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殡葬,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装骨灰容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传统观念中,“入土为安”是人的最终归宿,“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人们认为将骨灰、遗骨、遗体埋在地下,可以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更好”。同时,晚辈希望祖先能保佑自己顺风顺水,虽然只是唯心意想,却是几千年传统,是一种怀念先辈、不忘历史的传承;墓地需要有与先人对话的场地和方便祭祀礼仪的地方。
2、有些城市居民“死不起”、“葬不起”,偷偷把逝者骨灰葬在公园或风景名胜,做一个记号便于时祭,一棵树、一个景观重复偷葬、重复标记,风景遭破坏、时祭有诱发火灾隐患、且影响景区及环境卫生等种种弊端。
3、从生物进化来看,“入土”是一种良性循环。生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再到有形植物、动物,最后进化到人类。人逝世后骨灰、遗骨、遗体装在环保可以降解的装骨灰、遗骨、遗体装置里,掩埋于土壤中,在微生物作用下骨灰、遗骨、遗体变成植物养料而融入绿植,能涵养水体、改善土壤,逝者“生命得以延续”;树叶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需氧动植物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形成大自然良性循环。
4、目前殡葬通用骨灰盒,骨灰坛等,摆放陵园、墓地、骨灰墙墓穴,骨灰存放室、地宫等以供祭祀;骨灰盒、骨灰坛、墓穴、骨灰架等制备材料一般都为不能降解、难以降解的硬质材料 ;陵园、墓地、骨灰存放室、地宫等都需要维护管理成本和占用土地资源 ;祭祀一般难过三代未来陵园墓地出现无人祭祀,荒芜景象是有可能的,城市每年墓地占地面积累加,将给城市土地资源带来压力, 陵园、墓地给人以沉重和压抑。
5、 随着 人口城市化,老龄化、一代独生子女、远嫁、异地工作、生活快节奏、人口负增长等等因素,先辈墓地东、南、西、北给时祭带来压力,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装骨灰容器及使用方法,提出家庭墓、家族墓、朋友墓、战友墓、公墓等群葬概念,节省土地资源,方便快捷凑生活时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装骨灰容器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装骨灰容器及使用方法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骨灰筒和墓位,所述墓位由认种树、祭祀地和葬地组成,所述墓位有方形墓位和圆形墓位,所述方形墓位前为祭祀地、所述祭祀地后为认种树和葬地,所述圆形墓位葬地景观围砌石外围为祭祀休憩地,所述圆形墓位葬地中心为认种树,所述认种树前、后、左、右为葬地,所述葬地设置有泥土填埋层,所述泥土填埋层的底部设置有墓穴,所述骨灰筒或骨灰柜架埋设在所述墓穴内,所述骨灰柜架安放装骨灰装置,所述认种树设在所述墓位上,所述认种树干内设置有用于标识逝者唯一身份标志的rfid电子标签,所述认种树的底部设置有围砌石,所述认种树的后面、两边设有适配景观摆件,所述圆形墓位葬地外围设置有景观围砌石,所述景观摆件和景观围砌石内设置代表逝者唯一身份标志的rfid标签,所述墓位下葬时已有景观摆件的,移开景观摆件钻挖墓穴殡葬后再恢复景观,所述认种树、景观摆件可先植树造景,需要时再钻挖墓穴殡葬,所述同墓位可设置家庭墓、家族墓、朋友墓、战友墓、公墓等,所述骨灰筒包括筒身、筒盖、筒口半凸起和筒盖半凹槽,所述筒口半凸起设置在所述筒身的顶部,所述筒盖半凹槽设置在所述筒盖的下面,所述筒盖半凹槽和所述筒口半凸起之间相互卡接。
3、.优选的,所述骨灰筒设置为竹筒或者木筒或其它环保可降解材料制作,所述骨灰筒设置为一组或者十二组或更多组。
4、优选的,所述骨灰筒的直径设置为9.3-11.3cm,高设置为17.3-37.3cm、体积设置为1306-2478ml、筒臂厚度设置为0.3--1.3cm。
5、优选的,所述筒盖的盖高设置为4.3厘米,所述筒口半凸起高设置为0.1-1.6cm,厚度设置为0.3--1.3cm,所述筒盖半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筒口半凸起的高度相对应,所述筒口半凸起和所述筒盖半凹槽之间相互吻合在一起形成卡扣密封结构。
