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连接件及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4786发布日期:2023-10-11 17:2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骨架连接件及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舱式变电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骨架连接件及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


背景技术:

1、相较于传统变电站,模块化的预制舱式变电站建站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等的特点。其针对具体的变电站的选址特点,能够实现不同规格标准的舱式变电站的定制化设计,并能够在工程完成加工后,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完成安装即可。

2、目前的舱式变电站的制作步骤一般依次包括图纸设计、舱体制作、舱内设备安装、施工现场安装等。在舱体制作中,需要考虑舱体的整体骨架搭建、墙板安装等问题;在舱内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舱内重型电气设备的布局等问题;在施工现场安装中,需要考虑舱体与安装基础间的牢固连接等问题。目前国内的舱式变电站并无过多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或解决方案,其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下:

3、1、在舱体制作阶段,为保证的骨架的强度,其通常是由型钢拼接后焊接而成;舱式变电站普遍存在尺寸较大、骨架所需用到的钢材较多的特点,故使得骨架的焊接步骤较为复杂;目前虽然可以采用焊接机器人实现骨架的焊接,但舱式变电站的另一特点是,每个的舱式变电站的骨架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性,这就使得焊接机器人的机床难以实现对多种规格的舱式变电站的骨架的匹配;该种不匹配性会直接导致骨架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部分区域的型钢构件难以达到精细焊接所需的贴合度,又由于诸如焊接应力等因素的存在;可能会直接导致所焊接的骨架存在瑕疵甚至不良品;

4、实际上,型材所搭建的骨架中,并不是每个节点均为重要的承重节点,对于稍次要的型钢连接接点处,实际上能够采用如连接件等方式的非焊接工艺进行连接;然而现有技术的中,缺乏该类能够较佳地实现型钢间的较稳固连接的通用连接件;

5、另一方面,墙板的材质通常为非金属材质,故舱式变电站中,如何实现墙板与骨架件的较稳固的装配也较为棘手;

6、2、在舱内设备安装阶段,对于舱式变电站而言,舱体在搭建完成后,需要在工厂内完成诸如开关柜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布置,由于舱体为相对封闭的空间且内部空间较为狭窄,故常规的如吊装等难以适用于舱体内。尤其是,适用于变电站的开关柜的单个重量能够达到800-1000kg,故仅靠人力难以完成开关柜的诸多搬移操作。在实际情形中,单个舱式变电站的舱体内需要并列放置多个开关柜,且相邻开关柜间需要形成联接,故而在舱体内设置开关柜时除了需要考虑将开关柜安装至预定安装位置的问题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多个开关柜间的较为精确地并柜。此外,考虑到开关柜后期的检修调试等事宜,对于如何实现舱内的任一开关柜自安装位置处搬移至检修调试位置也需要进行考虑。

7、3、在施工现场安装阶段,舱式变电站的安装精度取决于舱体处预留的安装位置的精度、安装基础处预留的安装位置的精度以及舱体和安装基础处的安装位置在设计阶段的设计精度;在实际情形中,舱体处预留安装位置、安装基础处预留的安装位置以及设计精度,是由不同的团队、机构、部门甚至公司完成,想要实现3者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基本无法实现;

8、4、出于智能化以及以机带人等理念,传统的变电站内均会设置大量的监测系统,但舱式变电站直接在工厂内预制而成,如何实现舱式变电站的智能监测或与现有电力监测系统的并网,也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架连接件,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2、根据本发明的骨架连接件,其包括多个相互组合或单一使用的连接件本体,连接件本体用于对方形钢进行定位;连接件本体包括基础板,基础板一侧垂直设有第一挡边板,基础板另一侧垂直设有第二挡边板,第二挡边板可拆卸设置;基础板、第一挡边板与第二挡边板共同形成有方形卡槽,方形卡槽用于与方形钢配合;第一挡边板处远离基础板的侧壁处设有承力板,承力板可拆卸设置于第一挡边板朝向方形卡槽的一侧;

