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21396发布日期:2023-10-05 17:4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卫生间,更具体的是涉及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


背景技术:

1、

2、

3、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工厂里按设计图进行预制,然后将成品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各类污染和碳排放,可最大限度地改善浇筑不良造成的系列质量通病,有利于保障质量,提高产品整体安全性和防火性等,是未来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打造抗震防火的救生间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意义重大。

4、然而,在该技术领域鲜有相关发明,仅申请号为200410017214.6的专利在2004年提出了一种在砌体结构住宅内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卫生间的理念,与申请号为200610096855.4的专利在2008年提出了一种防火救生卫生间。前者卫生间的修建为现场混凝土浇筑,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当前实为一项普通技术,且无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案。后者卫生间为砌体结构,抗震效果差,其防火救生功能主要来自配置的“氧气/空气混合压力机、氧气/空气调节阀、压力表、面罩呼吸器”等专业设备,而非卫生间本身,且成本明显较高,不利于推广,而且这些专业设备在其卫生间外,一则占用住房面积,二则发生火灾时存在被烧毁或断电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风险,并且也为现场建造。同时,在装配式建造领域尚未检索到有关成果,虽然不乏装配式卫生间(如申请号为202110079785.6、202210509782.6、202210993933.x的专利),但这些专利仅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造的卫生间,而非抗震防火救生间。

5、针对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住宅住户,尤其高层住宅住户无处逃生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同时针对现浇卫生间施工慢、漏水的工程弊病,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住宅住户无处逃生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同时针对现浇卫生间施工慢、漏水的工程弊病,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直接装配在建筑结构中的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为住户提供庇护空间以待救援、挽救生命。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包括预埋有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的楼板,安装在预埋有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的楼板上的底面板,安装在底面板上的侧面板及安装在侧面板顶部的顶面板,所述顶面板和所述侧面板连接部贯穿有全长纵向拉结钢筋b,所述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与穿过顶面板和侧面板的全长纵向拉结钢筋b连接,所述底面板、侧面板和顶面板围成卫生间结构,所述卫生间结构内安装有便器,所述侧面板上安装有门和窗口。

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底面板、侧面板和顶面板是工厂一体化防水预制,抗震、防火、防水等工程质量有保障,现场直接装配,施工速度快,且可提前装修等一体化预制,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解决现浇施工慢、漏水的工程弊病;本技术的卫生间分片式设计,便于运输和吊装,尤其适用于受地震威胁的山区,本技术形成的具有抗震防火功能的救生间,同时也是卫生间,能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为人员提供庇护场所挽救生命,一举两得,本技术的卫生间现场装配时采用钢筋灌浆连接,具有一定耗能抗震作用,并采用防火材料和配备防火设施,具有防火功能,解决了上述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住宅住户无处逃生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同时破解现浇卫生间施工慢、漏水的工程弊病。

4、本技术中,便器为蹲便或座便,均应配备水箱;窗口大小应满足通风和采光需要,窗口顶部和底部的中间均有第二扩孔和第二沉孔设计,第二沉孔深度约20mm。

5、本技术中,还可设置淋浴系统,窗口设置在后面板拟安装淋浴系统的另一侧。

6、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板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前面板上安装有所述门,所述后面板上安装有所述窗口;所述底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门相配合的门槛,所述门槛高出底面板上表面5-10mm,门槛的宽度600-800mm,除门槛处外,所述底面板的四周为止水坎,所述止水坎以100-300mm的高度高于底面板的上表面,所述止水坎宽度为120-200mm。底面板采用不低于常规防水工艺的要求进行预制,门槛高出底面板上表面5-10mm,防止水外流,底面板的四周为止水坎,止水坎以100-300mm的高度高于底面板的上表面并与前面板、后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连接。

7、更进一步的,左侧所述止水坎的两端、右侧所述止水坎的两端和前侧所述止水坎靠近所述门槛的一端均有40mm的区段与所述底面板一同预制成型,余下所述止水坎区段上用于铺垫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以达到密封、隐蔽、美观和在火灾或自然条件下不宜损坏的效果,此外方便加工运输及安装。

8、更进一步的,所述止水坎上部中间占所述止水坎横截面宽度1/3的宽度部位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高度为40-100mm,所述凸起上铺设有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所述凸起内侧的所述止水坎上部设置有所述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以到达防水外渗的目的。

