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及流线的方法

文档序号:35155655发布日期:2023-08-18 08: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及流线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景观设计的分区和流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及流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1、景观设计时常受到多种约束条件,其中部分约束条件为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等等,这些约束条件限制了的景观设计的布局及景观流线,流线直接决定景观方案的表达和气质,景观流线即内部路网的交通组织,可以直接反应场内的人群流动与聚散,景观流线设计需要充分的考虑约束条件,将景区内部的空间组织串联起来,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

2、景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通过景观流线即内部路网串联在一起,同时景区内部通常会设计大型的建筑物,如景区内部的路网过于靠近大型的建筑物,游客的游览等活动时容易打扰到建筑物内部人群的活动,同时路网的路口的交叉角较小时,会导致交通不畅,车辆难以转弯以及游客为了方便而践踏穿越绿地的现象发生,进而使得使园林生态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及流线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包括景观约束条件,所述景观约束条件包括有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通过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划分成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分别为娱乐区、休闲区和观赏区,所述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的道路在设计时,如果出现大型的建筑物,为了避免游客的游览等活动打扰到建筑物内部的活动,设计一个集散广场在建筑物的周围,减少游客的影响,当景区道路是通向一般的建筑物时,需要将接近建筑物的园路路段进行加宽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分支的园路,为了对游览者进行更好的分流;

3、进一步的,所述娱乐区设置在观景区内部的中央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有足够的园路、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

4、进一步的,所述休闲区设置要求在远离出入口和喧闹区,有雅致的休息设施,可散布于园中多处。

5、进一步的,所述观赏区要求面积大、自然条件好,园路密度要满足动态观赏。

6、进一步的,所述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中出现交叉路口设计成靠近正交,因为小的交叉角会导致交通不畅,车辆难以转弯以及游客为了方便而践踏穿越绿地的现象发生,使园林生态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7、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包括景观流线,所述景观流线包括有人行流线和车辆流线,所述人行流线和车辆流线包括有三级路网流线,所述三级路网流线分为有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

8、进一步的,所述车辆流线分为机动车流线和非机动车流线。

9、进一步的,所述一级道路即为主路,连接景观内重要节点、主要出入口、配套设施的路。

10、进一步的,所述二级道路即为支路,设置在各个功能区的路,联系景观内的各个景点,对主路起到辅助的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三级道路即为游步道路,碇步、汀步、小径等,是深入山间、林荫、花丛等供人们漫步游赏的小路。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发明通过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的道路在设计时,如果出现大型的建筑物,为了避免游客的游览等活动打扰到建筑物内部的活动,设计一个集散广场在建筑物的周围,减少游客的影响,当景区道路是通向一般的建筑物时,需要将接近建筑物的园路路段进行加宽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分支的园路,为了对游览者进行更好的分流。

14、2.本发明通过将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中出现交叉路口设计成靠近正交,正交的路口能够有效减少拥堵,且路口的视野较好,避免较小的交叉角会导致交通不畅,车辆难以转弯以及游客为了方便而践踏穿越绿地的现象发生,使园林生态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15、3.本发明通过设有一级道路、即主路,连接景观内重要节点、主要出入口、配套设施的路,通过设有二级道路、即支路,设置在各个功能区的路,联系景观内的各个景点,对主路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设有三级道路、即游步道路,碇步、汀步、小径等,是深入山间、林荫、花丛等供人们漫步游赏的小路。



技术特征:

1.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包括景观约束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约束条件包括有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通过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划分成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分别为娱乐区、休闲区和观赏区,所述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的道路在设计时,如果出现大型的建筑物,为了避免游客的游览等活动打扰到建筑物内部的活动,设计一个集散广场在建筑物的周围,减少游客的影响,当景区道路是通向一般的建筑物时,需要将接近建筑物的园路路段进行加宽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分支的园路,为了对游览者进行更好的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娱乐区设置在观景区内部的中央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有足够的园路、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休闲区设置要求在远离出入口和喧闹区,有雅致的休息设施,可散布于园中多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观赏区要求面积大、自然条件好,园路密度要满足动态观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中出现交叉路口设计成靠近正交,因为小的交叉角会导致交通不畅,车辆难以转弯以及游客为了方便而践踏穿越绿地的现象发生,使园林生态受到破坏的情况发生。

6.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包括景观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流线包括有人行流线和车辆流线,所述人行流线和车辆流线包括有三级路网流线,所述三级路网流线分为有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三级道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流线分为机动车流线和非机动车流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道路即为主路,连接景观内重要节点、主要出入口、配套设施的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道路即为支路,设置在各个功能区的路,联系景观内的各个景点,对主路起到辅助的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约束条件生成流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道路即为游步道路,碇步、汀步、小径等,是深入山间、林荫、花丛等供人们漫步游赏的小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景观设计的分区和流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约束条件生成分区及流线的方法,包括景观约束条件,所述景观约束条件包括有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通过场地地形、内部交通、观景出入口、观景节点和结构建筑划分成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分别为娱乐区、休闲区和观赏区。本发明通过娱乐区、休闲区、观赏区的道路在设计时,如果出现大型的建筑物,为了避免游客的游览等活动打扰到建筑物内部的活动,设计一个集散广场在建筑物的周围,减少游客的影响,当景区道路是通向一般的建筑物时,需要将接近建筑物的园路路段进行加宽处理,同时还可以设置分支的园路,为了对游览者进行更好的分流。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电影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