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箱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4230发布日期:2023-07-05 12: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的箱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箱房,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箱房。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模块化箱房得到了大力发展。可折叠箱房的储存成本低、运输成本低,在施工现场的安装、拆卸操作简单,周转率高,是未来临建房屋的发展方向。

2、现有的折叠箱房,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底板单元和顶板单元,以及竖直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山墙板和两侧墙板单元。各侧墙板单元的上边缘铰接连接于顶板单元的底部,两侧墙板单元的下边缘铰接连接于底板单元的顶部。各侧墙板单元包括侧墙板和分别固定连接于侧墙板两侧的两角柱,各侧墙板单元整体分为上折板和下折板,也即,角柱也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折板和下折板通过合页铰接,在上折板和下折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带可拆卸锁定条的锁定槽。在需要折叠时,先向箱房内推山墙板,使山墙板绕铰链向箱房内转动放倒,再向箱房内推两侧墙板单元,让上折板和下折板向内折叠即可。

3、但是,上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角柱作为竖向承力构件,被分为上下两段,角柱受到的压力需通过合页传递,会降低箱房的竖向承受能力。

4、鉴于上述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可折叠的箱房。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角柱作为竖向承力件,被分为上下两段,角柱受到的压力需通过合页传递,会降低箱房的承受能力,从而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箱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折叠的箱房,包括:

4、底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框端梁、相对设置的两底框侧梁以及四个底角件,相邻的所述底框端梁和所述底框侧梁通过所述底角件固定连接;

5、顶板单元,与所述底板单元相对设置,所述顶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顶框侧梁、相对设置的两顶框端梁以及四顶角件,相邻的所述顶框端梁和所述顶框侧梁通过所述顶角件固定连接,两所述顶框侧梁下部的内侧分别装设有滑轨,各所述滑轨内滑动装设有两滑轮;

6、相对设置的两山墙板单元,各所述山墙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且各自一体成型的两角柱以及固定连接于两所述角柱之间的山墙板,各所述角柱的底部铰接于所述底板单元上,各所述角柱的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单元连接对应的所述滑轮。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单元包括滑轮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以及角柱连接件,所述滑轮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上端中的第一长圆孔,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下端与所述角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上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下端中的第一长圆孔。

8、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滑槽,各所述滑轮跨设于对应的所述滑槽两侧的内底壁上,所述滑轮连接件的下端伸出所述滑槽进入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两限位片之间,所述角柱连接件的上端向上延伸也进入两所述限位片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角柱连接件包括横向延伸部和竖向延伸部,所述横向延伸部朝箱房内延伸超过对应的所述顶角件上朝向所述顶框侧梁的侧壁。

10、进一步地,各所述底角件向上凸出设有的凸出部,对应的所述角柱上和所述凸出部上的朝向所述底框侧梁的外侧壁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在一起。

11、进一步地,各所述底角件上朝向所述底框侧梁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朝所述顶角件内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框侧梁的弯折板,所述第一转轴所在位置高出所述底角件的顶端面,所述弯折板上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底框端梁的第一转轴,所述角柱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的转动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片内的弧形槽内。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侧墙板单元,所述侧墙板单元的底部可拆卸地铰接于所述底板单元上。

13、进一步地,所述侧墙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侧墙板单元和第二侧墙板单元,所述第一侧墙板单元的底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底框侧梁上,所述第二侧墙板单元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转动销轴转动连接于对应的两转动连接板上的第二长圆孔内,各所述转动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底角件上朝向所述底框侧梁的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墙板单元包括侧墙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侧墙板两侧边的两边龙骨,各所述边龙骨上焊接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墙板单元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开口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底角件,所述转动销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螺母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圆孔内。

15、进一步地,所述山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框端梁和所述底框端梁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所述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和/或,所述侧墙板单元包括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框侧梁和所述底框侧梁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所述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

16、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的箱房,各山墙板单元包括两相对设置的角柱以及固定连接于两角柱之间的山墙板,角柱的底部铰接于底板单元上,各角柱的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单元连接滑轮,这样一来,山墙板的折叠和展开通过角柱相对底板单元的转动来实现,在展开状态,顶板单元所受的压力可通过强度较好且一体成型的角柱来传递,使得箱房的承受能力增强,有利于箱房的竖向叠加,提高箱房的竖向组合适应性。