9、更进一步的,所述底面板内预埋有第一冷水管、第一热水管、排水管、排污管和地漏,所述便器旁边的所述卫生间结构内设置有防火防潮储物柜,此些设施也可以采取预留孔位,待现场装配时再予安装。

10、更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防潮储物柜的上部为洗手台,所述防火防潮储物柜的前部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四周与所述防火防潮储物柜贴合处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厚度为5-10mm;所述柜门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上通过挡片和螺母固定有旋钮;所述防火防潮储物柜两侧纵向间隔100mm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水平槽孔,所述同一水平面内的水平槽孔之间设置有用于载物的横板。旋钮位于柜门滑孔(长约30mm)上,并有挡片将其固定在滑孔上以避免脱落,同时方便与柜体相应部位的螺母拧合,以实现密闭储物柜的效果;防火防潮储物柜相应部位预设有螺母;所述下部的防火防潮储物柜相对于上部洗手台为退台,以防止洗手台表面水顺流进入储物柜;防火防潮储物柜内空间不小于225l,且应能存放常住人口不少于3天的基本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压缩食品、防毒面具、口哨、充电宝、干燥剂、毛巾若干,并建议进一步配备应急电源、换气扇、多功能应急手电筒、报警定位器等。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呈“7”字型,所述前面板的厚度及结构与对应的底面板上的止水坎的厚度及结构相符,形成榫卯结构;所述后面板、所述左面板及所述后面板的厚度及结构与对应的底面板上的止水坎的厚度及结构相符,形成榫卯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内侧与所述右面板相接处安装有与所述前面板等高且宽度为前面板厚度1/3的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的厚度为10mm),所述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延伸至所述前面板的右端端面外;所述后面板内侧与所述左面板相接处安装有与所述后面板等高且宽度为后面板厚度1/3的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的厚度为10mm),所述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延伸至所述后面板的左端端面外;所述后面板内侧与所述右面板相接处安装有与所述后面板等高且宽度为后面板厚度1/3的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的厚度为10mm),所述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延伸至所述后面板的右端端面外(以使前面板与右面板相接时处于被压缩状态而防水;以使后面板与左面板、右面板相接时处于被压缩状态而防水,后续可涂以防水胶加强防水效果)。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面板的所述止水坎上预设有第二纵向灌浆孔(通过预埋钢波纹管实现,其位于止水坎横断面中间,孔径大小需满足纵向拉结钢筋从中穿过并能灌浆后粘结牢固,其数量以满足整体装配牢固、安全为基本要求);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纵向灌浆孔,第一横向灌浆孔和第一出浆孔,所述第一横向灌浆孔与所述第一纵向灌浆孔垂直,且所述第一横向灌浆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灌浆孔的两侧,所述前面板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线管路、开关与插座(第一纵向灌浆孔和第一横向灌浆孔均由预埋钢波纹管制成,前者的孔径约为后者孔径的2倍),所述前面板上的第一出浆孔位于所述前面板呈“7”字型的竖直位置的左侧,所述第一出浆孔位于第一横向灌浆孔上方且所述第一横向灌浆孔连通,与所述第一出浆孔同侧的第一横向灌浆孔的末端设置有第一扩孔和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深度为20mm,以便后续拧进螺母;所述后面板设置有第二纵向灌浆孔,第二横向灌浆孔,第二出浆孔和注浆孔,所述第二横向灌浆孔与所述第二纵向灌浆孔垂直,且所述第二横向灌浆孔位于所述第二纵向灌浆孔的两侧,所述注浆孔位于所述第二横向灌浆孔无所述第二出浆孔一端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横向灌浆孔连通,所述后面板中部设置有贯穿后面板墙体的第二冷水管和第二热水管,所述第二冷水管和所述第二热水管水平间隔,所述第二水冷管与底面板靠近所述后面板一侧的所述第一水冷管一一对应且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第二热水管与底面板靠近所述后面板一侧的所述第一热水管一一对应且在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左面板上设置有第三纵向灌浆孔,第三横向灌浆孔和第三出浆孔,所述第三横向灌浆孔与所述第三纵向灌浆孔垂直,且所述第三横向灌浆孔位于所述第三纵向灌浆孔的两侧,所述左面板与所述前面板“7”字型的横梁相接处为退台,所述左面板上还设置有铰链孔(铰链孔用于安装门铰链);所述右面板上设置有第四纵向灌浆孔,第四横向灌浆孔和第四出浆孔,所述第四横向灌浆孔与所述第四纵向灌浆孔垂直;所述顶面板为带第五纵向灌浆孔的叠合板,还设置有第二电线管路。

