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1996发布日期:2023-06-15 12: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属于钢筋混凝土的改造加固。


背景技术:

1、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受混凝土老化、钢筋锈蚀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构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特别是竖向承载的柱构件,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改造加固。此外由于增层改造的需求,荷载的增加也需要对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柱构件进行承载力提升加固。现有的针对钢筋混凝土柱常用的加固方案有外包纤维材料加固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等,这些方案或者需要进行繁杂的后支模、绑扎钢筋笼、养护后拆模等工序,现场作业量大施工进度慢,或者柱构件截面承载力能力提升较小,加固效果有限。

2、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并推广一种设计更为合理、施工更为便捷、性能更为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方案,对于既有建筑改造加固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能够对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柱构件进行承载力提升加固,且加固效果好,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包括外包钢板和混凝土旧柱,所述外包钢板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外包钢板设置在混凝土旧柱外侧,四块所述外包钢板与混凝土旧柱间形成钢管空腔,所述外包钢板内侧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劲肋和若干横向加劲肋进行加固,相对两个所述外包钢板间通过穿设有对拉螺栓固定。

4、其中,四块所述外包钢板沿高度方向的上中下三个横截面位置各设置两个水平方向的预留孔洞,所述对拉螺栓穿过相对两个预留孔洞设置。

5、其中,所述预留孔洞四周设置有钢垫片。

6、其中,所述对拉螺栓两端通过设置有螺帽夹紧固定于外包钢板上。

7、其中,所述外包钢板上部设置有灌料口。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该装置通过对外包钢板和混凝土旧柱间的钢管空腔浇筑混凝土,并通过纵向加劲肋和横向加劲肋的设置,实现混凝土横向和竖向受压承载力的提高,在有限增大柱截面积的前提下,实现钢筋混凝土柱的改造加固,加固效果良好。

10、该装置通过分层浇筑、分层对拉螺栓,使得外包钢板作为模板其自身具有一定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额外的模板支设工序,操作便捷,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混凝土旧柱(6)外侧的外包钢管,所述外包钢管由四块环列分布的外包钢板(1)围合构成,所述外包钢管与混凝土旧柱(6)之间形成钢管空腔,所述外包钢板(1)内侧通过设置若干纵向加劲肋(2)和若干横向加劲肋(3)用于加固外包钢板(1)自身刚度;相对两个所述外包钢板(1)间通过穿设对拉螺栓(4)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外包钢板(1)沿高度方向的上中下三个横截面位置各设置两个水平方向的预留孔洞(9),所述对拉螺栓(4)穿过相对两个预留孔洞(9)设置;所述外包钢板(1)上同一水平高度两侧的两个对拉螺栓(4)分布设置于混凝土旧柱(6)的左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钢板(1)上部设置有灌料口(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包带肋钢管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结构,包括外包钢板和混凝土旧柱,所述外包钢板设置有四块,四块所述外包钢板设置在混凝土旧柱外侧,四块所述外包钢板与混凝土旧柱间形成钢管空腔,所述外包钢板内侧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劲肋和若干横向加劲肋进行加固,相对两个所述外包钢板间通过穿设有对拉螺栓固定;能够对原有的钢筋混凝土柱构件进行承载力提升加固,且加固效果好,操作便捷,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龙,吴志鸿,张峰,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