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5748发布日期:2023-03-01 02:3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中,外墙装饰板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建筑外墙装饰保温一体化材料,该材料由聚酯烤漆或氟碳漆、雕花铝锌合金钢板、聚氨酯保温层、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
3.现有技术中,外墙装饰板通过刚性连接件及螺栓固定。由于外墙装饰板与建筑物外墙硬性连接,外墙装饰板极易受到外部强风的作用而发生振动,这会影响刚性连接件的强度。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振动积累可能会引起外墙装饰在连接处断裂,致使高空坠物而发生砸伤事故。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通过橡胶制成的连接件,吸收外部因素带来的装饰板的振动,避免振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保证了装饰板固定的可靠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包括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所述主连接件的一端固定于建筑外墙的横向龙骨上,其另一端固定于装饰板的内侧面;所述副连接件连接于相邻的装饰板之间,并且,间隔设置于所述主连接件之间;所述主连接件包括卡接部、主隆起部和主连接部;所述卡接部的截面为u形结构,其卡接于所述横向龙骨;所述主隆起部对称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上端及下端,所述主连接部自所述主隆起部的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副连接件为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副隆起部,并且,所述副连接件抵接于相邻装饰板的交接处。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由橡胶制成,所述主连接件的硬度大于所述副连接件的硬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包括竖向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设置于竖向段的两端,所述竖向段的厚度大于所述水平段的厚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段的竖向间距与所述横向龙骨的厚度相匹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隆起部为1/4圆弧结构,其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水平段的厚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连接件为厚度均匀的条状结构,其厚度小于所述主连接件的厚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隆起部为1/2圆弧结构。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隆起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主隆起部高度的1/2。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隆起部的数量为一对,其对称设置于相邻装饰板的交接处的两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主连接件之间,所述副连接件与主连接件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0mm。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通过橡胶制成的连接件,吸收外部因素带来的装饰板的振动,避免振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保证了装饰板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8.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连接件及副连接件固定于相邻装饰板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连接件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副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至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5.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6.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包括主连接件10和副连接件20;所述主连接件10的一端固定于建筑外墙30的横向龙骨40上,其另一端固定于装饰板50的内侧面。
28.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副连接件20连接于相邻的装饰板50之间,并且,间隔设置于所述主连接件10之间。在装饰板5安装时,可以先通过主连接件10将装饰板50固定于横向龙骨40上,再将副连接件20固定于竖向相邻的装饰板50之间。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主连接件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主连接件10包括卡接部11、主隆起部12和主连接部13;所述卡接部11的截面为u形结构,其卡接于所述横向龙骨40;所述主隆起部12对称设置于所述卡接部11的上端及下端,所述主连接部13自所
述主隆起部12的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副连接件20为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图5示出的副隆起部21,并且,所述副连接件20抵接于相邻装饰板50的交接处。
3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连接件10和副连接件20由橡胶制成,所述主连接件10的硬度大于所述副连接件20的硬度。优选地,主连接件10由氟橡胶制成。
31.图4中,所述卡接部11包括竖向段11a和水平段11b,所述水平段11b设置于竖向段11a的两端,所述竖向段11a的厚度大于所述水平段11b的厚度,以保证卡接部11的强度,使得卡接部11可靠连接于横向龙骨40的外侧。
32.为了提升卡接部11与横向龙骨40连接的可靠性,可以在竖向段11a及水平段11b与横向龙骨40抵接的接触面设置凹凸结构,以增加卡接部11与横向龙骨40之间的摩擦系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凸结构可以为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大致均匀分布;优选地,凹凸结构的高度为0.5-1mm。
33.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水平段11b的竖向间距与所述横向龙骨40的厚度相匹配。
34.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主隆起部12为1/4圆弧结构,其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水平段11b的厚度。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副连接件的示意图,所述副连接件20为厚度均匀的条状结构,其厚度小于所述主连接件10的厚度。所述副隆起部21为1/2圆弧结构。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隆起部21的高度小于所述主隆起部12高度的1/2,以保证副连接件20具有良好的弹性,以吸收外部风载荷对装饰板50及其连接结构的振动,保证装饰板50固定的可靠性。
37.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副隆起部21的数量为一对,其对称设置于相邻装饰板50的交接处的两侧。
38.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副连接件20设置于相邻主连接件10之间,所述副连接件20与主连接件10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00mm。图3中,相邻装饰板50之间配置三件主连接件10,相邻主连接件10之间配置有副连接件20。即主要通过主连接件10将装饰板50固定于横向龙骨40,主要通过辅连接件20增加装饰板50之间的柔性,以吸收外部载荷带来的振动,保证装饰板50固定的可靠性。
39.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通过橡胶制成的连接件,吸收外部因素带来的装饰板的振动,避免振动对连接结构的影响,保证了装饰板固定的可靠性。
4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