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4312发布日期:2023-08-18 12:3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高架桥、高空建筑的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


背景技术:

1、某物流仓储中心项目,汽车坡道平台由预制倒t梁、现浇梁、钢筋桁架楼承板组成混合结构。该平台的现浇梁距地面高度9.5m,现浇梁的模架体系属于高支模,按常规施工方案需要搭设满樘脚手架。但由于汽车坡道平台所处道路属于仓储场区环形道路必经通道,且该区域施工时,现场处于施工高峰期,材料运输量大。若采用满樘脚手架搭设模架体系,则会影响现场施工,对进度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不用搭设满堂脚手架即可实现在物流仓储中心对环形攀升汽车道路及平台的模架搭建的操作架。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所述操作架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前后两片倒t梁之间的挑耳上并且沿着混凝土现浇梁设计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

4、上述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操作架为圆钢管通过扣件搭建而成,其包括底部支撑、侧部支撑,以及将侧部支撑与底部支撑连接的立柱。

5、上述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的搭建方法,包括

6、步骤1、取4+n3根长度为l1的钢管;

7、步骤2、取n2根长度为l2的钢管;

8、步骤3、取n2根长度为1600mm的钢管;

9、步骤4、另取2根预备钢管;

10、步骤5、取若干直角扣件和回转扣件;

11、步骤6、取一块尺寸为l1*1600mm的竹篱笆片;

12、步骤7、取5根长度为l1的钢管与n2根长度为1600mm的钢管按三横五纵的相对关系进行排列,钢管与钢管之间使用扣件固定在一起形成底部支撑,并将竹篱笆放置在钢管面上;取n3-1根长度为l1的钢管与n2根长度为l2的钢管按两水平三数理的相对关系进行排列,钢管与钢管之间使用扣件固定在一起形成侧部支撑,底部支撑与侧部支撑之间通过两根预备钢管固定在一起,形成操作架整体;

13、步骤8、将步骤7所述操作架整体搁置在倒t梁之间的挑耳,即可作为人员施工的操作架。

14、进一步,为了便于搭建操作架,钢管均采用a48*3系列钢管。

15、进一步,为了确保操作架的外形尺寸,设操作平台的宽度为1600mm、钢管间距300mm,则构成操作架底部支撑的横杆数量n1=(1400-200)/300+1=5根,操作架整体的平面纵向长度(l1)根据预制倒t的间距(l)确定,l1=l-20mm; n2=l1/1000+1; l2=h(预制梁高度(l5)-叠合板高度(l4)-l3+100mm),横杆数量n3=l2/500+1。

16、本发明所提出的采用大跨度预制混凝土高空悬挂作业操作架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工具制作简单,所需材料来源就近,可以使用现场已有的a48*3钢管来制作。

18、2、可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且工具可多次循环利用。

19、3、使用时,不会对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的结构及使用性能产生影响。

20、由上述可见,该操作架大大提升施工速率,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处理成本。并且简便、易操作,工具加工材料也方便寻找。



技术特征:

1.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架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前后两片倒t梁之间的挑耳上并且沿着混凝土现浇梁设计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其特征是:所述操作架为a48*3圆钢管通过扣件搭建而成,其包括底部支撑、侧部支撑,以及将侧部支撑与底部支撑连接的立柱。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的搭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的搭建方法,其特征是:钢管均采用a48*3.2系列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的搭建方法,其特征是:设操作平台的宽度为1600mm、钢管间距300mm,则操作架整体的平面纵向长度(l1)根据预制倒t的间距(l)确定,l1=l-20mm; n2=l1/1000+1; l2=h(预制梁高度(l5)-叠合板高度(l4)-l3+100mm),横杆数量n3=l2/50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高架桥、高空建筑的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大跨度预制混凝土现浇梁高空作业的操作架;所述操作架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前后两片倒T梁之间的挑耳上并且沿着混凝土现浇梁设计位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本发明所提出的操作架大大提升施工速率,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处理成本。并且简便、易操作,工具加工材料也方便寻找。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富,王朝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