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减震背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3171发布日期:2023-05-25 02:5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双层减震背衬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


背景技术:

1、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背衬板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在建筑物外墙、阳台、雨棚机场、车站、医院会议厅、歌剧院、体育场馆、接待大堂等高层建筑物上。

2、在建筑装饰中,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但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具有通透性,所以需要通过背衬板对建筑墙体、立柱、横梁等内部结构进行遮挡,另外,为满足层间防火和消防要求,在墙体上需设置防火岩棉、保温岩棉等,为避免岩棉透过玻璃幕墙暴露在外边,也需要在玻璃幕墙后增加一层平整的装饰板,以免影响建筑美观。

3、通常情况下,背衬板的结构多为单层较薄的板结构,且板的固定方式是将边缘处折弯,幕墙立柱或者横梁上固定若干个金属角码,然后将折弯的部分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到立柱或横梁上,这种固定方式施工操作较为麻烦,无法保证板端面的平整度,而且板的折弯处强度较弱,容易断裂,板存在脱落的风险。

4、由于背衬板通常会设置在与外界环境接触的地方,外部的风吹雨打均会通过板传递至固定墙体,长时间的冲击会极大地降低板与固定墙体的使用寿命。总之,传统的单层板往往具有结构单一、强度与刚度弱、减震性能差以及安装精度低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更加实用的新型背衬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采用轻质中空的双层减震板结构,第一板设有多个连接孔位与多个翼形连接块以连接固定支撑模块,实现板的安装与较高的平整度。并且整体结构可随外界环境作用力的变化而小范围内自适应运动;在两层板之间设有连接减震模块,实现多维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整体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其包括第一板、连接减震模块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一板通过所述连接减震模块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4、所述第一板包括翼形连接块、第一铝基板、肋板组以及被动支链虎克铰座,所述第一板通过所述翼形连接块与固定支撑模块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翼形连接块均匀固定分布在所述第一板的一侧;所述肋板组为突起的片状结构且均匀固定分布在所述第一铝基板内侧中间;多个所述被动支链虎克铰座呈中心对称式固定分布于所述第一铝基板内侧且靠近外边缘处,所述被动支链虎克铰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被动支链虎克铰的孔;

5、所述连接减震模块包括约束柔性支链和多个被动柔性支链,所述约束柔性支链居中安装于所述连接减震模块内部,所述约束柔性支链第一端通过约束支链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所述约束柔性支链第二端通过约束支链球铰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多个所述被动柔性支链呈中心对称式分布于所述连接减震模块内部且靠近外边缘处,每一个被动柔性支链的第一端通过被动支链虎克铰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被动柔性支链的第二端通过被动支链球铰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6、所述第二板包括交叉连接梁、第二铝基板、球铰连接板、被动支链球铰座以及约束支链球铰座,所述交叉连接梁包括多个交叉均布的横梁,所述横梁设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铝基板、被动支链球铰座以及约束支链球铰座的孔;所述球铰连接板为平整的面状结构且居中固定在所述交叉连接梁一侧;多个所述被动支链球铰座呈中心对称式固定分布于所述球铰连接板上且靠近外边缘处,且所述被动支链球铰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被动支链球铰的球窝;所述约束支链球铰座居中固定于所述球铰连接板上,且所述约束支链球铰座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约束支链球铰的球窝。

7、可优选的是,所述约束柔性支链包括约束支链固定杆、约束支链移动杆、约束支链球铰以及第一柔性元件,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为一端中空结构,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板固定连接,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第二端与所述约束支链移动杆形成移动副连接;所述约束支链移动杆一端与所述约束支链球铰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约束支链球铰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球副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元件位于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与所述约束支链移动杆之间,且所述第一柔性元件第一端与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内部空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元件第二端与所述约束支链移动杆外部底部固定连接。

8、可优选的是,多个被动柔性支链包括第一被动柔性支链、第二被动柔性支链、第三被动柔性支链以及第四被动柔性支链,所述第一被动柔性支链、第二被动柔性支链、第三被动柔性支链以及第四被动柔性支链的结构与连接关系相同,多个所述被动柔性支链均包括被动支链虎克铰、被动支链固定杆、被动支链移动杆、被动支链球铰以及第二柔性元件,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为一端中空结构,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第一端通过所述被动支链虎克铰与所述第一板以u副连接,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第二端与所述被动支链移动杆形成移动副连接;所述被动支链移动杆一端与所述被动支链球铰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被动支链球铰与所述第二板形成球副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元件位于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与所述被动支链移动杆之间,且所述第二柔性元件第一端与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内部空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柔性元件第二端与所述被动支链移动杆外部底部固定连接。

9、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铝基板和所述第二铝基板均为壁厚均匀且一侧开口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第二铝基板内表面与所述交叉连接梁居中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交叉连接梁与所述连接减震模块连接。

10、可优选的是,所述翼形连接块呈薄片设计且其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的中间开有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模块的通孔。

11、可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板设置为方形或者圆形的造型板且其外表面呈曲面状。

12、可优选的是,所述约束支链固定杆能与所述约束支链移动杆相对移动,且通过所述第一柔性元件缓冲减震。

13、可优选的是,所述被动支链固定杆能与所述被动支链移动杆相对移动,且通过所述第二柔性元件缓冲减震。

14、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板的内侧面与所述交叉连接梁和球绞连接板初始安装时均保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板通过所述连接减震模块实现三转一移四个自由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采用轻质中空的双层减震板结构,第一板设有多个连接孔位与多个翼形连接块以连接固定支撑模块,实现背衬板的安装与较高的平整度,整体结构可随外界环境作用力的变化而小范围内自适应运动。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通过在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设置连接减震模块,并合理布置约束柔性支链与多个被动柔性支链,实现沿球面的三个转动以及沿纵向的移动,具有三转一移四个自由度,可实现多维减震效果。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第二板受到外界环境作用力后,将会在柔性元件的缓冲作用下发生沿球面的三个微小转动以及沿纵向的微小移动,并不会产生沿平面的移动,不仅实现了多维减震效果,也避免了与周围背衬板的冲撞挤压。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层减震背衬板,整体采用可拆卸设计,内侧面设有多个肋板组,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刚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