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4488发布日期:2023-03-17 23:2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的节能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受到各方的关注。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逐年提高,近年来被动式建筑的概念受到多方关注。被动式建筑是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筑的保温节能性能是近些年来建筑行业所逐渐为之靠拢的技术领域,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被动式建筑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主要是依赖自身的特质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在建筑工程领域,传统外墙保温处理工序为在已经浇筑或砌筑的墙体表面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保温层,然后在保温层的外表面依次抹底层聚合物砂浆、埋帖网格布、抹面层聚合物砂浆,形成保温层的保护层。外墙保温由于保温层的施工属于二次施工,后附着与建筑基层墙体上的保温层、保温层外侧的护面层及最外侧的保护层在使用工况下常易发生开裂、渗水、空鼓、脱落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浇筑压力的存在使得钢丝网等与保温材料接触点的压力增大,产生了局部应力集中,进一步增大了裂纹缝隙。
3.目前,现有的建筑用保温大多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且在一些极其寒冷的北方地区,容易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使得饰面层发生开裂、渗水、空鼓、脱落等问题,并在使得大量的雨水会从裂纹缝隙和保护层脱落处处渗入,遇到大风大雨的雨季时,导致螺栓连接处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影响整体的保温效果,还会在风吹的外力作用下,稳定性差,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脱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套,所述稳固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柱,所述锁紧螺柱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的内部且靠近锁紧螺柱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渗漏装置,所述锁紧螺柱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松挤压装置,所述保温件的内部且靠近防渗漏装置的位置设置有次级防护装置,所述保温件的外表面且靠近锁紧螺柱的位置嵌入有堵塞,所述保温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插条,所述保温件的顶部开设有顶部限位槽,所述保温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面插条,所述保温件的外表面且远离侧面插条的一侧开设有侧面限位槽;所述防渗漏装置包括圆形基体,所述圆形基体的外表面与保温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基体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锁紧螺柱从通孔处穿过,所述圆形基体的外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有牛角定位齿,所述圆形基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压防堵装置,所述圆形基体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压装置,将锁紧螺柱从通孔、次级防护装置处穿过,并将锁紧螺柱与稳固套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保温件被固定,并将另一个保温件上的侧面插条插入到上一个侧面限位槽内,且将另一个底部插条插入到上一个顶部限位槽内,并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锁紧螺柱进行固定,完成拼接形成一体化,并将堵塞嵌入到保温件的外表面,
对雨水形成初次封堵,同时随着锁紧螺柱对保温件的锁紧固定,使得防松挤压装置与圆形基体相配合,并在牛角定位齿的限位作用下,并利用卡压装置对防松挤压装置的卡压,使得结构整体不易出现随意晃动,有助于固定,且受压防堵装置会受到防松挤压装置的按压力,进而再次形成密封,并且随着锁紧螺柱的外表面从次级防护装置的中心处穿过,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对进行第三次密封。
5.优选的,所述保温件的内部开设有与锁紧螺柱、防渗漏装置和防松挤压装置相适配的容腔,所述稳固套的内表面开设有与锁紧螺柱相适配的内螺纹。
6.优选的,所述牛角定位齿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所述牛角定位齿均匀分布在圆形基体的外表面边缘,所述卡压装置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压装置沿着圆形基体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7.优选的,所述卡压装置包括钩形压杆,所述钩形压杆的底端与圆形基体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钩形压杆远离钩形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压锁球,所述钩形压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圈形弹性件,所述圈形弹性件的底部与圆形基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钩形压杆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所述圈形弹性件设置为v字形。
