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

文档序号:34900093发布日期:2023-07-26 09:2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大型轨道交通站点,如:地铁或轻轨的双线、多线换乘站点,高铁站点等,往往存在人流量大、人群密度大,人流量波动较为频繁、人流方向变化迅速的问题,极易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风险;因此,在大型轨道交通站点通常使用围挡、护栏等设施设备对站点的站台进行区域划分、隔离,一是方便人员分流与流向管理,二是对人群进行隔断、避免人群过于集中而出现拥挤或踩踏问题。

2、然而,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站台护栏一般通过人为搬运,安装与回收过程均需要大量人工,耗费劳动力的同时也浪费大量时间,不便于快速布置;针对于上、下班高峰期需要进行分流、隔断,而平常时间人流量较少的情况无需进行分流、隔断的轨道交通站点,频繁的人为搬运护栏易造成工作人员的劳动损伤,安装、回收护栏效率低,仍存在人流拥挤、堵塞的问题。此外,若为确保人工搬运方便、从而减轻护栏的重量,则护栏的抗推倒力便会大大下降,在人流量较大时易出现倾倒的问题,一是无法继续形成有效的区域划分,二是倾倒的护栏形成路障、容易造成人员损伤、进一步加剧拥堵问题。即现有的轨道交通护栏存在快速回收、安装与较强抗推倒力相矛盾的问题。

3、同时,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站台护栏通常存放于特定区域,存在占用空间大、存放管理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该护栏能够快速自移动与自安装,从而有效节省人力与安装、移动时间;同时,该护栏能够完成折叠移动和收纳,占用空间小,能有效解决现有护栏存放管理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架、支架电机、丝杠、摩擦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护栏组件;基座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其中部设置一根与其矩形短边平行的横梁,其两条矩形短边内壁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即一条短边设置两个定位块);支架设置在基座下侧且支架为与基座对应的矩形框架结构,支架中部设置一根与其矩形长边平行的横梁且横梁中部下侧设置支架电机,支架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远离支架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支架与基座的横梁且与支架横梁转动连接、与基座横梁螺纹连接;支架横梁一侧端面设置卡块,基座内侧对应卡块设置摩擦驱动组件;基座上侧设置与摩擦驱动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且基座的一条矩形长边设置护栏组件。

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靠近摩擦驱动组件的两个定位块底面分别设置驱动轮,基座另一条矩形短边的两个定位块底面分别设置万向从动轮,通过驱动轮与万向从动轮的组合带动整个护栏移动。

5、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架的矩形框架四角分别设置一滑动杆且滑动杆底端固定设置支撑块、滑动杆顶端贯穿对应的基座且与基座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滑动杆顶端端部设置限位块,用于避免滑动杆向下滑动时脱离基座。

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摩擦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蜗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转轴、摇臂与摩擦齿轮;第一转轴两端分别与基座的矩形长边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与基座横梁平行;第一转轴中部外壁固定套接蜗杆且第一转轴两端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中部贯穿卡块,卡块对应第二转轴开设滑动槽;第二转轴两端端部分别通过摇臂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转轴外壁对应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套接摩擦齿轮且摩擦齿轮的齿段与对应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摩擦齿轮的摩擦段与驱动轮对应且能与驱动轮接触。

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轴、涡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基座两条矩形短边上端面分别设置转动座,第三转轴两端与对应的转动座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与支架横梁平行;第三转轴外壁对应蜗杆固定套接涡轮且涡轮与蜗杆啮合;第三转轴外壁且分别对应基座两条短边的定位块固定套接第二传动齿轮。

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护栏组件包括导轨、滑动座、齿条、连杆与护栏本体,导轨为两条且导轨与基座横梁平行,导轨分别与基座同一矩形短边的两个定位座上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导轨定位的同时完成定位座的连接加强;导轨上滑动设置滑动座且滑动座一侧侧面固定设置齿条,齿条与第二传动齿轮对应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护栏本体底端通过转动安装耳与基座一条矩形长边上端面转动连接,滑动座靠近护栏本体的一端转动设置连杆且连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与护栏本体转动连接。

1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护栏本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滑动套筒且滑动套筒内分别滑动设置滑移杆,两根滑移杆顶端贯穿对应的滑动套筒顶面且两根滑移杆顶端端部之间通过一根栏杆连接;滑移杆底部与滑动套筒内腔底面之间设置弹簧;滑移杆靠近基座一侧侧面的底端设置滑动支耳且滑动支耳贯穿滑动套筒对应侧侧面,滑动套筒对应滑动支耳开设竖直滑槽;滑移杆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其在滑动套筒内的滑动。

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三转轴外壁且分别对应滑动支耳固定套接卷轮,基座端面且分别对应滑动支耳设置定滑轮;卷轮外圈缠绕拉绳,拉绳远离卷轮的一端绕定滑轮后与滑动支耳固定连接,从而通过传动组件控制滑移杆的上、下滑动。

