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抹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2966发布日期:2023-06-21 14:4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用抹灰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抹灰机,具体涉及建筑施工用抹灰机。


背景技术:

1、抹灰工程指用抹面砂浆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具有保护基层和增加美观的作用,为建筑物提供特殊功能的系统施工过程,抹灰工程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防护功能,保护墙体不受风,雨,雪的侵蚀,增加墙面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身的耐久性能,热工性能;二是美化功能,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2、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14195424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个多个滚轮,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灰槽,所述灰槽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外侧均设置有与导轨相互适配的电轮,所述电轮滑动连接于导轨的内侧,所述灰槽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出料槽,所述灰槽的内侧设置有与出料槽相互适配的卡板,所述卡板的顶端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与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缸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灰槽的内侧顶端,所述灰槽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刮板,所述灰槽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灰槽,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设置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压板,所述灰槽的中间位置转动设置有搅拌辊,所述灰槽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系统,所述驱动电机系统的输出端穿过灰槽与搅拌辊固定连接,该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水泥灰注入灰槽内,此装置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因此提出建筑施工用抹灰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施工用抹灰机,解决抹灰机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水泥灰注入灰槽内,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均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柱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柱,所述第一电机柱内安装有调角电机,所述调角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远离所述调角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抹灰机构,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滑杆,所述电动滑杆包括滑杆壳体,所述滑杆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滑杆壳体内的滑块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三滑槽的第二连接柱,所述柱体靠近所述滑杆壳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二滑槽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电动滑杆的一侧设置有储灰机构,所述储灰机构包括圆柱形的储灰缸,所述储灰缸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安装有第二电机柱,所述第二电机柱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底板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上均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储灰缸的一侧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靠近所述储灰缸的一端安装有气泵,所述输料管远离所述储灰缸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抹灰机构的侧壁上。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储灰机构内设置多个搅拌桨对灰料进行搅拌,避免灰料沉淀和凝固,通过两个立柱上的调角电机带动抹灰机构转动,使抹灰机构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将抹灰机构内的灰料倒出至墙面上进行抹灰工作,通过设置储灰机构将储灰机构内的灰料借助输料管输送至抹灰机构内,代替人工送料节省了人力,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大量节省人力非常实用。

4、为了搅拌储灰机构内的灰料避免沉淀和凝固已经通过输料管将储灰机构内的灰料输送至抹灰机构内,代替人工上料;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便于移动装置。

7、为了便于移动装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抹灰机构包括横截面为倒梯形的灰槽,所述灰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灰槽的顶部之间保留有出料口,所述灰槽侧壁的上端倾斜安装有刮板。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顶盖,对抹灰机构内的灰料拦截,避免一次性倒出大量灰料造成涂抹不匀以及材料浪费。

10、为了避免一次性倒出大量灰料造成涂抹不匀以及材料浪费;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的下方安装有橡胶的刮片,所述刮板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刮片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所述刮板的下方安装有橡胶的刮片,所述刮板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刮片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便于刮板将灰料涂抹在墙壁上后,再通过刮片进行抹平,使抹灰更加光滑,优化抹灰效果。

13、为了便于刮板将灰料涂抹在墙壁上后,再通过刮片进行抹平,使抹灰更加光滑;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片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刮片。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所述刮片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刮片,有利于墙面抹灰的刮平,使抹灰更加光滑。

16、为了墙面抹灰的刮平,使抹灰更加光滑;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抹灰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接灰盘,所述接灰盘的宽度大于所述抹灰机构的宽度。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抹灰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接灰盘,所述接灰盘的宽度大于所述抹灰机构的宽度,便于收集在抹灰过程中多余的灰料,避免灰料落在地面上不易回收,造成浪费。

19、为了便于收集在抹灰过程中多余的灰料,避免灰料落在地面上不易回收,造成浪费;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梁。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梁,使装置更加稳固。

22、为了使装置更加稳固;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料管设置为可伸缩的螺纹软管。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所述输料管设置为可伸缩的螺纹软管,便于抹灰机构高度调整时,输料管不会脱落,不会影响上料。

2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立柱(1),两个所述立柱(1)均包括柱体(22),所述柱体(22)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23),所述柱体(22)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柱(8),所述第一电机柱(8)内安装有调角电机(9),所述调角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4),所述第一连接柱(24)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框(2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24)远离所述调角电机(9)的一端连接有抹灰机构(3),所述立柱(1)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滑杆(2),所述电动滑杆(2)包括滑杆壳体(26),所述滑杆壳体(26)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27),所述滑杆壳体(26)内的滑块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三滑槽(27)的第二连接柱(28),所述柱体(22)靠近所述滑杆壳体(26)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5),所述第二连接柱(28)穿过所述第二滑槽(25)连接在所述连接框(29)上,所述电动滑杆(2)的一侧设置有储灰机构(5),所述储灰机构(5)包括圆柱形的储灰缸(16),所述储灰缸(16)的底部连接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的中间安装有第二电机柱(19),所述第二电机柱(19)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底板(17)连接有转动柱(20),所述转动柱(20)的外壁上均安装有搅拌桨(21),所述储灰缸(16)的一侧连接有输料管(7),所述输料管(7)靠近所述储灰缸(16)的一端安装有气泵(6),所述输料管(7)远离所述储灰缸(16)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抹灰机构(3)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的底部均安装有移动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机构(3)包括横截面为倒梯形的灰槽(11),所述灰槽(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顶盖(10),所述顶盖(10)与所述灰槽(11)的顶部之间保留有出料口(12),所述灰槽(11)侧壁的上端倾斜安装有刮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3)的下方安装有橡胶的刮片(14),所述刮板(13)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大于所述刮片(14)距所抹灰墙壁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14)设置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刮片(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接灰盘(4),所述接灰盘(4)的宽度大于所述抹灰机构(3)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梁(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7)设置为可伸缩的螺纹软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抹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施工用抹灰机,包括两个立柱,两个立柱均包括柱体,柱体中间开设有第一滑槽,柱体的外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柱,第一电机柱内安装有调角电机,调角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储灰机构内设置多个搅拌桨对灰料进行搅拌,避免灰料沉淀和凝固,通过两个立柱上的调角电机带动抹灰机构转动,使抹灰机构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将抹灰机构内的灰料倒出至墙面上进行抹灰工作,通过设置储灰机构将储灰机构内的灰料借助输料管输送至抹灰机构内,代替人工送料节省了人力,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大量节省人力非常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章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章深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