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9070发布日期:2023-03-29 10:2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中,部分建筑两户的卫生间窗户相对设置,为达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在两户窗户之间,设计了突出外墙的悬挑梁及砌体墙,而砌体墙未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墙端部按照规范的要求必须设置构造柱,此处的构造柱采用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施工时,模板的底端会先受到混凝土的挤压,模板顶端和底端受到的力不同,且模板内的混凝土在凝固前始终对模板有一个侧向的挤压力,两相结合,导致模板容易变形,模板变形时,构造柱随之发生扭曲,影响建筑外立面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用模板浇筑构造柱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顶端和底端受力不同,使模板容易发生形变,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向挤压力容易导致模板发生变形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和测量板,所述主体框架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通过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两端的外圈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与固定杆外侧的中部接触,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与定位杆端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测量板包括与固定夹内腔适配的测量杆和与测量杆螺纹连接的定位块。
5.进一步,所述滚珠丝杆两端的外圈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槽,所述滚珠螺母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6.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内腔的底部与限位杆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固定夹的顶部与限位杆的顶部处于同一高度。
7.进一步,所述测量杆的形状为l型,所述主体框架的厚度值和限位杆的长度值之和与测量杆的横向长度值相同,所述测量杆的厚度值与限位杆的厚度值相同,所述测量杆由与定位块螺纹连接的短杆和与短杆另一端螺纹连接的长杆组成,所述短杆的尺寸与定位杆的尺寸相同。
8.进一步,所述定位杆与限位杆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值与模板的长度值相同。
9.有益效果:
10.1、该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简单易行,投入成本低,可以有效的对于端部构造柱进行紧固,防止构造柱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扭曲现象,造成后期维修费用的损耗。
11.2、该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通过固定夹和测量板的设置,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
对限位。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背面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测量板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剖面俯视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结构梁紧固俯视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测量板爆炸示意图。
18.图中:1、主体框架;2、固定杆;3、滚珠丝杆;4、滚珠螺母;5、限位杆;6、定位杆;7、定位块;8、测量杆;9、固定夹;81、短杆;82、长杆;10、木枋;11、模板;12、砌体墙;13、构造柱;14、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和测量板,主体框架1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2,两个固定杆2通过滚珠丝杆3连接,且滚珠丝杆3两端的外圈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槽,滚珠丝杆3两端的外圈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4,滚珠螺母4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滚珠螺母4与固定杆2外侧的中部接触,通过滚珠丝杆3和滚珠螺母4的设置,滚珠丝杆3的转动可以使与之螺纹连接的两个滚珠螺母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滚珠螺母4挤压固定杆2,固定杆2能够与建筑外墙上的顶(底)部结构梁14紧密贴合,进而实现主体框架1的固定。
21.主体框架1的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该装置中限位组件的功能是对构造柱13的浇筑模板11进行限位支撑,防止浇筑模板11发生形变,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杆6和与定位杆6端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5,限位杆5的一端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且定位杆6与限位杆5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值与模板11的长度值相同,该装置在使用时,定位杆6与模板11的端部接触,限位杆5与模板11之间间隔有木枋10。
22.主体框架1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夹9,固定夹9内腔的底部与限位杆5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固定夹9的顶部与限位杆5的顶部处于同一高度,本申请中固定夹9的形状为l型,固定夹9的竖直部和主体框架1的竖直部之间形成矩形空腔。
23.请参阅图1、图3和图6,测量板包括与固定夹9内腔适配的测量杆8和与测量杆8固定连接的定位块7,通过测量板的设置,通过测量板与限位杆5之间的贴合度,可以快速的判断限位杆5有无发生形变,便于该装置的使用,通过定位块7的设置,可以确定测量杆8在固定夹9内的位置。
24.测量杆8的形状为l型,主体框架1的厚度值和限位杆5的长度值之和与测量杆8的横向长度值相同,测量杆8的厚度值与限位杆5的厚度值相同,测量杆8能够与限位杆5的外
表面接触,便于判断限位杆5是否发生形变,测量杆8由与定位块7螺纹连接的短杆81和与短杆81另一端螺纹连接的长杆82组成,短杆81的尺寸与定位杆6的尺寸相同,通过短杆81的设置,可以判断定位杆6的形变量,且短杆81两端的中部均设有螺纹孔,长杆82和定位块7的一端均设有与螺纹孔适配的螺栓。
25.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为:采用20mm*40mm的镀锌方刚焊接而成主体框架1、固定杆2和限位组件的材质同样为20mm*40mm的镀锌方刚,且固定杆2和限位杆5与主体框架1焊接在一起,定位杆6与限位杆5焊接在一起。
26.请参阅图1至图6,该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的使用方法为:构造柱模板11支设完成后,将该装置对构造柱模板11外的木枋10进行卡固,使限位杆5与模板11外侧的木枋10接触,定位杆6与模板11的端部和模板11该侧外的木枋10均接触,装置的上下部通过滚珠丝杆3和滚珠螺母4与顶部或底部的结构梁14进行紧固,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浇筑中,构造柱发生扭曲现象。该装置可反复使用且易制作,造价低又使用方便。
27.且该装置在使用前后,工作人员利用测量板堆限位杆5和定位杆6进行测量,判断两者有无发生形变,保障该装置的使用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和测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2),两个所述固定杆(2)通过滚珠丝杆(3)连接,所述滚珠丝杆(3)两端的外圈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4),所述滚珠螺母(4)与固定杆(2)外侧的中部接触,所述主体框架(1)的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杆(6)和与定位杆(6)端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一端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夹(9),所述测量板包括与固定夹(9)内腔适配的测量杆(8)和与测量杆(8)螺纹连接的定位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杆(3)两端的外圈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槽,所述滚珠螺母(4)与螺纹槽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9)内腔的底部与限位杆(5)的底部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固定夹(9)的顶部与限位杆(5)的顶部处于同一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8)的形状为l型,所述主体框架(1)的厚度值和限位杆(5)的长度值之和与测量杆(8)的横向长度值相同,所述测量杆(8)的厚度值与限位杆(5)的厚度值相同,所述测量杆(8)由与定位块(7)螺纹连接的短杆(81)和与短杆(81)另一端螺纹连接的长杆(82)组成,所述短杆(81)的尺寸与定位杆(6)的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与限位杆(5)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值与模板的长度值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具体包括主体框架和测量板,所述主体框架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通过滚珠丝杆连接,所述滚珠丝杆两端的外圈均螺纹连接有滚珠螺母,所述滚珠螺母与固定杆外侧的中部接触,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和与定位杆端部固定连接的限位杆。该端部构造柱防扭装置,简单易行,投入成本低,可以有效的对于端部构造柱进行紧固,防止构造柱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扭曲现象,造成后期维修费用的损耗。损耗。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朋 万国栋 汤迪 杜小刚 刁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