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7474发布日期:2023-10-07 11:1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目前装配式建筑中,通常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楼盖,即在通常厚度为60mm的预制桁架钢筋混凝土板上浇筑60mm~80mm的混凝土现浇层。该叠合板楼盖存在以下不足:楼板厚度至少为120mm,自重大,不利于抗震;60mm的预制桁架钢筋混凝土板抗弯能力弱,施工期间需要较多的竖向支撑且预制底板容易出现裂缝;楼板隔音、隔热性能较差。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具有自重轻、加工安装方便及保温隔音效果好等优点。但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劈拉强度低,作为楼盖构件时承载力低、使用跨度小。如何利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和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优点制备适用跨度大、承载力高、保温隔音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的楼盖,并解决目前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楼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目前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楼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存在的问题。

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包括: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在宽度方向相互密拼;后浇钢筋混凝土层,浇筑于所述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之间及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上表面,形成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盖;其中,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由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位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下方,且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宽度大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多条平行于其宽度方向的“u”形分布钢筋,所述分布钢筋的两端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上表面伸出,分设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两侧;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多条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普通受力钢筋和预应力受力钢筋。

3、可选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上分布有多个贯穿的圆形连接孔,所述圆形连接孔的孔径向靠近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方向变小;所述圆形连接孔内配有竖向钢筋及水平箍筋,所述竖向钢筋的下端锚入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内,所述竖向钢筋的上端锚入后浇钢筋混凝土层内。

4、可选地,所述圆形连接孔内浇筑混凝土,与所述竖向钢筋、所述水平箍筋钢筋共同组成叠合板连接件。

5、可选地,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结合面设有抗滑移的凹槽或凹坑。

6、可选地,所述抗滑移的凹槽或凹坑的面积满足以下公式:

7、a111∶a112=1.1ft砼∶ft加;

8、其中,a111表示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板底总面积,a112表示所述抗滑移的凹槽或凹坑的总面积,ft砼表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加表示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劈拉强度设计值。

9、可选地,在相邻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之间的凹槽内配置有箍筋和纵筋。

10、可选地,所述后浇钢筋混凝土层内布置有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钢筋网。

11、可选地,所述普通受力钢筋和所述预应力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00~150mm,用于锚入楼面梁内。

12、可选地,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在宽度方向比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每侧宽50~100mm。

13、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的制造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包括:将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在宽度方向相互密拼,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两端搭设在楼面梁上,将普通受力钢筋和预应力受力钢筋锚入楼面梁内;在相邻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上伸出的分布钢筋之间布置箍筋和纵筋,在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上方布置双向钢筋网;在所述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之间及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的上表面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盖。

14、在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公开提供的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采用特别设计的抗滑移凹槽或凹坑以及叠合板连接件,使得配有普通受力钢筋和预应力受力钢筋的现浇混凝土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形成叠合板。由于叠合板宽度统一,板型规格少,其安装方便,同时可作为施工阶段的模板,工业化程度高;通过“u”型分布筋和叠合板连接件,使得叠合板与叠合板面的后浇钢筋混凝土层形成组合构件,呈“工”字型抗弯截面,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叠合板同时配有普通受力钢筋和预应力受力钢筋,具备适用跨度大、承载力高、延性好的特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密度小、隔音隔热性能好,使得楼盖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上分布有多个贯穿的圆形连接孔(131),所述圆形连接孔(131)的孔径向靠近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的方向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连接孔(131)内浇筑混凝土,与所述竖向钢筋(132)、所述水平箍筋(133)钢筋共同组成叠合板连接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的结合面设有抗滑移的凹槽(112)或凹坑(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移的凹槽(112)或凹坑(113)的面积满足以下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所述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1)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之间的凹槽(2a)内配置有箍筋(22)和纵筋(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钢筋混凝土层(2)内布置有横向和纵向的双向钢筋网(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受力钢筋(121)和所述预应力受力钢筋(122)沿长度方向伸出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100~150mm,用于锚入楼面梁(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在宽度方向比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的每侧宽50~100mm。

10.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的制造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应力复合配筋叠合板组合楼盖,包括: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1),在宽度方向相互密拼;后浇钢筋混凝土层(2),浇筑于多块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1)之间及其上表面,形成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1)组合楼盖;其中,预应力复合配筋预制蒸压加气混凝土叠合板(1)由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叠合而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位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11)下方;现浇钢筋混凝土层(12)内设有多条平行于其宽度方向的“U”形分布钢筋(123),且设有多条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普通受力钢筋(121)和预应力受力钢筋(122)。

技术研发人员:楼东浩,李志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