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7434发布日期:2023-03-24 23:2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变慢,而若提供一定的预热条件,则混凝土具有快速凝结硬化快的特点。因此,若要实现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混凝土输送,通常先把混凝土加热,通过对集料或者搅拌水的预加热,从而混合出稳定较高的混凝土。但是,混凝土在输送时随着输送距离的增加,其末端出料的温度也会逐渐降低,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地泵,所述地泵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的外侧设有多个输送管,输送管的外侧设有热源,输送管包括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法兰固定安装,相对第二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安装,第二连接法兰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内管,内管的外侧套设有中间管,中间管的两端均与对应第二连接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中间管的外侧设有外管,外管的两端均与对应第二连接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外管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外管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外管的另一侧对称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外管内且与中间管固定连接相互连通,相邻输送管的相对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第一连接管固定安装,相邻输送管的相对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远端输送管的远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有第三导管,第三导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管的下方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输送管相适配的管托,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底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源包括有箱体,箱体的顶面设有注水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侧设有加热管,箱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箱体相连通,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第四导管的一端通过管接头与近端输送管的近端的第二连接管固定安装,近端输送管的近端的第一连接管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第五导管,第五导管的一端与箱体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地泵、第一连接法兰、输送管、第二连接法兰之间的配合,从而进行混凝土的输送,通过热源、内管、中间管、外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箱体、加热管、水泵、第四导管和第五导管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在输送管的外侧形成热水循环,从而有效的进行隔热和保温,避免输送管远端输出的混凝土温度降低。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层水循环进行隔热保温,有效的提高了隔热效果。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柱、管托、十字底座之间的配合对输送管进行支撑,方便输送管的延伸安装。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16.图3为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中热源的剖视图。
17.图中:1、地泵;2、第一连接法兰;3、输送管;4、热源;5、第二连接法兰;6、内管;7、中间管;8、外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第三导管;14、支撑柱;15、管托;16、箱体;17、加热管;18、水泵;19、第四导管;20、第五导管;21、十字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结构组成包括有地泵1,在所述地泵1的出料口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2,第一连接法兰2的外侧设有多个输送管3,输送管3的外侧设有热源4,输送管3包括有第二连接法兰5,第二连接法兰5对称设有两个,第二连接法兰5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法兰2固定安装,相对第二连接法兰5之间通过螺栓相互固定安装,第二连接法兰5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内管6,内管6的外侧套设有中间管7,中间管7的两端均与对应第二连接法兰5的侧壁固定连接,中间管7的外侧设有外管8,外管8的两端均与对应第二连接法兰5的侧壁固定连接,外管8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外管8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9,外管8的另一侧对称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插入外管8内且与中间管7固定连接相互连通,相邻输送管3的相对第一连接管9之间设有第一导管11,第一导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第一连接管9固定安装,相邻输送管3的相对第二连接管10之间设有第二导管12,第二导管12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第二连接管10固定安装,远端输送管3的远端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之间设有第三导管13,第三导管13的两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与对应的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固定安装。
20.输送管3的下方设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与输送管3相适配的管托15,支撑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底座21。
21.热源4包括有箱体16,箱体16的顶面设有注水口,注水口用于向箱体16内补水。
22.箱体16内侧设有加热管17,箱体16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18。
23.水泵18的进水端与箱体16相连通,水泵18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管19,第四导管19的一端通过管接头与近端输送管3的近端的第二连接管10固定安装,近端输送管3的近端的第一连接管9通过管接头固定安装有第五导管20,第五导管20的一端与箱体16固定连接且相互连通。
24.加热管17和水泵18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外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插入箱体16内,从而控制加热管17加热使得箱体16内水温恒定。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25.使用时,将输送管3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和第一连接法兰2的配合与地泵1固定安装,并将输送管3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相互固定安装,然后进支撑柱14立在输送管3的下方,使得支撑柱14通过十字底座21立在地面上,并通过管托15对输送管3进行支撑,此时连接上第一导管11、第二导管12、第三导管13、第四导管19和第五导管20,此时加热管17将箱体16内的水液加热,水泵18将水箱内的水液抽出,并通过第四导管19输送到中间管7与内管6之间,并通过第二连接管10和第二导管12的配合向前输送,最终有远端的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和第三导管13的配合输送到外管8与中间管7之间,并由第一导管11进行回流输送,最终通过第五导管20回流到箱体16内再次加热,从而在输送管3的外侧形成两个热水循环结构,有效的对输送的混凝土进行隔热保温。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