14、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拉结钢筋为带肋钢筋,两端车丝,配以垫片b和螺母b,用于横向拉结;其长度有四种规格,一为用于贯穿连接左面板、前面板或后面板、右面板;二为贯穿连接前面板“7”字型竖直部分与右面板;三为贯穿连接后面板窗左部分与左面板;四为贯穿连接后面板窗右部分与右面板。

15、更进一步的,纵向拉结钢筋为比横向拉结钢筋直径约大一倍的带肋钢筋,其直径宜不低于22mm,有三种长度规格,一为长度与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高度相当的全长纵向拉结钢筋,下端车丝约50mm,上部车丝并配以垫片a和螺母a,上端旋入长度约100mm的钢筋套筒,旋入长度为钢筋套筒长度的一半;二为用于后面板窗下纵向拉结,上、下端车丝约50mm,上端配以垫片a和螺母a,其长度以下端完全旋入预埋的钢筋套筒内,上端约低于后面板窗口底部5mm为限;三为用于后面板窗上纵向拉结,下端和中上部均车丝且配以垫片a和螺母a,上端旋入长度约100mm的钢筋套筒,旋入长度为钢筋套筒长度的一半,其长度以上端与全长纵向拉结钢筋齐平,下端约高出后面板窗口顶部5mm为限。

16、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1、将底面板安装在预埋有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的楼板上,并使预埋的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穿过底面板的第二纵向灌浆孔;

18、步骤2、安装前面板和/或后面板;

19、步骤3、安装左面板和右面板;

20、步骤4、使用横向拉结钢筋将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固定在左面板和右面板之间;

21、步骤5、安装顶面板;

22、步骤6、使用全长纵向拉结钢筋b穿过顶面板和侧面板并与穿过底面板的预埋的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连接;

23、步骤7、窗下第一纵向拉结钢筋穿过底面板与预埋的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连接;

24、步骤8、窗上第二纵向拉结钢筋穿过窗口所在侧面板与顶面板连接;

25、步骤9、分别向第一纵向灌浆孔、第二纵向灌浆孔、第三纵向灌浆孔和第四纵向灌浆孔灌浆,使灌浆饱满(当自上而下灌浆不易饱满时,可在底面板底部设置注浆孔自下而上灌浆);

26、步骤10、拧紧第一纵向拉结钢筋和第二纵向拉结钢筋上的螺母a(还包括垫片a,全长纵向拉结钢筋a上也是螺母a和垫片a),拧紧横向拉结钢筋上的螺母b(还包括垫片b),从注浆孔注浆,待灌浆料从第一横向灌浆孔另一侧第一出浆孔成股流出时和/或待灌浆料从第二横向灌浆孔另一侧第二出浆孔成股流出时和/或待灌浆料从第三横向灌浆孔另一侧第三出浆孔成股流出时和/或待灌浆料从第四横向灌浆孔另一侧第四出浆孔成股流出时,停止灌浆并予封堵;

27、步骤11、安装门、窗和管线;

28、步骤12、浇注顶面板上部的楼板,所述楼板上布设的钢筋(此处钢筋为常规楼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水平布设的钢筋)与顶面板的钢筋桁架连接并一同浇注;

29、步骤13、重复上述步骤1-12实现上一层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的安装。

3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耐压防水不燃弹性材料为耐水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31、灌浆料采用高强灌浆料,并具速凝效果;

32、所述一种装配式抗震防火救生卫生间未做说明之处均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预制,包括但不限于防水工艺要求、各部件各部位尺寸要求等,同时所用材料须满足使整体抗震烈度比建筑主体抗震烈度高出2度,耐火时间不低于2小时。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34、1、底面板、侧面板和顶面板是工厂一体化防水预制,抗震、防火、防水等工程质量有保障;

35、2、现场直接装配,施工速度快,且可提前装修等一体化预制,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解决现浇施工慢、漏水的工程弊病;

36、3、本技术的卫生间分片式设计,便于运输和吊装,尤其适用于受地震威胁的山区,本技术形成的具有抗震防火功能的救生间,同时也是卫生间,能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为人员提供庇护场所挽救生命,一举两得;

37、4、本技术的卫生间现场装配时采用钢筋灌浆连接,具有耗能抗震作用,并采用防火材料和配备防火设施,具有防火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