18、2.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的箱房,各底角件向角柱凸出设有的凸出部,角柱上和凸出部上的朝向同侧的底框侧梁的外侧壁通过铰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在箱房折叠状态,可抬高山墙板单元的所在位置。

19、3.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的箱房,侧墙板单元分为第一侧墙板单元和第二侧墙板单元,第一侧墙板单元的底部铰接于对应的底框侧梁上,第二侧墙板单元包括侧墙板和分别固定于侧墙板两侧边的两边龙骨,各边龙骨上焊接有朝向第一侧墙板单元的螺母,螺母的开口方向朝向对应的底角件,转动销轴的一端固定于螺母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长圆孔内,第二侧墙板单元在转动过程中可向上移动,使第二侧墙板单元可更好的贴合第一侧墙板单元,让折叠状态的箱房的高度更小,利于运输。

20、4.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的箱房,山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框端梁和底框端梁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和/或,侧墙板单元包括侧墙板,侧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框侧梁和底框侧梁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这样一来,可以改善箱房的保温性能、气密性能和隔声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单元(5)包括滑轮连接件(53)、中间连接件(52)以及角柱连接件(51),所述滑轮连接件(53)的上端与所述滑轮(8)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连接轴(523)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52)上端中的第一长圆孔(522),所述角柱连接件(51)的下端与所述角柱(32)的顶部固定连接,上端通过转动轴(524)转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52)下端中的第一长圆孔(5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滑槽(71),各所述滑轮(8)跨设于对应的所述滑槽(71)两侧的内底壁上,所述滑轮连接件(53)的下端伸出所述滑槽(71)进入所述中间连接件(52)的两限位片(521)之间,所述角柱连接件(51)的上端向上延伸也进入两所述限位片(5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连接件(51)包括横向延伸部(511)和竖向延伸部(512),所述横向延伸部(511)朝箱房内延伸超过对应的所述顶角件(14)上朝向所述顶框侧梁(12)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底角件(24)向上凸出设有的凸出部(241),对应的所述角柱(32)上和所述凸出部(241)上的朝向所述底框侧梁(22)的外侧壁通过铰接结构铰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底角件(24)上朝向所述底框侧梁(22)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上设有朝所述底角件(24)内延伸且平行于所述底框侧梁(22)的弯折板(911),所述弯折板(911)上连接有平行于所述底框端梁(23)的第一转轴(93),所述第一转轴(93)所在位置高出所述底角件(24)的顶端面,所述角柱(32)底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的转动片(92),所述第一转轴(9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片(92)内的弧形槽(9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侧墙板单元(4),所述侧墙板单元(4)的底部可拆卸地铰接于所述底板单元(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单元(4)的数量为两个,分为第一侧墙板单元(4a)和第二侧墙板单元(4b),所述第一侧墙板单元(4a)的底部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底框侧梁(22)上,所述第二侧墙板单元(4b)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转动销轴(43)转动连接于对应的两转动连接板(45)上的第二长圆孔(44)内,各所述转动连接板(45)固定于所述底角件(24)上朝向所述底框侧梁(22)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墙板单元(4b)包括侧墙板和分别固定于所述侧墙板侧边的边龙骨(41),所述边龙骨(41)上焊接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墙板单元(4a)的螺母(42),所述螺母(42)的开口方向朝向对应的所述底角件(24),所述转动销轴(4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螺母(42)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长圆孔(4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箱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墙板(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框端梁(13)和所述底框端梁(23)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所述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和/或,所述侧墙板单元(4)包括侧墙板,所述侧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顶框侧梁(12)和所述底框侧梁(22)以企口形式连接,并在所述企口的阳部和阴部的结合缝处设置密封胶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箱房,包括:底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底框端梁、相对设置的两底框侧梁以及四个底角件,相邻的底框端梁和底框侧梁通过底角件固定连接;顶板单元,与底板单元相对设置,顶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顶框侧梁、相对设置的两顶框端梁以及四顶角件,相邻的顶框端梁和顶框侧梁通过顶角件固定连接,两顶框侧梁下部的内侧分别装设有滑轨,各滑轨内滑动装设有两滑轮;相对设置的两山墙板单元,各山墙板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角柱以及固定连接于两角柱之间的山墙板,各角柱的底部铰接于底板单元上,各角柱的顶部通过转动连接单元连接对应的滑轮。角柱作为箱房的竖向承力构件,其一体成型,可增强箱房的承受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韬,雷杰,张平,常明媛,曾子维,吴方毅,廖佳琪,王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