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6680发布日期:2023-08-05 12: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建筑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业是一个材料以及能源消耗都很大的行业,随着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要求的提高,建筑业除了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了节能环保的措施,也积极地对其产品:房屋,进行改进,以寻求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也能够实现节能减排。

2、常见的是对建筑的墙体进行改进,使得墙体能够用来发电,或者是使得墙体具有更好的隔热能力,又或是使得墙体能够储热,从而日间储热夜间放热以使得房间内的温度波动小,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调的使用。

3、现有技术中的可以蓄热的墙体通常是在墙体内加入相变材料,使得墙体被阳光照射时,能够吸收阳光的能量以在白天温度较高时吸热,并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放热,从而能够减小房间内的温度波动,但是,为了使得相变材料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通常会将相变材料设置在墙体的靠近室外的一侧,这就使得到了夜间,相变材料向外放热时,其放出的热量难以到达室内,因此也仅仅只能够使得室内的温度下降的速度变缓,并不能起到对室内进行供暖的作用,因此,在冬季的夜间还是需要空调等进行制热,依然难以起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4、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建筑墙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和光热转换组件;所述墙体本体内设有蓄热腔、热传导组件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和所述蓄热腔均设于所述墙体本体内,所述蓄热腔内填充有储热材料,所述隔热层包覆在所述蓄热腔的外壁上,所述热传导组件包括传导管道单元,所述传导管道单元的进气端设在所述墙体本体的外墙面上,所述传导管道单元的出气端设于所述墙体本体的内墙面上,且所述传导管道单元自所述蓄热腔中穿过;所述光热转换组件包括太阳能板和与所述太阳能板电连接的电热丝,所述太阳能板设于所述墙体本体的所述外墙面上,所述电热丝插置于所述蓄热腔内,并适于对所述储热材料加热。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白天,太阳能板将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将供给到电热丝上用于发热,从而能够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更为直接的传导到蓄热腔内,以改善墙体吸收的能量远大于蓄热腔内的储热材料吸收的能量的问题,能够使得蓄热腔内的温度更高,储热效率更好;墙体本体内设置的隔热层能够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从而能够使得在夜间时室内的温度下降的慢,且隔热层能够将蓄热腔进行包覆,从而能够减少蓄热腔内的热量流失速度,以保证蓄热腔具有良好的储热保温效果;传导管道单元能内能够供气体流通,传导管道单元内的气体流过蓄热腔时将会被其中的储热材料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将顺着传导管道单元流动到室内,以起到对室内供暖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利用白天的光能进行夜间的供暖的效果,更加节能环保。

5、具体地,所述储热材料为相变储热材料。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变储热材料储热能力强,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

7、具体地,所述传导管道单元包括管道本体和热交换板,所述蓄热腔包括壳体、一对端盖和换热空心板,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开口结构,所述端盖连接在所述开口结构处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端盖上设有连接口,所述换热空心板与所述连接口连接,且所述连接口适于与所述传导管道单元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传导管道单元中的气体与蓄热腔之间的快速换热。

9、具体地,所述传导管道单元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适于与所述连接口连接;所述换热空心板为金属空心板,所述壳体为塑料壳体,所述端盖为金属端盖。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传导管道单元中的气体与蓄热腔之间的快速换热,且蓄热腔具有一定的形变功能,能够在相变储热材料发生相变之后保证蓄热腔不破裂。

11、具体地,所述管道本体上从所述蓄热腔内穿出到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的部分均设置在所述隔热层与所述墙体本体的内墙面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管道本体被蓄热腔加热后的气体不易快速降温,能够减少热量传递时的损失。

13、具体地,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处设有窄径段,所述窄径段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的端口之间设有冷气进气管,且所述冷气进气管的入口端设于所述墙体本体的外墙面上,且所述冷气进气管的入口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的水平高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窄径段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之间形成负压,从而能够实现自动的抽吸冷气以将冷气与热气相混合,从而能够保证流向室内的气体的温度不会过高。

15、具体地,所述热传导组件还包括进气泵和出气控制单元,所述进气泵与所述管道本体的进气端连接,以向所述管道本体内鼓风;所述出气控制单元包括风量调节阀和冷气进气量控制阀,所述风量调节阀设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出气端处,所述冷气进气量控制阀设于所述冷气进气管的入口端处;所述风量调节阀和所述冷气进气量控制阀均配置为能够控制开闭以及张开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流入室内的气体的温度控制,能够保证流向室内的气体的温度不会过高。

17、具体地,所述传导管道单元还包括灶台集热盘管和土炕集热盘管,所述灶台集热盘管绕设在灶台的灶台烟筒内且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上;所述土炕集热盘管绕设在土炕的土炕烟囱内且连接在所述管道本体上;所述灶台集热盘管和所述土炕集热盘管中还设有盘管温度传感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做饭和烧炕的烟气余热对蓄热腔内的储热材料进行加热,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

19、具体地,所述光热转换组件还包括电池和逆变器,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池经由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热丝连接,所述建筑墙体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蓄热腔内设有蓄热温度传感器,所述逆变器还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丝电连接并与所述蓄热温度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蓄热温度传感器适于测量所述蓄热腔内的温度,并能够将蓄热温度信息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蓄热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电池向所述电热丝的供电功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蓄热腔内的储热材料维持在设定的温度。

21、具体地,所述出气控制单元还包括出气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气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冷气进气量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冷气进气量控制阀的开闭以及张开度;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灶台集热盘管和所述土炕集热盘管中的温度,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进气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够根据所述盘管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进气泵的送风量。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吹向室内的温度的控制以及传导管道单元内的温度控制。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白天,太阳能板将能够利用阳光进行发电,发出的电能将供给到电热丝上用于发热,从而能够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更为直接的传导到蓄热腔内,以改善墙体吸收的能量远大于蓄热腔内的储热材料吸收的能量的问题,能够使得蓄热腔内的温度更高;

25、2、墙体本体内设置的隔热层能够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从而能够使得在夜间时室内的温度下降的慢,且隔热层能够将蓄热腔进行包覆,能够减少蓄热腔内的热量流失速度,以保证蓄热腔就有良好的储热保温效果;

26、3、传导管道单元能内能够供气体流通,传导管道单元内的气体流过蓄热腔时将会被其中的储热材料加热,加热后的气体将顺着传导管道单元流动到室内,以起到对室内供暖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利用白天的光能进行夜间的供暖的效果,更加节能环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