3、连接件本体处设有分别设置于基础板处、第一挡边板处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点设置于基础板中心处,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点设置于第一挡边板处;方形钢作用于所述动力输入点,传动机构用于将动力输入点的动力传输至动力输出点,动力输出点的动力作用于所述承力板处以使承力板向方形钢施加压力。

4、本发明提供的骨架连接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对单一方形钢或多个方形钢进行定位,使得方形钢在预定位置处保持位置稳定,从而较佳地便于安装工人进行焊接,进而实现预制舱骨架的搭建;

5、具体地,安装工人在进行搭建预制舱时,需要预先搭建预制舱骨架,也即安装工人需要将方形钢进行排置并进行逐个焊接以形成预制舱骨架,而在焊接时,由于预制舱体积较大,相邻的方形钢之间需要对齐,现有的方式一般至少需要两名工人进行焊接操作,一人负责将相邻方形钢进行扶持对齐,另一人则进行焊接,此举不仅增加用人成本,还难以保证相邻方形钢之间保持相对固定,若焊接完成后,相邻方形钢之间焊接不满足施工要求,则会需要安装工人进行返工重焊,进而导致整个预制舱的施工周期延长;本发明所提供的骨架连接件在实际使用时,若对单一方形钢进行定位,安装工人先将多个骨架连接件依次固定在方形钢预安装位置处,然后将方形钢卡入方形卡槽内,方形钢在卡入方形卡槽过程中,方形钢能够挤压承力板,使得承力板的板面能够贴合于方形钢与第一挡边板之间,故而承力板能够起到将方形钢位于方形卡槽内进行预定位,此时,安装人员还能够进行对方形钢在长度方向进行微调,方形钢完全置入方形卡槽内时,方形钢侧壁对应部能够作用于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点,在传动机构的动力传动下,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点作用于承力板,此时承力板具有朝向方形钢一侧的压力,从而较佳地实现方形钢位于方形卡槽的定位,故而便于安装工人对方形钢进行焊接。

6、本发明中,基础板中心处贯穿地设有行程孔,行程孔内壁朝向第一挡边板设有第一传动槽,第一挡边板对应第一传动槽端部处设有第二传动槽,第二传动槽一侧开口且连通于方形卡槽;

7、传动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第一传动槽内的第一传动块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二传动槽内的第二传动块;

8、第一传动块位于行程孔处的端部设有第一传动面,第一传动块位于第一挡边板处的端部设有第二传动面;第二传动块近第一传动块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第二传动面的第三传动面,第二传动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传动面;

9、第一挡边板位于第二传动槽一侧开口处设有配合槽,承力板的侧壁对应部设有位于配合槽处的配合块,配合块具有与第四传动面配合的第一配合面;

10、行程孔处设有行程块,行程块上端面用于与方形钢配合,行程块下端面形成有第二配合面,第二配合面用于与第一传动面配合。

11、本发明中,方形钢完全置入方形卡槽内时,方形钢的侧壁对应部能够按压行程块,以使行程块能够运动至行程孔内,使得行程块的第二配合面配合于第一传动块的第一传动面,以使第一传动块位于第一传动槽内朝向第二传动块运动,进而第一传动块的第二传动面与第二传动块的第三传动面配合,使得第二传动块位于第二传动槽内运动,并使得第二传动块的第四传动面配合于承力板的第一配合面处,也即使得承力板具有朝向方形钢一侧的压力,从而较佳地实现方形钢位于方形卡槽的定位,故而便于安装工人对方形钢进行焊接。

