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爆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4747发布日期:2023-08-16 17:3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泄爆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建筑,尤其涉及一种泄爆墙。


背景技术:

1、泄爆墙是一种为提供室内燃爆紧闭爆炸压力而能瞬间解除临界压力的泄爆装置,主要应用于白酒厂房、石化工业及煤矿工业等易爆区。现有的轻质泄爆墙在受到冲击后,泄爆板从泄爆墙主体上脱落,从而使得泄爆墙打开,将压力泄出而起到保护作用。

2、在相关技术中,泄爆墙包括龙骨以及多层泄爆板,龙骨内填充岩棉、玻璃棉等无机保温材料,但是现有的泄爆墙结构和保温性能差,岩棉、玻璃棉等保温材料挥发至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以及车间的洁净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泄爆墙,以解决现有泄爆墙结构和保温性能差,岩棉、玻璃棉等保温材料挥发至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以及车间的洁净度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泄爆墙,包括:龙骨架以及泄爆板组件;

4、所述龙骨架包括第一横龙骨、第二横龙骨、多个竖龙骨以及多个加强横条,所述第一横龙骨和所述第二横龙骨沿竖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横龙骨和所述第二横龙骨平行;所述多个竖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龙骨和所述第二横龙骨固定连接,且所述多个竖龙骨沿所述第一横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竖龙骨上形成有卡槽;其中多个所述加强横条固定于所述多个竖龙骨的内侧面,且多个所述加强横条沿所述竖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另外多个加强横条固定于所述多个竖龙骨的外侧面,且多个所述加强横条沿所述竖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5、所述泄爆板组件包括第一泄爆板、第二泄爆板、第三泄爆板以及第四泄爆板,所述第一泄爆板和所述第二泄爆板均与所述竖龙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泄爆板位于所述龙骨架的外侧面,所述第二泄爆板位于所述龙骨架的内侧面;所述第三泄爆板插装于所述卡槽内,且所述第三泄爆板与所述第一泄爆板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三泄爆板与所述第二泄爆板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四泄爆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泄爆板的表面,所述第四泄爆板与所述竖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泄爆板背离所述第一泄爆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饰面;所述第四泄爆板和所述第一泄爆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膜。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泄爆墙具有如下优点:

7、本技术提供的泄爆墙包括龙骨架以及泄爆板组件,龙骨架通过两个横龙骨、多个加强横条以及多个竖龙骨形成网格状桁架结构,使得龙骨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从而提高泄爆墙的耐候性以及结构稳定性;泄爆板组件包括第一泄爆板、第二泄爆板、第三泄爆板以及第四泄爆板,第一泄爆板位于龙骨架的外侧面,第二泄爆板位于龙骨架的内侧面,第三泄爆板插装于卡槽内,且第三泄爆板与第一泄爆板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一腔室,第三泄爆板与第二泄爆板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第二腔室,如此,第一泄爆板、第二泄爆板以及第三泄爆板形成双层腔室结构,利于提高泄爆墙的结构耐候性、防水性、保温性能、防火性能,能够提高其承受的压力,安全性能更高;无需设置岩棉等保温材料,不存在挥发性物质,适用洁净度高的车间;第四泄爆板设置于第一泄爆板的表面,且第四泄爆板背离第一泄爆板的表面设置有装饰面。如此,不仅增加泄爆板组件的结构强度,泄爆作用提高,并且无需额外设置装置层,提高组装效率。在第四泄爆板和第一泄爆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膜,以进一步提高泄爆墙的防水性能。

8、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泄爆板包括多块第一泄爆板单体,所述多块第一泄爆板单体拼接;所述第四泄爆板包括多块第二泄爆板单体,所述多块第二泄爆板单体分别与所述竖龙骨固定连接,且所述多块第二泄爆板单体拼接,相邻两块所述第二泄爆板单体之间的拼接缝隙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第二泄爆板单体的拼接缝隙与所述第一泄爆板单体的拼接缝隙错开设置。

9、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龙骨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横龙骨和所述第二横龙骨之间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第一加强管以及两个第三横龙骨,所述第一加强管和所述两个第三横龙骨均与所述第一横龙骨平行;所述第一加强管位于所述两个第三横龙骨之间,所述第一加强管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安装面,两个所述第一安装面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三横龙骨贴合,所述第一加强管与所述两个第三横龙骨固定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横龙骨和所述第一加强管之间设置有阻燃隔声垫。

11、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龙骨架还包括第二加强管,所述第二加强管与所述竖龙骨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管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安装面,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面分别与所述竖龙骨贴合,且所述第二加强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竖龙骨固定连接。

12、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泄爆板、所述第二泄爆板以及所述第三泄爆板均为纤维增强水泥泄爆板。

13、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竖龙骨包括一体成型的h型连接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h型连接部形成相对的两个所述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所述h型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h型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h型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h型连接部的第二端弯折延伸,以形成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h型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h型连接部的第二端弯折延伸,以形成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泄爆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泄爆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与所述加强横条、所述第一横龙骨以及所述第二横龙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朝向所述第四侧板弯折延伸,以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四侧板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三侧板弯折延伸,以形成第二翻边。

14、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h型连接部包括翻折成型的第一折弯段、第二折弯段、第一反向折弯段、第三折弯段、第四折弯段、第二反向折弯段以及第五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反向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所述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以及所述第五折弯段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五折弯段相对且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段垂直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五折弯段背离所述第四折弯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五折弯段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第六折弯部,所述第五折弯段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第三侧板倾斜;所述第五折弯段与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五折弯部,所述第五折弯部朝向所述第四侧板倾斜;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反向折弯段、所述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以及所述第五折弯段均平行;所述第三折弯段垂直于所述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所述第一反向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一反向折弯部,且所述第二折弯段位于所述第一反向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面;所述第四折弯段与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二反向折弯部,所述第四折弯段位于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背离所述第四侧板的一面;所述第四折弯段与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相对且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一间隔相等;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二反向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之间设置有第四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以及所述第五折弯段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所述卡槽;所述第一反向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以及所述第四折弯段共同围合形成另一个所述卡槽。

15、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管线孔,所述多个管线孔沿所述竖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折弯段以及所述第五折弯段分别设置有多个断声孔,所述多个断声孔沿所述竖龙骨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16、作为本技术上述泄爆墙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横龙骨背离所述第二横龙骨的表面、所述第二横龙骨背离所述第一横龙骨的表面以及所述泄爆墙边缘的两个所述竖龙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阻燃隔声垫。

17、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提供的泄爆墙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