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6614发布日期:2023-06-15 13:4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土木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建筑的喷涌出现,钢结构构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加工能力、允许运输长度以及吊装能力的限制,钢结构构件需要分段制造和运输,不同段钢结构构件在现场再进行现场连接。

2、目前对于矩形钢管、圆形钢管、双钢板剪力墙等闭口钢构件的现场连接手段主要是分别在上下段钢构件外部焊接耳板,再用连接板将上下钢构件段的耳板用安装螺栓临时连接。待永久性拼接焊缝施工完毕后,再拆卸安装螺栓和连接板,割除耳板。传统施工临时连接方式可见国家标准图集《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16g519》。

3、传统临时连接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耳板及连接板阻碍钢构件现场拼接焊缝连续施焊,起落弧过多影响焊缝质量;耳板及连接板阻挡自动化焊接装置行进路径,难以实现现场自动化焊接。

4、由于耳板相对钢构件的位置已经固定,螺栓孔在连接板和耳板上的位置也已确定,因此现场难以再行调整上段钢构件的垂直度偏差。后期切除临时连接耳板时由于对钢构件有热量输入和机械损伤,也会增大钢构件初始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包括上段钢构件和下段钢构件,所述下段钢构件内壁的顶部设有榫口,所述上段钢构件底端设有与所述榫口相适配的榫头,所述榫头与榫口间隙配合,所述榫头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下段钢构件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槽内的调节螺钉。

3、进一步的,所述上段钢构件外壁的底端设有拼接焊缝。

4、更进一步的,所述榫口的上槽壁设有斜楔面,所述调节螺钉能够抵接在所述斜楔面上。

5、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段钢构件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螺钉相适配的螺孔,安装在所述螺孔内的调节螺钉能够与斜楔面相抵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在榫头底部的外侧面上横向延伸设置的横槽。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本用新型的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设置的榫头及榫口均设置在构件的内部,不会对焊接部位造成阻挡,避开了现场拼接时需要焊接的位置,可以连续施焊,减少了起落弧数量,提高了焊缝质量;没有外部连接装置阻挡,更适合自动焊接设备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包括上段钢构件(1)和下段钢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钢构件(2)内壁的顶部设有榫口(3),所述上段钢构件(1)底端设有与所述榫口(3)相适配的榫头(4),所述榫头(4)与榫口(3)间隙配合,所述榫头(4)的外侧设有卡槽(5),所述下段钢构件(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槽(5)内的调节螺钉(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钢构件(1)外壁的底端设有拼接焊缝(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口(3)的上槽壁设有斜楔面(8),所述调节螺钉(6)能够抵接在所述斜楔面(8)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钢构件(2)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螺钉(6)相适配的螺孔(9),安装在所述螺孔(9)内的调节螺钉(6)能够与斜楔面(8)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为在榫头(4)底部的外侧面上横向延伸设置的横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包括上段钢构件和下段钢构件,所述下段钢构件内壁的顶部设有榫口,所述上段钢构件底端设有与所述榫口相适配的榫头,所述榫头与榫口间隙配合,所述榫头的外侧设有卡槽,所述下段钢构件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能够插入所述卡槽内的调节螺钉。本技术的置于闭口钢构件内部的开槽榫式施工临时连接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设置的榫头及榫口均设置在构件的内部,不会对焊接部位造成阻挡,避开了现场拼接时需要焊接的位置,可以连续施焊,减少了起落弧数量,提高了焊缝质量;没有外部连接装置阻挡,更适合自动焊接设备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功,李光星,陈宁旭,陈传荣,潘琴存,区力生,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