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7956发布日期:2023-10-22 03: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砖坯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砖机。


背景技术:

1、压砖机为利用液压装置对坯料进行高压压制的设备。现有压砖机主要包括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其中压砖装置用于对坯料进行压制,通常设于压砖机的上梁,顶出装置用于顶出压制后的砖坯,包括顶出油缸和回程油缸,其中现有顶出装置的顶出油缸和回程油缸都设置于下梁中,为了安装顶出油缸和回程油缸,下梁中需要加工对应的避空孔,由于避空孔位于高压受力点,这些孔位经常产生应力集中、应力超标的现象,使压砖机的下梁和立柱受力情况复杂,容易产生应力疲劳等影响压砖机正常使用的现象,而且现有压砖机的下梁质量高达几十吨,需要大型的机床才能进行加工,其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此外顶出装置与上模芯、下模芯等是配套使用的,而下梁中避空孔和顶出装置的位置是根据下梁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设计的,其位置不能改变,因此客户在购入压砖机后,原本的上模芯和下模芯不一定能够与购入的顶出装置、避空孔等位置进行匹配,因此客户需要重新购买匹配的模具才能正常使用,这不仅提高了客户的使用成本,还会给客户带来模具管理、标准化等各方面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砖机,能够优化下梁的受力情况,避免下梁产生应力疲劳,而且便于加工避空孔;另外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客户无需再根据避空孔的位置更新模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砖机,包括框架、模具装置、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框架包括上梁、下梁、连接于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之间的立柱以及用于预紧所述上梁、所述下梁和所述立柱的钢丝层,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压砖装置包括动梁,所述上模组固定于所述动梁上。

3、所述顶出装置设于所述下模组的下方,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缸和回程缸,所述压砖机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下梁与所述下模组之间,所述垫板的厚度大于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竖直长度,所述垫板内设有避空孔,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底部设于所述避空孔中。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模组包括模框、下模芯、推板和底板,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设于所述安装板内,所述模框围在所述下模芯周围,所述推板和所述底板依次位于所述下模芯下方,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推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组还包括上模芯,所述上模芯固定于所述动梁下方,所述上模芯的位置与所述下模芯的位置相对应。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砖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上梁上,所述压砖装置还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所述上梁上设有油箱,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充液通道,所述液压缸内设有充液阀,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活塞之间围成活塞腔,所述充液阀与所述活塞腔连通,所述动梁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梁侧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凸出于所述下梁的正侧表面,所述垫板侧部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凸出于所述垫板的正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紧固件相互连接。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垫板内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梁相互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分别设于所述压砖装置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螺杆和下螺杆进行连接。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前框架包括前上梁,所述后框架包括后上梁,所述上螺杆水平连接于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之间,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的底部均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凸出于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的正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液压缸固定。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梁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前框架包括前下梁,所述后框架包括后下梁,所述下螺杆水平连接于所述前下梁和所述后下梁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设于所述前下梁和所述后下梁的正侧部。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框架从所述压砖装置的前侧和后侧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螺杆和下螺杆进行连接。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压砖机设有框架、模具装置、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框架包括上梁、下梁、立柱和钢丝层,所述顶出装置设于所述下模组的下方,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缸和回程缸,与传统的压砖机不同,本实用新型压砖机还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下梁与所述下模组之间,所述垫板内设有避空孔,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底部设于所述避空孔中,通过将所述避空孔从所述下梁中分离,首先所述下梁能够避免被所述避空孔的应力所影响,从而使整体的受力情况得到优化,应力比传统压砖机简单,避免产生应力疲劳,同时,所述避空孔设于所述垫板上,所述垫板的重量和体积远小于所述下梁的重量和体积,而且还由于所述避空孔不再受所述下梁受力情况的约束,因此在所述垫板上有更多可选的设置位置,而且加工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15、另外,由于所述避空孔可选的位置不受所述下梁影响,因此在出厂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所述垫板和所述避空孔加工成与客户的模具和顶出装置相适配的形状和位置,从而能够适配客户原本的模具系统,而且所述压砖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上梁上,客户可以根据不同模具的不同规格,来更换不同的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因此客户无需再根据避空孔的位置更新模具,既方便客户管理模具,也使本实用新型压砖机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模具装置、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框架包括上梁、下梁、连接于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之间的立柱以及用于预紧所述上梁、所述下梁和所述立柱的钢丝层,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压砖装置包括动梁,所述上模组固定于所述动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包括模框、下模芯、推板和底板,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设于所述安装板内,所述模框围在所述下模芯周围,所述推板和所述底板依次位于所述下模芯下方,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推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底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垫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还包括上模芯,所述上模芯固定于所述动梁下方,所述上模芯的位置与所述下模芯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砖装置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上梁上,所述压砖装置还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所述上梁上设有油箱,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油箱之间设有充液通道,所述液压缸内设有充液阀,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活塞之间围成活塞腔,所述充液阀与所述活塞腔连通,所述动梁固定于所述活塞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侧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凸出于所述下梁的正侧表面,所述垫板侧部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凸出于所述垫板的正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紧固件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内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梁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前框架和后框架,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分别设于所述压砖装置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螺杆和下螺杆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包括前上梁,所述后框架包括后上梁,所述上螺杆水平连接于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之间,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的底部均设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凸出于所述前上梁和所述后上梁的正侧表面,所述第三固定块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液压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包括前下梁,所述后框架包括后下梁,所述下螺杆水平连接于所述前下梁和所述后下梁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分别设于所述前下梁和所述后下梁的正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框架从所述压砖装置的前侧到后侧依次设置,多个所述框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上螺杆和下螺杆进行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砖机,包括框架、模具装置、压砖装置和顶出装置,所述框架包括上梁、下梁和连接于所述上梁和所述下梁之间的立柱,所述模具装置包括上模组和下模组,所述顶出装置设于所述下模组的下方,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缸和回程缸,所述压砖机还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下梁与所述下模组之间,所述垫板内设有避空孔,所述顶出缸和所述回程缸的底部设于所述避空孔中。采用本技术,能够优化下梁的受力情况,避免下梁产生应力疲劳,而且便于加工避空孔;另外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客户无需再根据避空孔的位置更新模具。

技术研发人员:谈建豪,邓耀顺,陈科荣,梁德成,孔家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