6、优选的,所述骨灰筒尺寸以筒内体积大于正常成年人骨灰体积为标准,直径小一点,就高度高一点,直径大一点就高度小一点,不限定筒底筒口口径一致。
7、优选的,所述立体葬骨灰柜架根据墓位实际情况、装骨灰装置容器尺寸、安放位数、因需制备合适柜架尺寸和层数设置为1或6层或更多层。
8、优选的,所述骨灰筒葬于墓位,逝者入土为安、获得永恒安息和葬地,所述骨灰筒被降解后骨灰被绿植吸收,逝者生命得以延续。
9、优选的,所述墓位面积、形状依据属地地势地形、要求、同墓位群葬位数、认种树大小等因地制宜。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环保可降解的装骨灰容器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 s1.制备骨灰筒和骨灰柜架:选用竹、木以及环保可降解材料进行骨灰筒的制备;
12、 s2.骨灰火化:将骨灰进行火化,在火化后,将骨灰装入到骨灰筒中,利用筒口半凸起和筒盖半凹槽相互卡合密封,完成骨灰存储;
13、 s3.立体葬骨灰柜架:根据装骨灰装置大小尺寸制备安放装骨灰装置骨灰柜架,柜架大小和层次根据需求因需制宜;
14、 s4.墓位挖掘:在选定的墓位进行钻孔或者是挖掘墓穴;
15、 s5.骨灰筒或骨灰柜架下葬:骨灰筒或骨灰柜架进行下葬,置于墓位墓穴内,然后通过泥土填埋层进行填埋,墓位认种树可以先种或利用现有树木作为认种树,适配景观造型,需用时移开景观,钻挖墓穴,具体为在认种树前、后、两边、排葬、围葬、叠葬,葬后恢复景观;
16、 s6.镶嵌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在认种树或树下摆件内镶嵌rfid电子标签,或是采用树干钉型rfid电子标签,即将认种树干剥开大于rfid标签大小的树皮,然后钻、剉孔,将rfid标签放入,合上树皮,包扎;或景观摆件、景观围砌石钻、剉大于rfid标签大小孔,放入rfid标签,水泥或其它封堵材料封堵;或钉型rfid电子标签直接钉入到树干上,将逝者生前个人信息、姓氏家谱、排位、逝者留言、传记、故事、墓位、认种树等需要上传的视频、音频、图文信息上传至rfid系统,rfid标签为逝者独一无二的身份标志,一位逝者配有一个唯一rfid电子标签,每个群葬墓位设置一个管理rfid标签,记录墓位墓穴位置、rfid标签位置、已用和可用位置等墓位公共信息,适配读写设备识读并可写入祭祀信息。
17、优选的,所述s5中的骨灰筒和骨灰柜架下葬包括单独骨灰筒下葬和群体骨灰筒下葬或骨灰柜架下葬,所述单独骨灰筒下葬即为对一人的骨灰筒下葬到一个墓位,所述群体骨灰筒下葬即为对多人的骨灰筒同时或单个依次下葬到选定墓位墓穴,所述骨灰柜架下葬是指骨灰柜架安放好装骨灰装置后骨灰柜架下葬到墓位选定墓穴,所述多人的骨灰筒设置有十二种类型,十二种类型的所述骨灰筒均分别设置有四组,所述群体骨灰筒下葬中的十二种类型的所述骨灰筒的剖面排放方式包括有v字形或者倒v字形,在实际应用中按深浅任意形状排列,如品字形、倒品字形、单品字形、多品字形、多v字形、圆锥形、倒圆锥形、波浪形、任意形。
18、优选的,所述s1中制备骨灰筒和骨灰柜架采用的材料包括有竹子、树杆、树枝 ,且竹子选用楠竹,取其中、下部整筒,根据所需尺寸,选一节或一节以上,机械或手工制作,或者用普通泥陶罐环保材料,木材整体或拼接等,骨灰柜架一般采用木材制备;所述制备骨灰筒之后还包括对骨灰筒的外观进行定制,通过雕、刻、画、装饰等环保型美化对骨灰筒的表面进行处理。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骨灰筒等的制作材料环保可降解,从而提高环保性,同时骨灰筒的体积小,圆形适合360度,通过树下机械、人工钻挖墓穴,使得下葬方便快捷,适合单葬和群葬,节约土地。
20、(2)本发明可充分利用现有景观树木资源,预防某些“死不起”、“葬不起”而偷葬景区公园行为,防范景区公园祭祀火灾隐患和爱护景区景点和景点环境卫生;尚未建设硬质墓位的陵园、墓地,节约土地,减少群众殡葬开支,提高陵园、墓地生态葬率 。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认种树,并适配景观摆件,其内镶嵌rfid电子标签,利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逝者唯一身份标志,一位逝者对应一个rfid电子标签,从而便于对逝者进行祭拜和祭祀记录,使殡葬礼仪、祭祀礼仪更具有科技感、仪式感,对逝者怀念之情和对生者的教育意义。
22、(4)本发明中逝者入土为安,获得永恒的安息和葬地,其骨灰筒在泥土里降解后骨灰作为认种树养料被吸收,营养绿植的同时,使得逝者融入认种树,从而使生命得以延续,且墓地按森林绿带,森林公园等生态元素建设,使墓地从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