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5800发布日期:2023-05-17 16:18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智能公交站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公交站台,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公交站台。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城市公交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因此,公交站台数量多,分布广,密集度高,而现有公交站台功能单一,公交站台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基于目前现有技术的公交站台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公交站台。

2、一种智能公交站台,包括连接设置的顶棚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信息展示位、具内腔的智能箱、第一充电模块、消防模块及医疗模块,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安装信息传播设备,所述智能箱与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依序设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内腔分隔形成依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消防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医疗设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公交站台集成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所述智能箱、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所述消防模块及所述医疗模块为一体,可用于信息宣传、为电子设备充电、紧急灭火、紧急救助,功能多样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公交站台,包括连接设置的顶棚及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顶棚连接设置,与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顶棚同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架体及第二信息展示位,所述第二信息展示位设于所述第二架体,用于固定安装信息传播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公交站台还包括信息传播设备,所述信息传播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和所述第二信息展示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播设备包括广告灯箱、显示屏和触控屏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三信息展示位及第二充电模块,所述信息传播设备还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所述第三信息展示位及所述第二充电模块设于所述非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控设备、照明灯、报站系统、风扇、烟雾感应器、太阳能板及驱蚊器,所述监控设备、所述照明灯、所述报站系统、所述风扇及所述烟雾感应器固定于所述顶棚朝向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所述太阳能板设于所述顶棚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表面,所述驱蚊器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所述信息传播设备、所述监控设备、所述照明灯、所述报站系统、所述风扇、所述烟雾感应器及所述驱蚊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数量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单元及第一有线充电接口,所述第一收容腔包括第一底壁、第一侧壁、第一顶壁、第一保护门及第一灯槽,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顶壁及所述第一保护门围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无线充电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底壁,所述第一有线充电接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保护门可开启式设置,所述第一灯槽设于所述第一顶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包括第二底壁、第二侧壁、第二顶壁、第二保护门及第二灯槽,所述第二底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顶壁及所述第二保护门围成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消防模块包括灭火器,置于所述第二底壁,所述医疗模块包括自动除颤器,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保护门可开启式设置,所述第二灯槽设于所述第二顶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公交站台,其包括连接设置的顶棚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一信息展示位、具内腔的智能箱、第一充电模块、消防模块及医疗模块,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设于所述第一架体,用于固定安装信息传播设备,所述智能箱与所述第一信息展示位依序设于所述第一架体,所述内腔分隔形成依序间隔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及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充电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消防模块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所述医疗设备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本技术的智能公交站台功能多样化,舒适安全且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肖淑玲,许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光概念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