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9106发布日期:2023-08-04 00:2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


背景技术:

1、摩托车为常见的交通工具,使用过程中存在缺点主要在于没有遮挡结构,在野外等无防护地区可提供给摩托车使用者的避雨方式不多,虽然部分摩托车储物箱内置有雨披、雨伞等,但雨伞等的遮挡空间较小,防护效果差,对于雨披而言,较为贴身,活动空间小,使用不便,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包括尾架,所述尾架包括主架、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伸缩型套管一、伸缩型套管二,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首端相对间隔固定在主架端部上,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尾端沿水平向设置连接孔以与摩托车壳体在纵向面形成枢转连接,所述主架的底部水平设置伸缩型套管三且伸缩型套管三的尾端与主架在纵向面枢转连接,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首节管体与尾节管体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一,所述套管三的首节管体与主架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二,所述套管三的伸缩端处纵向设置盒体且盒体的开口处设置盒盖,所述盒体腔内设置伸缩型套管四、折叠型伞骨机构、伞面、围挡,所述套管四的首尾端部分别与伞骨机构的顶端、盒体的腔壁相固定,所述围挡为筒状且以布料或塑料成型,所述伞面设置折叠型伞骨机构上且伞面的边侧与围挡顶端筒口周边相连接。

3、本方案中对摩托车尾部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主架上安装盒体并在盒体腔中内置伸缩型套管四及折叠伞骨、伞面、围挡等,在下雨时,可转动安装架至纵向面并通过伸缩套管一、二上移盒体,通过套管四将折叠伞骨及伞面、围挡等自盒体口处拉出,打开伞骨以撑开伞面,以连接在伞面边侧的围挡对周边进行遮挡,形成类似小型帐篷的结构,遮风挡雨且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舒适度较高,且该套方案的内置折叠型结构不对摩托车外观造成大的影响。

4、进一步,所述套管一、套管二均为圆管相套合形成且尾节管体内相套合设置其他管体,尾节管体端部相套合并滑动配合设置螺帽且对应的首节管体端部设置螺柱,所述螺帽与螺柱的周壁螺纹啮合配合形成锁定机构一,以螺柱与螺帽的螺纹啮合锁定或解锁套管一、二的伸缩态,有助提高稳定性。

5、进一步,所述套管三为矩形管体相套合形成且尾节管体内相套合设置其他管体,所述套管三的首节管体端部周壁设置凸柱且对应的主架边侧处枢转连接挂钩,以挂钩与凸柱勾连配合形成锁定机构二,挂钩与凸柱勾连或解除勾连从而对套管三的伸缩态进行解锁或锁定,结构简单实用。

6、进一步,所述套管四伸展后的长度大于盒体的高度,在套管四伸展后使伞骨机构处于盒体外,方便打开伞骨机构。

7、进一步,所述主架包括u型杆、连接杆、支撑杆一,所述u型杆的腔内在水平面沿横向、纵向设置连接杆,所述u型杆的开口处底面设置支撑杆一,有助提高结构强度。

8、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一为t型且以横端支撑朝向支撑杆转动后的套管三,提高稳定性。

9、进一步,所述伞骨机构为自动折叠型,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10、进一步,所述围挡上设置自发光警示牌且围挡的底边设置配重块,有助提高稳定性,发光警示有助提高安全性。

11、进一步,所述配重块上枢转连接地钉,可通过地钉等将围挡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创造性将类帐篷结构以伸缩、折叠态集成在摩托车尾架上,在下雨等情况可打开使用,具备一定的活动空间,提高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包括尾架,所述尾架包括主架、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伸缩型套管一、伸缩型套管二,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首端相对间隔固定在主架端部上,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尾端沿水平向设置连接孔以与摩托车壳体在纵向面形成枢转连接,所述主架的底部水平设置伸缩型套管三且伸缩型套管三的尾端与主架在纵向面枢转连接,所述套管一、套管二的首节管体与尾节管体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一,所述套管三的首节管体与主架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二,所述套管三的伸缩端处纵向设置盒体且盒体的开口处设置盒盖,所述盒体腔内设置伸缩型套管四、折叠型伞骨机构、伞面、围挡,所述套管四的首尾端部分别与伞骨机构的顶端、盒体的腔壁相固定,所述围挡为筒状且以布料或塑料成型,所述伞面设置折叠型伞骨机构上且伞面的边侧与围挡顶端筒口周边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一、套管二均为圆管相套合形成且尾节管体内相套合设置其他管体,尾节管体端部相套合并滑动配合设置螺帽且对应的首节管体端部设置螺柱,所述螺帽与螺柱的周壁螺纹啮合配合形成锁定机构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三为矩形管体相套合形成且尾节管体内相套合设置其他管体,所述套管三的首节管体端部周壁设置凸柱且对应的主架边侧处枢转连接挂钩,以挂钩与凸柱勾连配合形成锁定机构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四伸展后的长度大于盒体的高度,在套管四伸展后使伞骨机构处于盒体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u型杆、连接杆、支撑杆一,所述u型杆的腔内在水平面沿横向、纵向设置连接杆,所述u型杆的开口处底面设置支撑杆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一为t型且以横端支撑朝向支撑杆转动后的套管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机构为自动折叠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上设置自发光警示牌且围挡的底边设置配重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上枢转连接地钉。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尾部结构,包括尾架,本方案中创造性将类帐篷结构以伸缩、折叠态集成在摩托车尾架上,在下雨等情况可打开使用,具体而言在主架上安装盒体并在盒体腔中内置伸缩型套管四及折叠伞骨、伞面、围挡等,在下雨时,可转动安装架至纵向面并通过伸缩套管一、二上移盒体,通过套管四将折叠伞骨及伞面、围挡等自盒体口处拉出,打开伞骨以撑开伞面,以连接在伞面边侧的围挡对周边进行遮挡,形成类似小型帐篷的结构,遮风挡雨且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舒适度较高,且该套方案的内置折叠型结构不对摩托车外观造成大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许浩锰,田丰,罗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龙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