9.优选的,所述受压防堵装置包括柔性圈,所述柔性圈设置为空心,所述柔性圈的外表面与圆形基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凹面,所述柔性圈的内表面且靠近密封凹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按压圈,所述按压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边形弹性框,所述多边形弹性框远离按压圈的一侧与柔性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当按压延伸边被台阶挤压盘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按压延伸边的外表面与密封凹面接触,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按压延伸边与密封凹面紧密贴合,促进了密封效果,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不停的移动,使得多边形弹性框受到按压,并使得多边形弹性框弹性变形,此时按压圈受到反向的作用力,并对柔性圈的内表面进行按压,进一步使得密封效果好。
10.优选的,所述柔性圈和按压圈均设置为圆形闭环,所述多边形弹性框均匀分布在按压圈的外表面。
11.优选的,所述防松挤压装置包括台阶挤压盘,所述台阶挤压盘套设在锁紧螺柱的外表面,所述台阶挤压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台阶挤压盘的外表面开设有自锁槽,所述台阶挤压盘的外表面且靠近导向斜面的位置开设有限位缺口,所述台阶挤压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延伸边,当台阶挤压盘被锁紧螺柱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台阶挤压盘的右侧端部会对受压防堵装置进行按压,使得按压延伸边的外表面与受压防堵装置的外表面贴合,并结合按压延伸边的材料设置为橡胶材质,柔性好且具有密封的效果,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效果好,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不停的移动,使得牛角定位齿插入到限位缺口内,进而起到限位作用,且卡压锁球的外表面与导向斜面的外表面接触,并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卡压锁球受到向外侧的推动力,并结合钩形压杆的底端与圆形基体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使得钩形压杆转动,并对圈形弹性件进行压缩,并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卡压锁球卡在自锁槽内,进而实现了自锁,使得台阶挤压盘与圆形基体之间不易松动。
12.优选的,所述台阶挤压盘的外表面中央位置开设有锁紧螺柱穿过的穿孔,所述按压延伸边的外表面设置弧形面,所述按压延伸边设置为圆形闭环,利用稳固套固定在混凝土墙体的外表面,并通过拧动锁紧螺柱与稳固套进行螺纹连接,使得锁紧螺柱被固定,进而
对保温件进行固定,利用锁紧螺柱与稳固套之间相互连接,进行固定,同时随着锁紧螺柱被拧紧向右侧移动时,防松挤压装置对防渗漏装置上的受压防堵装置进行压缩,并在弹力作用下,且结合结构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锁紧螺柱受到反向作用力,进而使得锁紧螺柱始终有方向的推力,进而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
13.优选的,所述次级防护装置包括锥形密封孔,所述锥形密封孔开设在保温件的内部且靠近通孔的位置,所述锥形密封孔的轴线与通孔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保温件的内部且靠近锥形密封孔内表面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曲面密封圈,当锁紧螺柱从次级防护装置的中心处穿过后,并在对锁紧螺柱进行锁紧时,使得锁紧螺柱的外表面与锥形密封孔的内表面贴合,形成了锥面密封,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并利用曲面密封圈的材料为橡胶材质,使得曲面密封圈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锁紧螺柱的外表面,再次实现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雨水不易渗漏。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该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将锁紧螺柱与稳固套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保温件被固定,并将另一个保温件上的侧面插条插入到上一个侧面限位槽内,且将另一个底部插条插入到上一个顶部限位槽内,并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锁紧螺柱进行固定,完成拼接形成一体化,并将堵塞嵌入到保温件的外表面,对雨水形成初次封堵,同时随着锁紧螺柱对保温件的锁紧固定,使得防松挤压装置与圆形基体相配合,并在牛角定位齿的限位作用下,并利用卡压装置对防松挤压装置的卡压,使得结构整体不易出现随意晃动,有助于固定,且受压防堵装置会受到防松挤压装置的按压力,进而再次形成密封,并且随着锁紧螺柱的外表面从次级防护装置的中心处穿过,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对进行第三次密封,进而充分利用自身的锁紧压力,实现了多种密封,不易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
15.二、该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当台阶挤压盘被锁紧螺柱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台阶挤压盘的右侧端部会对受压防堵装置进行按压,使得按压延伸边的外表面与受压防堵装置的外表面贴合,并结合按压延伸边的材料设置为橡胶材质,柔性好且具有密封的效果,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效果好,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不停的移动,使得牛角定位齿插入到限位缺口内,进而起到限位作用,且卡压锁球的外表面与导向斜面的外表面接触,并在导向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卡压锁球受到向外侧的推动力,并结合钩形压杆的底端与圆形基体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使得钩形压杆转动,并对圈形弹性件进行压缩,并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卡压锁球卡在自锁槽内,进而实现了自锁,使得台阶挤压盘与圆形基体之间不易松动。
16.三、该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当按压延伸边被台阶挤压盘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按压延伸边的外表面与密封凹面接触,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按压延伸边与密封凹面紧密贴合,促进了密封效果,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不停的移动,使得多边形弹性框受到按压,并使得多边形弹性框弹性变形,此时按压圈受到反向的作用力,并对柔性圈的内表面进行按压,进一步使得密封效果好,充分将结构联系在一起,不易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
