装置,该装置有效避免釉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使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不佳,导致陶瓷胚体锻烧之后达不到工艺要求。
23.参见图1和图3,一种陶瓷上釉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釉水桶2和上釉箱6,釉水桶2的外表面设置还有入料口,方便工作人员通过釉水桶2的入料口将釉
水放置在釉水桶2中。
24.釉水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口,方便曲柄52和连杆53通过固定板3,从而避免曲柄52和连杆53运动时与固定板3相干涉。
25.参见图4,釉水桶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4,搅拌机构4包括转动杆一41,转动杆一41的一端贯穿固定板3的外表面并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转动杆一41在固定板3中转动,从而对转动杆一41进行限位,避免转动杆一41转动时发生偏移。
26.转动杆一41远离固定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釉水桶2的内底壁,转动杆一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42,电机一44和电机二51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电机一44和电机二51同时进行打开和关闭。
27.固定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一44,电机一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43,锥齿轮二43和锥齿轮一42相啮合,通过锥齿轮二43和锥齿轮一42的啮合,锥齿轮二43转动将带动锥齿轮一42转动,从而为转动杆一41的转动提供动力。
28.转动杆一4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管46,转动杆一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条45,通过滑条45的设置,当转动杆一41转动带动两个滑条45进行旋转,两个滑条45旋转从而带动滑管46进行旋转,滑管46旋转的同时可以在滑条45的外表面进行上下滑动。
29.两个滑条45均滑动连接在滑管46的内壁,滑管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47,两个限位块47均贴合活动板54,当活动板54上下移动时,活动板54通过限位块47从而带动滑管46进行上下移动。
30.滑管4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呈圆周阵列的搅拌器48,搅拌器48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杆,搅拌器48的搅拌杆为错位式排列,当搅拌器48旋转并上下移动时,搅拌器48的搅拌杆将均匀的搅拌釉水桶2中的釉水。
31.参见图5,釉水桶2的内部设置有往返机构5,往返机构5包括电机二51,电机二5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的外表面,电机二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曲柄52,曲柄52转动将通过连杆53带动活动板54上下运动,活动板54的运动范围足够带动搅拌器48搅拌釉水桶2的釉水。
32.曲柄52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杆53,连杆53远离曲柄52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有活动板54,活动板54转动连接在滑管46的外表面,由于活动板54转动连接在滑管46的外表面,活动板54移动将带动旋转状态的滑管46进行移动。
33.釉水桶2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管道9,管道9的外表面安装有加压泵,加压泵可以将釉水从釉水桶2中抽出,并对其进行加压再通过管道9将釉水从喷淋头8中喷洒出,实现对陶瓷胚体的上釉工作。
34.管道9远离釉水桶2的一端贯穿上釉箱6的外表面并延伸至上釉箱6的内部,管道9远离釉水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淋头8,喷淋头8的长度足够长,满足喷淋头8喷洒出的釉水可以完全覆盖陶瓷胚体。
35.参见图2,上釉箱6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7,旋转机构7包括转动杆二71,转动杆二71转动连接在上釉箱6的内底壁,上釉箱6的外表面安装有排水管,方便工作人员将上釉箱6中废弃釉水从上釉箱6中排出。
36.转动杆二7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76,转动杆二7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72,上釉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三75,转盘76的外表面设置有硅胶垫,增加摩擦力,防止陶瓷胚体旋转时发生偏移。
37.电机三7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三74,转动杆三74远离电机三7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上釉箱6的内底壁,转动杆三74位于与转盘76较远的位置,防止转盘76旋转时和转动杆三74相干涉,转动杆三7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73,皮带轮一72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二73传动连接。
3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陶瓷胚体放置在转盘76上,打开电机三75,电机三75带动转动杆三74旋转,转动杆三74旋转带动皮带轮二73旋转,皮带轮二73旋转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一72旋转,皮带轮一72旋转通过转动杆二71带动转盘76旋转,转盘76带动转盘76上的陶瓷胚体进行旋转,打开电机一44和电机二51,电机一44带动锥齿轮二43转动,锥齿轮二43转动带动锥齿轮一42进行转动,锥齿轮一42转动带动转动杆一41转动,转动杆一41转动带动两个滑条45旋转,两个滑条45旋转使滑管46进行旋转,滑管46旋转带动三个搅拌器48进行旋转,同时电机二51带动曲柄52旋转,曲柄52旋转通过连杆53带动活动板54上下往返运动,活动板54移动通过两个限位块47带动滑管46在转动杆一41外表面上下往返运动,从而通过三个搅拌器48旋转并上下往返运动对釉水桶2中的釉水进行均匀搅拌,使搅拌更加的彻底,打开管道9上的加压泵,通过管道9上的加压泵将釉水从釉水桶2中抽出,并加压通过管道9将釉水从喷淋头8中喷洒出,喷洒出的釉水喷洒至转盘76上的陶瓷胚体上,转盘76带动陶瓷胚体进行旋转,从而完成陶瓷上釉工作,同时使陶瓷上釉更加均匀,提高了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该装置有效避免釉水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沉淀现象,使陶瓷胚体上釉的质量不佳,导致陶瓷胚体锻烧之后达不到工艺要求。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