12、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本申请通过设置驱动轮带动万向从动轮转动,进而实现整个护栏的移动,便于护栏进行快速移动,有效减轻人工搬运护栏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搬运时间;同时,通过支架、支架电机、丝杠与支撑块的配合,实现对于基座的相对抬升(即支架下移),一是使得驱动轮与万向从动轮脱离地面,二是利用支撑块进行支撑,进而完成护栏在指定位置的固定、定位,防止护栏的继续移动、倾倒等问题。通过支架、支架电机、丝杠、卡块与摩擦驱动组件的配合,通过支架的下移带动卡块下移,进而拉动第二转轴下移,摩擦齿轮与驱动轮接触,进而利用驱动轮驱动摩擦齿轮转动,配合传动组件与护栏组件实现护栏本体的展开与折叠之间的转换,进而以护栏组件处于水平状态(折叠)方便移动,护栏组件处于竖直状态(展开)发挥围栏作用。

14、此外,本申请护栏本体通过滑动套筒、滑移杆与弹簧的可伸缩设计,使得护栏在折叠时收回,占用空间更小,可以通过更窄的空间,护栏展开时伸出,围护效果更好;同时,本申请在护栏正常展开时,侧面收到挤压力时,挤压力将通过连杆、滑动座、齿条、第二传动齿轮、第二转轴,最终传递至涡轮-蜗杆,由于涡轮-蜗杆的传动会形成自锁(即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仅能由蜗杆带动蜗轮传动、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从而增强了护栏的支护能力。

15、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极大解决现有护栏快速移动与稳固支撑相矛盾的问题,从而为轨道交通站台的人群分流、区域划分提供及时性与便捷性,降低人群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概率。同时,本申请护栏的组合形式多样,可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组合,适用范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支架、支架电机、丝杠、摩擦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与护栏组件;基座为矩形框架结构且其中部设置一根与其矩形短边平行的横梁,其两条矩形短边内壁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块;支架设置在基座下侧且支架为与基座对应的矩形框架结构,支架中部设置一根与其矩形长边平行的横梁且横梁中部下侧设置支架电机,支架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远离支架电机的一端依次贯穿支架与基座的横梁且与支架横梁转动连接、与基座横梁螺纹连接;支架横梁一侧端面设置卡块,基座内侧对应卡块设置摩擦驱动组件;基座上侧设置与摩擦驱动组件连接的传动组件,且基座的一条矩形长边设置护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靠近摩擦驱动组件的两个定位块底面分别设置驱动轮,基座另一条矩形短边的两个定位块底面分别设置万向从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矩形框架四角分别设置一滑动杆且滑动杆底端固定设置支撑块、滑动杆顶端贯穿对应的基座且与基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蜗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转轴、摇臂与摩擦齿轮;第一转轴两端分别与基座的矩形长边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与基座横梁平行;第一转轴中部外壁固定套接蜗杆且第一转轴两端外壁分别固定套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且第二转轴中部贯穿卡块,卡块对应第二转轴开设滑动槽;第二转轴两端端部分别通过摇臂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二转轴外壁对应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套接摩擦齿轮且摩擦齿轮的齿段与对应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摩擦齿轮的摩擦段与驱动轮对应且能与驱动轮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轴、涡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基座两条矩形短边上端面分别设置转动座,第三转轴两端与对应的转动座转动连接且第三转轴与支架横梁平行;第三转轴外壁对应蜗杆固定套接涡轮且涡轮与蜗杆啮合;第三转轴外壁且分别对应基座两条短边的定位块固定套接第二传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包括导轨、滑动座、齿条、连杆与护栏本体,导轨为两条且导轨与基座横梁平行,导轨分别与基座同一矩形短边的两个定位座上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导轨定位的同时完成定位座的连接加强;导轨上滑动设置滑动座且滑动座一侧侧面固定设置齿条,齿条与第二传动齿轮对应设置且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护栏本体底端通过转动安装耳与基座一条矩形长边上端面转动连接,滑动座靠近护栏本体的一端转动设置连杆且连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与护栏本体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本体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滑动套筒且滑动套筒内分别滑动设置滑移杆,两根滑移杆顶端贯穿对应的滑动套筒顶面且两根滑移杆顶端端部之间通过一根栏杆连接;滑移杆底部与滑动套筒内腔底面之间设置弹簧;滑移杆靠近基座一侧侧面的底端设置滑动支耳且滑动支耳贯穿滑动套筒对应侧侧面,滑动套筒对应滑动支耳开设竖直滑槽;滑移杆通过传动组件控制其在滑动套筒内的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外壁且分别对应滑动支耳固定套接卷轮,基座端面且分别对应滑动支耳设置定滑轮;卷轮外圈缠绕拉绳,拉绳远离卷轮的一端绕定滑轮后与滑动支耳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用自移动护栏,属于轨道交通站台上用于人群分流、降低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概率等安全的装置;包括基座(10)、支架(20)、支架电机(30)、丝杠(40)、摩擦驱动组件(50)、传动组件(60)与护栏组件(70);基座(10)与支架(20)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基座(10)内设置定位块(11),支架(20)上设置支架电机(30)、丝杠(40)与卡块(21),基座(10)对应卡块(21)设置摩擦驱动组件(50);基座(10)上侧设置与摩擦驱动组件(50)连接的传动组件(60)、以及护栏组件(70)。该护栏应用于轨道交通站台中该护栏既能快速自移动与自安装,又能完成折叠移动和收纳,移动方便、占用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胡兴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