12、本发明中,基础板与第一挡边板之间相互干涉处设有第三传动槽,第一传动槽对应端连通于第三传动槽中部处;第一挡边板位于第二传动槽的两边分别设有2个第四传动槽,第四传动槽一侧开口且连通于方形卡槽;第三传动槽内分别位于第一传动槽的两侧均活动设置有第三传动块,第一传动块位于第二传动面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五传动面,第三传动块近第一传动块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五传动面配合的第六传动面,第三传动块远第一传动块的端部形成有第七传动面;所述2个第四传动槽内均活动设置有第四传动块,第四传动块近第三传动块的端部形成有用于与第七传动面配合的第八传动面,第四传动块远三传动块的端部形成有第九传动面,第九传动面用于与第一配合面配合。

13、本发明中,第一传动块位于第一传动槽内朝向第二传动块运动时,第一传动块的第二传动面与第二传动块的第三传动面进行配合的同时,第一传动块的第五传动面与第三传动块的第六传动面进行配合,使得第三传动块位于第三传动槽内运动,进而使得第三传动块的第七传动面与第四传动块的第八传动面配合,使得第四传动块能够与第二传动块同步运动,第四传动块的第九传动面配合于承力板的第一配合面处,以使承力板具有朝向方形钢一侧的压力,故而较佳地实现方形钢位于方形卡槽的定位,故而便于安装工人对方形钢进行焊接。

14、本发明中,第一传动块的侧壁处设有用于供第二传动块对应端卡入的第一卡口。

15、本发明中,第一传动块在行程块的作用下位于第一传动槽内运动,以使第一传动块的第二传动面与第二传动块的第三传动面进行配合,待第二传动块位于第二传动槽内运动后,第二传动块位于第三传动面处的端部能够卡入第一传动块的第一卡口内;一方面,第一传动块使得第二传动块的第四传动面保持与承力板的第一配合面进行配合;另一方面,第二传动块反作用于第一传动块,以使第一传动块位于第一传动槽内的位置保持固定,较佳地方便。

16、本发明中,第三传动块的侧壁处设有用于供第四传动块对应端卡入的第二卡口。

17、本发明中,第三传动块在第一传动块的作用下位于第三传动槽内运动,以使第三传动块的第七传动面与第四传动块的第八传动面进行配合,待第四传动块位于第四传动槽内运动后,第四传动块位于第八传动面处的端部能够卡入第三传动块的第二卡口内;一方面,第三传动块使得第四传动块的第九传动面保持与承力板的第一配合面进行配合;另一方面,第四传动块反作用于第三传动块,以使第三传动块位于第三传动槽内的位置保持固定,较佳地方便。

18、本发明中,基础板的板面具有4个安装孔,所述4个安装孔之间连线呈矩形。

19、上述构造使得,安装孔能够较佳地实现配合该骨架连接件配合于地面基础处,以及较佳地实现两个连接件本体之间的上下组合。

20、本发明中,基础板近第二挡边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用于配合一连接板将所述多个连接件本体进行相互组合。

21、上述构造使得,连接槽能够较佳地实现两个连接件本体之间的水平组合,以及较佳地实现第二挡边板可拆卸安装于连接槽处。

22、本发明中,第一挡边板远离基础板的一侧设有安装卡槽,承力板对应侧折弯形成有用于卡入安装卡槽处的安装卡条;承力板板面与第一挡边板的板面形成夹角。

23、通过本发明中安装卡槽和安装卡条的设置,故而较佳地实现承力板于第一挡边板处的安装;其中,本发明中采用的骨架连接件的材质为钢材,承力板与第一挡边板之间设置夹角的好处在于,方形钢在卡入骨架连接件的方形卡槽过程中,承力板能够被方形钢挤压变形,此时,承力板具有一定的回弹力,故而能够实现对方形钢进行预定位。

24、本发明中,承力板朝向方形卡槽的一侧面为粗糙面。

25、上述构造使得,方形钢的侧壁通常光滑度不佳,故而承力板的粗糙面能够较佳地配合方形钢的侧壁,从而避免方形钢位于方形卡槽内出现滑动的现象。

26、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其包括舱体,舱体包括骨架构件,骨架构件主要由多个方形钢搭建而成;单一方形钢或相邻方形钢均采用任一上述的骨架连接件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