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4022发布日期:2023-06-03 07:3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建筑模板,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在使用模板时,需要通过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往往不能满足各种模板高度的要求。

2、公告号为cn2162769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外圆柱面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l形板,四个l形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底座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空心杆,第二空心杆的内腔设置有升降部件,升降部件延伸至第二空心杆的上端,第二空心杆的外圆柱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空心杆,第一空心杆的外圆柱面右侧穿插活动连接有转动轴。通过设置第一伞齿、转动轴、升降部件和特制工具共同配合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此技术中的建筑模板支撑结构虽然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满足模板高度的要求,但是不能调节支撑结构的角度以满足特殊角度的模板,也不能满足较大面积的建筑模板的支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和角度,也能够增大支撑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

2、一种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和两后支撑件,且所述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可调节,

3、所述前支撑件具有第一滑杆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一套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杆底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滑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前铰接支座铰接;

4、所述后支撑件具有第二滑杆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滑杆和第二套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杆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滑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后铰接支座铰接;

5、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顶端均固定设置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高度调节;

6、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且相互套接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两伸缩板用于增大所述支撑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顶端的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上架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支座的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同轴并套设其上的齿轮。

8、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驱动支座外的一端设置转把,所述驱动支座朝向所述转把的一侧内凹形成锁定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于所述驱动结构的一侧设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贯穿至地面的定位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底端铰接有滑轮,侧壁固定设置有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侧壁的制动支座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制动支座上的螺栓,所述螺栓底端设置制动件。

12、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一套筒之间和两第二套筒之间均设置横撑。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①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顶端均设置了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中的驱动支座上架设了连接有齿轮的转轴,转轴一端设置转把,扭动转把,齿轮即可转动,又因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一侧还设置了与驱动结构中齿轮啮合的齿面,当扭动转把时,齿轮和齿面接触,滑杆即可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15、②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与两前支撑件和两后支撑件通过设置于支撑结构底部的两前铰接支座和两后铰接支座铰接,当驱动结构调整支撑杆高度,前后支撑件高度存在高差时,即可使支撑结构实现不同角度的变化,进而满足不同角度的建筑模板。

16、③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具有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两伸缩板贯穿设置于支撑结构内,当对两伸缩板施加向外的拉力时,两伸缩板能够向外伸出,进而增大了支撑结构,达到了增加支撑结构与建筑模板的接触面积的效果,能够满足大面积的建筑模板支撑需求。

17、④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底端铰接滑轮,能够方便地移动整个装置,第二套筒底部侧壁设置了制动结构中的螺栓和设置于螺栓底端的制动件,当扭动螺栓使制动件表面与滑轮抵接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滑轮不轻易转动,进而使装置固定于此。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3)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且所述前支撑件(1)和后支撑件(2)的高度可调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22)顶端的驱动支座(41),所述驱动支座(41)上架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支座(41)的转轴(42)以及与所述转轴(42)同轴并套设其上的齿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位于所述驱动支座(41)外的一端设置转把(44),所述驱动支座(41)朝向所述转把(44)的一侧内凹形成锁定槽(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21)于所述驱动结构(4)的一侧设置与所述齿轮(43)啮合的齿面(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2)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13)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3)上并贯穿至地面的定位梢(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2)底端铰接有滑轮(24),侧壁固定设置有制动结构(23),所述制动结构(23)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22)侧壁的制动支座(231)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制动支座(231)上的螺栓(232),所述螺栓(232)底端设置制动件(2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套筒(12)之间和两第二套筒(22)之间均设置横撑(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3)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上均设置驱动结构(4),驱动结构(4)能够调节前支撑件(1)和后支撑件(2)的高度,进而对支撑结构(3)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支撑结构(3)具有贯穿设置于支撑结构(3)内部且相互套接的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两伸缩板用于增大支撑结构(3)与模板的接触面积,支撑结构(3)的高度及角度可调节能够满足高度、角度不同的模板,且支撑结构(3)中的两伸缩板能够满足较大面积的模板。

技术研发人员:路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实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