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66085发布日期:2023-05-25 07:1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属于桁架加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厂房屋盖结构为平面受力的型钢屋架,通过设置多道支撑系统,从而保证了型钢屋架的稳定性,并将通过屋盖结构将水平载荷传递至各榀厂房柱上。但是传统的型钢屋架只能在平面内受力,刚度非常弱,当型钢屋架跨度较大时,进行吊装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对型钢屋架进行临时加固保护,且待其吊装就位后,还需安装较多的且较为复杂的支撑结构才能保证其稳定性。

2、专利号为cn20172097751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桁架及屋盖,所述桁架包括:两根第一上弦杆、一根第一下弦杆、连接第一上弦杆与第一下弦杆的第一腹杆、连接两根第一上弦杆的第二腹杆;所述第一上弦杆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下弦杆位于两根第一上弦杆的下方,且所述桁架的断面呈倒三角形。提高了桁架的稳定性,能满足跨度大的情况,适用于多跨建筑。所述屋盖包括连接架、支撑结构和至少两榀桁架,所述桁架为上述桁架,所述连接架连接各桁架,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桁架和/或连接架下方,且与所述桁架和/或连接架连接。当桁架的跨度较大时,在各桁架之间设置连接架,提高屋盖的稳定性,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对桁架及连接架进行支撑。

3、上述专利虽然可以实现支撑功能,但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4、无法实现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

5、亟待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提供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

2、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撑立柱,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悬挂桁架的桁架悬挂装置,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支撑桁架的桁架第一支撑座。

3、优选地,所述桁架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上弦杆,以及处于上弦杆下方的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两组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连接。

4、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所述上层横梁处于下层横梁的上方,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一端均与左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另一端均与右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下层横梁、左侧支撑柱及右侧支撑柱共同围合成供桁架贯穿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桁架悬挂装置安装上层横梁上,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上。

5、优选地,所述桁架悬挂装置包括吊索a、吊索b和吊索c,所述吊索a的上端固定在上层横梁中部,底端固定在下弦杆上,所述吊索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吊索和吊索c,所述吊索b和吊索c的顶端均固定在上层横梁上,底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上弦杆上。

6、优选地,所述上层横梁、下层横梁、左侧支撑柱及右侧支撑柱均为槽钢或工字钢。

7、优选地,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可拆卸的安装在主支撑立柱的顶端,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上部具有容纳和定位下弦杆的定位槽。

8、优选地,所述主支撑立柱包括柱身、底座和混凝土地基,柱身通过底部与混凝土地基内的预埋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中部具有与柱身配合的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柱身的上部并与柱身焊接连接。

9、优选地,所述柱身截面为圆形。

10、优选地,所述吊索a、吊索b及吊索c均为钢丝绳。

1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下层横梁和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其次主支撑立柱、下层横梁及桁架第一支撑座的组合件吊装并支撑在地面上,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

12、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

15、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所述上层横梁处于下层横梁的上方,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一端均与左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另一端均与右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下层横梁、左侧支撑柱及右侧支撑柱共同围合成供桁架贯穿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桁架悬挂装置安装上层横梁上,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上,结构合理,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

16、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先将下层横梁和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其次主支撑立柱、下层横梁及桁架第一支撑座的组合件吊装并支撑在地面上,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实现桁架支撑加固。



技术特征:

1.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撑立柱,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悬挂桁架的桁架悬挂装置,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支撑桁架的桁架第一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上弦杆,以及处于上弦杆下方的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两组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所述上层横梁处于下层横梁的上方,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一端均与左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和下层横梁的另一端均与右侧支撑柱垂直连接,所述上层横梁、下层横梁、左侧支撑柱及右侧支撑柱共同围合成供桁架贯穿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桁架悬挂装置安装上层横梁上,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梁、下层横梁、左侧支撑柱及右侧支撑柱均为槽钢或工字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可拆卸的安装在主支撑立柱的顶端,所述桁架第一支撑座上部具有容纳和定位下弦杆的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立柱包括柱身、底座和混凝土地基,柱身通过底部与混凝土地基内的预埋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中部具有与柱身配合的连接环,连接环套设在柱身的上部并与柱身焊接连接。

7.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的加工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下层横梁和桁架第一支撑座安装在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其次主支撑立柱、下层横梁及桁架第一支撑座的组合件吊装并支撑在地面上,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属于桁架加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撑立柱,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悬挂桁架的桁架悬挂装置,所述主支撑立柱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支撑桁架的桁架第一支撑座。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桁架支撑加固系统及加工制作方法,利用桁架第一支撑座对下弦杆形成支撑,再通过左侧支撑柱和右侧支撑柱安装上层横梁;最后通过吊索A、吊索B及吊索C进行吊装,提供吊装向上的提升力,对桁架进行加固。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留,侯菲菲,魏芬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一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