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文档序号:34316453发布日期:2023-05-31 23:5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具体是一种建筑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操作人员在对建筑进行施工时,经常会用到框架结构,而一般建筑都是由多个梁与柱进行拼接安装成框架,通过其来承担建筑的所有荷载,而现有的框架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尽管能对建筑物进行良好的荷载承受,而其框架结构的梁与柱进行拼接安装时,都是直接对位通过螺栓固定,从而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撑扶,但是在进行螺栓固定时,由于旋转时的抖动则会导致安装的位置发生错位偏移,进而使得整个安装的效率降低,给操作人员的整体作业使用带了诸多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具有便于对框架梁与柱进行定位安装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所述框架柱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外侧的外表面安装有框架梁,所述定位件内侧内壁的前后方均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的外侧贯穿所述定位件并延伸至所述框架梁的内壁凹槽内,所述定位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活动块顶端内壁的限位杆,所述活动块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的顶端活动套接有位于活动块之间上方的拉块,所述拉块的底端贯穿所述定位件并延伸至定位件的内壁,所述拉块底端前后方的外表面均铰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的顶端铰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框架梁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位于所述定位件外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内侧贯穿所述固定板并延伸至所述框架梁的内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侧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内侧贯穿所述框架梁并延伸至所述定位件的内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的挡壳,所述固定板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所述挡壳外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杆,所述挡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限位槽内部以及所述圆杆外表面的限位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挡壳顶端和底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扣槽,所述扣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扣槽尺寸相同。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挡壳内侧外端中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铁尺寸相同。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块、连接弹簧和拉块,先拉动拉块向上运动,使得连接臂拉动两个活动块发生相向运动,再将框架梁内侧完全卡在定位件的外表面,再松开拉块,而此时由于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将会推动两个活动块发生相背运动,直至两个活动块的外端卡在框架梁的内壁,从而实现对定位件和框架梁之间的初步定位固定安装。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壳、扣槽和磁铁,首先可以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依次旋入至框架梁和定位件的内壁,实现固定板、框架梁和定位件整体的固定连接,然后扣动扣槽带动两个挡壳和限位块的整体发生相向运动,直至完全贴合,而此时由于两个磁铁之间存在吸引力,进而使得两个挡壳固定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的对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封闭保护,避免遇到外界潮气发生锈蚀,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件(2),所述定位件(2)外侧的外表面安装有框架梁(3),所述定位件(2)内侧内壁的前后方均安装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底端的外侧贯穿所述定位件(2)并延伸至所述框架梁(3)的内壁凹槽内,所述定位件(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活动块(4)顶端内壁的限位杆(5),所述活动块(4)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6),所述连接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件(2)的顶端套接有位于所述活动块(4)之间上方的拉块(7),所述拉块(7)的底端贯穿所述定位件(2)并延伸至所述定位件(2)的内壁,所述拉块(7)底端前后方的外表面均铰接有连接臂(8),所述连接臂(8)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块(4)的顶端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3)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位于所述定位件(2)外侧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外侧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内侧贯穿所述固定板(9)并延伸至所述框架梁(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内侧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内侧贯穿所述框架梁(3)并延伸至所述定位件(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外表面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0)和所述第二螺纹杆(11)外侧的挡壳(12),所述固定板(9)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位于所述挡壳(12)外侧的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杆(14),所述挡壳(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限位槽(13)内部以及所述圆杆(14)外表面的限位块(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壳(12)顶端和底端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扣槽(16),所述扣槽(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扣槽(16)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壳(12)内侧外端中部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磁铁(17),所述磁铁(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磁铁(17)尺寸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框架结构,包括框架柱,所述框架柱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外侧的外表面安装有框架梁,所述定位件内侧内壁的前后方均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的外侧贯穿所述定位件并延伸至所述框架梁的内壁凹槽内,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块、连接弹簧和拉块,先拉动拉块向上运动,使得连接臂拉动两个活动块发生相向运动,再将框架梁内侧完全卡在定位件的外表面,再松开拉块,而此时由于连接弹簧的弹力作用,将会推动两个活动块发生相背运动,直至两个活动块的外端卡在框架梁的内壁,从而实现对定位件和框架梁之间的初步定位固定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许梦丽,吴婧,邹斌春,杨煜林,赵智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