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3111发布日期:2023-06-08 16:4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效率。

2、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逐渐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居住的舒适性,装配式建筑的需要设置保温结构,通过设置保温结构,在寒冷环境下,能够有效的防止装配式建筑内的热量流失,在高温环境下能够减少进入都装配式建筑内的热量。申请号为cn202022209622.9,发明名称为《一种密肋装饰保温结构一体板》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预制板材,这种板材可用在装配式建筑中,在该板材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板材的强度,在混凝土层内设置内钢筋网和外钢筋网,内钢筋网由密集的多个横拉筋和密集的多个纵拉筋构成,内钢筋网需要利用固定件进行连接,该专利公共的技术方案为多个纵拉筋和多个横拉筋的交汇处通过固定件进行夹持固定连接。但是,由于内钢筋网被第三夹板和上方的夹持件夹持稳定,第三夹板和上方的夹持件相对的端面为平面,当第三夹板和上方的夹持件对横拉筋和纵拉筋进行夹持稳定时,横拉筋和纵拉筋不能够很好的定位,在装入模具的过程中或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从而容易使得横拉筋和纵拉筋错位,从而导致混凝土凝固后该板材的强度降低。在利用第三夹板和上方的夹持件对横拉筋和纵拉筋进行夹持时,还需要对横拉筋和纵拉筋进行扶正稳定,防止其倾斜,因此,对横拉筋和纵拉筋进行夹持的工序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对横拉筋和纵拉筋进行有效的定位,在对横拉筋和纵拉筋的搭接处进行夹持时,防止横拉筋和纵拉筋的位置发生改变,提高了本保温结构的整体强度的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包括内部的保温支撑体,保温支撑体外侧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所述保温支撑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上下两侧的左端、中部和右端均设置有多组纵拉筋,保温板上下两侧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均设置有多组横拉筋,横拉筋与纵拉筋的交汇处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件包括贯穿保温板的支杆,保温板上下两侧的支杆上均设置有连接套件,连接套件内开设有用于容纳纵拉筋和横拉筋的槽,位于连接套件内的纵拉筋和横拉筋的部分被连接套件压紧。

4、具体的,所述连接套件包括下板,下板上方设置有上板,下板上端固定有多组限位件,每组限位架包括两个支板,每组限位架的两个支板之间均形成用于容纳纵拉筋的放置槽,限位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横拉筋的下弧形槽,横拉筋下端位于下弧形槽内并紧抵纵拉筋上端,上板下端开设有与横拉筋对应的上弧形槽,横拉筋位于上弧形槽内,上板上端开设有环槽,支环下端插接在环槽内,支杆贯穿支环、上板和下板。

5、具体的,所述保温板下方的支杆上固定有挡环,保温板下方的连接套件的下板坐落在挡环上,保温板下方的支杆上套设有托板,托板坐落在保温板下方的连接套件的支环上,托板上端对保温板下端进行支撑。

6、具体的,所述支杆上套设有支撑筒,支撑筒贯穿保温板,支撑筒下端紧抵托板,支撑筒上端紧抵上方的连接套件的下板。

7、具体的,所述保温板上方设置有钢筋网,支杆上端贯穿钢筋网,钢筋网坐落在上方的支撑连接件的支环上,钢筋网上方的支杆上套设有压板,压板上方的支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通过压板挤压钢筋网。

8、具体的,所述保温板上方的多组横拉筋和多组纵拉筋构成的矩形空间内放置有填充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套件上设置用于容纳横拉筋和纵拉筋的槽,使得横拉筋和纵拉筋分别位于其对应的槽内,在对横拉筋和纵拉筋的搭接处进行夹持稳定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横拉筋和纵拉筋出现位移,能够使得横拉筋和纵拉筋始终处理设计的位置处,本保温结构的外层混凝图凝固后,能够提高结构强度。

11、连接套件模块化设计,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杆、支环和支撑筒,能够生产不同厚度的板体。通过设置填充块,能够减少混凝土的用量,能够降低整体的重量,提高了保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包括内部的保温支撑体,保温支撑体外侧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9),所述保温支撑体包括保温板(1),保温板(1)上下两侧的左端、中部和右端均设置有多组纵拉筋(3),保温板(1)上下两侧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均设置有多组横拉筋(4),横拉筋(4)与纵拉筋(3)的交汇处通过支撑连接件(5)连接,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接件(5)包括贯穿保温板(1)的支杆(5.1),保温板(1)上下两侧的支杆(5.1)上均设置有连接套件,连接套件内开设有用于容纳纵拉筋(3)和横拉筋(4)的槽,位于连接套件内的纵拉筋(3)和横拉筋(4)的部分被连接套件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件包括下板(5.3),下板(5.3)上方设置有上板(5.5),下板(5.3)上端固定有多组限位件,每组限位架包括两个支板(5.4),每组限位架的两个支板(5.4)之间均形成用于容纳纵拉筋(3)的放置槽,限位架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横拉筋(4)的下弧形槽(5.41),横拉筋(4)下端位于下弧形槽(5.41)内并紧抵纵拉筋(3)上端,上板(5.5)下端开设有与横拉筋(4)对应的上弧形槽(5.51),横拉筋(4)位于上弧形槽(5.51)内,上板(5.5)上端开设有环槽,支环(5.6)下端插接在环槽内,支杆(5.1)贯穿支环(5.6)、上板(5.5)和下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下方的支杆(5.1)上固定有挡环(5.2),保温板(1)下方的连接套件的下板(5.3)坐落在挡环(5.2)上,保温板(1)下方的支杆(5.1)上套设有托板(5.7),托板(5.7)坐落在保温板(1)下方的连接套件的支环(5.6)上,托板(5.7)上端对保温板(1)下端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5.1)上套设有支撑筒(5.8),支撑筒(5.8)贯穿保温板(1),支撑筒(5.8)下端紧抵托板(5.7),支撑筒(5.8)上端紧抵上方的连接套件的下板(5.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上方设置有钢筋网(6),支杆(5.1)上端贯穿钢筋网(6),钢筋网(6)坐落在上方的支撑连接件(5)的支环(5.6)上,钢筋网(6)上方的支杆(5.1)上套设有压板(7),压板(7)上方的支杆(5.1)上螺纹连接有螺母(8),螺母(8)通过压板(7)挤压钢筋网(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上方的多组横拉筋(4)和多组纵拉筋(3)构成的矩形空间内放置有填充块(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装配式建筑保温结构。包括内部的保温支撑体,保温支撑体外侧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层,所述保温支撑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组纵拉筋,保温板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组横拉筋,横拉筋与纵拉筋的交汇处通过支撑连接件连接,支撑连接件包括贯穿保温板的支杆,保温板上下两侧的支杆上均设置有连接套件,连接套件内开设有用于容纳纵拉筋和横拉筋的槽,位于连接套件内的纵拉筋和横拉筋的部分被连接套件压紧。本技术,通过在连接套件上设置用于容纳横拉筋和纵拉筋的槽,使得横拉筋和纵拉筋分别位于其对应的槽内,能够有效的防止横拉筋和纵拉筋出现位移。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花,魏海宇,郭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海宇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