17.四、该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当锁紧螺柱从次级防护装置的中心处穿过后,并在对锁紧螺柱进行锁紧时,使得锁紧螺柱的外表面与锥形密封孔的内表面贴合,形成了锥面密封,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并利用曲面密封圈的材料为橡胶材质,使得曲面密
封圈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锁紧螺柱的外表面,再次实现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雨水不易渗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防渗漏装置和次级防护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防渗漏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卡压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防松挤压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混凝土墙体;2、稳固套;3、锁紧螺柱;4、保温件;5、防渗漏装置;6、防松挤压装置;7、次级防护装置;8、堵塞;9、底部插条;10、顶部限位槽;11、侧面插条;12、侧面限位槽;51、圆形基体;52、通孔;53、牛角定位齿;54、受压防堵装置;55、卡压装置;541、柔性圈;542、密封凹面;543、按压圈;544、多边形弹性框;551、钩形压杆;552、卡压锁球;553、圈形弹性件;61、台阶挤压盘;62、导向斜面;63、自锁槽;64、限位缺口;65、按压延伸边;71、锥形密封孔;72、环形槽;73、曲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21.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被动式建筑用保温结构一体化装置,包括混凝土墙体1,混凝土墙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固套2,稳固套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柱3,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温件4,保温件4的内部且靠近锁紧螺柱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渗漏装置5,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松挤压装置6,保温件4的内部且靠近防渗漏装置5的位置设置有次级防护装置7,保温件4的外表面且靠近锁紧螺柱3的位置嵌入有堵塞8,保温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部插条9,保温件4的顶部开设有顶部限位槽10,保温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侧面插条11,保温件4的外表面且远离侧面插条11的一侧开设有侧面限位槽12;防渗漏装置5包括圆形基体51,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与保温件4的内部固定连接,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52,锁紧螺柱3从通孔52处穿过,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有牛角定位齿53,圆形基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受压防堵装置54,圆形基体51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压装置55。
22.保温件4的内部开设有与锁紧螺柱3、防渗漏装置5和防松挤压装置6相适配的容腔,稳固套2的内表面开设有与锁紧螺柱3相适配的内螺纹。
23.牛角定位齿53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牛角定位齿53均匀分布在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边缘,卡压装置5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压装置55沿着圆形基体5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24.将锁紧螺柱3从通孔52、次级防护装置7处穿过,并将锁紧螺柱3与稳固套2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保温件4被固定,并将另一个保温件4上的侧面插条11插入到上一个侧面限位槽12内,且将另一个底部插条9插入到上一个顶部限位槽10内,并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锁紧螺柱3进行固定,完成拼接形成一体化,并将堵塞8嵌入到保温件4的外表面,对雨水形成初次封堵,同时随着锁紧螺柱3对保温件4的锁紧固定,使得防松挤压装置6与圆形基体51相配合,并在牛角定位齿53的限位作用下,并利用卡压装置55对防松挤压装置6的卡压,使得结构整体不易出现随意晃动,有助于固定,且受压防堵装置54会受到防松挤压装置6的按压力,进而再次形成密封,并且随着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从次级防护装置7的中心处穿过,并在压力的作用下,可对进行第三次密封,进而充分利用自身的锁紧压力,实现了多种密封,不易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且结构之间相互作用,不易出现松动。
25.实施例2如图6-图8所示,卡压装置55包括钩形压杆551,钩形压杆551的底端与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钩形压杆551远离钩形压杆5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压锁球552,钩形压杆5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圈形弹性件553,圈形弹性件553的底部与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26.钩形压杆551的外表面设置为弧形,圈形弹性件553设置为v字形。
27.防松挤压装置6包括台阶挤压盘61,台阶挤压盘61套设在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台阶挤压盘61的外表面开设有导向斜面62,台阶挤压盘61的外表面开设有自锁槽63,台阶挤压盘61的外表面且靠近导向斜面62的位置开设有限位缺口64,台阶挤压盘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延伸边65。
28.台阶挤压盘61的外表面中央位置开设有锁紧螺柱3穿过的穿孔,按压延伸边65的外表面设置弧形面,按压延伸边65设置为圆形闭环。
29.当台阶挤压盘61被锁紧螺柱3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台阶挤压盘61的右侧端部会对受压防堵装置54进行按压,使得按压延伸边65的外表面与受压防堵装置54的外表面贴合,并结合按压延伸边65的材料设置为橡胶材质,柔性好且具有密封的效果,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效果好,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61不停的移动,使得牛角定位齿53插入到限位缺口64内,进而起到限位作用,且卡压锁球552的外表面与导向斜面62的外表面接触,并在导向斜面62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卡压锁球552受到向外侧的推动力,并结合钩形压杆551的底端与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使得钩形压杆551转动,并对圈形弹性件553进行压缩,并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卡压锁球552卡在自锁槽63内,进而实现了自锁,使得台阶挤压盘61与圆形基体51之间不易松动。
30.受压防堵装置54包括柔性圈541,柔性圈541设置为空心,柔性圈541的外表面与圆形基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柔性圈541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凹面542,柔性圈541的内表面且靠近密封凹面54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按压圈543,按压圈54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边形弹性框544,多边形弹性框544远离按压圈543的一侧与柔性圈5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1.柔性圈541和按压圈543均设置为圆形闭环,多边形弹性框544均匀分布在按压圈543的外表面。
32.当按压延伸边65被台阶挤压盘61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按压延伸边65的外表面与密封凹面542接触,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按压延伸边65与密封凹面542紧密贴合,促进了密封效果,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61不停的移动,使得多边形弹性框544受到按压,并使得多边形弹性框544弹性变形,此时按压圈543受到反向的作用力,并对柔性圈541的内表面进行按压,进一步使得密封效果好,充分将结构联系在一起,不易出现雨水渗漏的情况。
33.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次级防护装置7包括锥形密封孔71,锥形密封孔71开设在保温件4的内部且靠近通孔52的位置,锥形密封孔71的轴线与通孔52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保温件4的内部且靠近锥形密封孔71内表面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72,环形槽7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曲面密封圈73。
34.当锁紧螺柱3从次级防护装置7的中心处穿过后,并在对锁紧螺柱3进行锁紧时,使得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与锥形密封孔71的内表面贴合,形成了锥面密封,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并利用曲面密封圈73的材料为橡胶材质,使得曲面密封圈7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再次实现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雨水不易渗漏。
35.使用时,将锁紧螺柱3从通孔52、次级防护装置7处穿过,并将锁紧螺柱3与稳固套2进行螺纹连接,使得保温件4被固定,并将另一个保温件4上的侧面插条11插入到上一个侧面限位槽12内,且将另一个底部插条9插入到上一个顶部限位槽10内,并采用上述方法通过锁紧螺柱3进行固定,完成拼接形成一体化,且当台阶挤压盘61被锁紧螺柱3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台阶挤压盘61的右侧端部会对受压防堵装置54进行按压,使得按压延伸边65的外表面与受压防堵装置54的外表面贴合,并结合按压延伸边65的材料设置为橡胶材质,柔性好且具有密封的效果,进而在压力的作用下,使得密封效果好,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61不停的移动,使得牛角定位齿53插入到限位缺口64内,进而起到限位作用,且卡压锁球552的外表面与导向斜面62的外表面接触,并在导向斜面62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卡压锁球552受到向外侧的推动力,并结合钩形压杆551的底端与圆形基体5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使得钩形压杆551转动,并对圈形弹性件553进行压缩,并结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卡压锁球552卡在自锁槽63内,进而实现了自锁,使得台阶挤压盘61与圆形基体51之间不易松动,并且当按压延伸边65被台阶挤压盘61带动向右侧移动时,此时按压延伸边65的外表面与密封凹面542接触,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按压延伸边65与密封凹面542紧密贴合,促进了密封效果,同时随着台阶挤压盘61不停的移动,使得多边形弹性框544受到按压,并使得多边形弹性框544弹性变形,此时按压圈543受到反向的作用力,并对柔性圈541的内表面进行按压,进一步使得密封效果好,而且当锁紧螺柱3从次级防护装置7的中心处穿过后,并在对锁紧螺柱3进行锁紧时,使得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与锥形密封孔71的内表面贴合,形成了锥面密封,同时在压力的作用下,并利用曲面密封圈73的材料为橡胶材质,使得曲面密封圈7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锁紧螺柱3的外表面,再次实现了密封的效果,使得雨水不易渗漏。
36.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