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提升系统

文档序号:35466766发布日期:2023-09-16 06:42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立体停车提升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提升机构的立体停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立体停车提升系统,属于机械传动提升领域。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目前很多城市均已寸土寸金,交通压力正逐步从动态向静态转化,“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公共性难题,停车位的需求量大大超出了供给量,某些城市的中心区域出现了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现象。因此,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停车问题逐渐显露,引起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立体停车是指利用空间资源,将车辆进行立体停放,提高单位停车面积上能够容纳的停车数量,以期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的新型停车模式。立体停车场相比传统的小区停车位等自走式停车场具有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的特点,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因此,立体停车系统的普及是城市交通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现有的立体停车系统主要分为升降横移类、简易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垂直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多层循环类以及汽车专用升降机等。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垂直升降类车位,具体是利用升降机将车辆提升至预定层高的车位,再由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车位空间,实现车辆的多层存取。为了能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增加停车位,这种立体车库在设计之初特意限制了停车位大小,入库通道比常规设计更窄,倒车空间更小,无法做到直进直出。有些车库的地板与地面之间存在水平高度差,在两者之间需铺设斜坡板,倒车进入时还要额外加大马力克服斜坡阻力。因此,对于不熟悉这种车位的人来说,使用这种立体停车设备对驾驶水平要求较高,很有难度,好似经历立体“华容道”,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剐蹭、碰撞甚至坠落等事故。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立体停车提升系统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具有提升驱动单元、提升机构的若干停车提升装置与自动载车托盘配合实现自动立体存取车辆,利用提升驱动单元驱动提升机构,利用提升机构牵引提升车辆,再利用自动载车托盘实现车辆的进出停车位,解决了现有同类方案依赖驾驶员人为驾驶存取车辆,在立体停车设备的停车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驾驶水平要求过高,操作困难,以及存在各种事故隐患的问题。

2、本发明立体停车提升系统包括停车提升装置,停车提升装置包括提升驱动单元、提升机构,提升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箱体,驱动箱体内设有驱动电机、减速器,提升机构包括提升轿厢、若干链条牵引部件,提升轿厢的顶部通过链条牵引部件与上方的减速器传动连接,减速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提升轿厢包括轿厢框架,轿厢框架的轿厢底板上设有自动载车托盘,自动载车托盘上设有待存入或取出的车辆,自动载车托盘用于将车辆从提升轿厢内导入预定的车位或从预定的车位导入提升轿厢。

3、进一步,本方案的自动载车托盘包括托盘台面板,托盘台面板的底部设有多个托盘脚轮组,托盘台面板上的边沿角端设有托盘驱动装置,托盘驱动装置与对应的托盘脚轮组形成传动连接,托盘脚轮组带动承载车辆的托盘台面板从提升轿厢内驶入预定的车位或从预定的车位驶入提升轿厢。

4、更进一步,本方案的轿厢底板上设有多个轿厢纵向导轨、多个轿厢横向导轨,轿厢横向导轨与轿厢纵向导轨交叉布置,轿厢横向导轨的与轿厢纵向导轨交叉的部位设有横向断口,轿厢纵向导轨的与轿厢横向导轨交叉的部位设有纵向断口,自动载车托盘与轿厢纵向导轨或轿厢横向导轨形成导向连接。

5、再进一步,本方案的托盘脚轮组包括多个沿纵向或横向排列的托盘脚轮,托盘脚轮架设在两侧的脚轮槽立板间,脚轮槽立板间非接触卡设有轿厢纵向导轨或轿厢横向导轨,托盘脚轮与轿厢纵向导轨或轿厢横向导轨形成滚动连接,自动载车托盘沿轿厢纵向导轨或轿厢横向导轨从提升轿厢内驶入预定的车位或从预定的车位驶入提升轿厢。

6、再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立体停车库,立体停车库包括正面垂直停车库,正面垂直停车库包括单个或多个并排布置的设在与提升轿厢的进口相对的出口处的正面垂直停车单元,正面垂直停车单元包括多层正面停车库,正面停车库内的地板上设有多个与轿厢纵向导轨对接的车库纵向导轨,自动载车托盘沿轿厢纵向导轨、车库纵向导轨从提升轿厢驶入对应层的正面停车库或从对应层的正面停车库驶入提升轿厢。

7、又进一步,本方案的立体停车库还包括侧面垂直车库,侧面垂直停车库包括单个或多个并列布置的设在提升轿厢的进口的一侧处的侧面垂直停车单元,侧面垂直停车单元包括多层侧面停车库,侧面停车库内的地板上设有多个与轿厢横向导轨对接的车库横向导轨,自动载车托盘沿轿厢横向导轨、车库横向导轨从提升轿厢驶入对应层的侧面停车库或从对应层的侧面停车库驶入提升轿厢。

8、又进一步,本方案还包括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停车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移动端,停车提升装置还包括提升控制单元,提升控制单元与驱动电机电控连接,自动载车托盘还包括托盘控制单元,托盘控制单元与托盘驱动装置电控连接,服务器与移动端、提升控制单元、托盘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9、服务器包括设备信息数据库、车位分配模块、提升控制模块、托盘控制模块,设备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管理停车提升装置、车位的信息,车位分配模块用于管理车位分配过程,提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提升控制单元,托盘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托盘控制单元。

10、移动端包括车位申请页面、停车申请页面、取车申请页面,车位申请页面用于调用车位分配模块申请车位、查阅车位信息,停车申请页面用于调用提升控制模块、托盘控制模块实现车辆入库,取车申请页面用于调用提升控制模块、托盘控制模块实现车辆出库。

11、进一步,本方案的轿厢框架还包括轿厢顶板,轿厢顶板与轿厢底板的角端间连设有轿厢立柱,轿厢立柱内的上下向的阻坠通孔内设有阻坠缆绳,阻坠缆绳的上端与驱动箱体的底部对应角端连接,阻坠缆绳的下端与轿厢底坑内的底面的对应角端连接,阻坠缆绳与阻坠通孔的内壁间设有安装间隙,失衡下坠的提升轿厢的阻坠通孔与阻坠缆绳间产生的阻坠摩擦缓解或阻止提升轿厢坠落。

12、更进一步,本方案的阻坠缆绳包括长圆柱条状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的外侧沿周向间隔设置的沿轴向延伸的槽缝内一体嵌设有多个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缆丝,设在弹性气囊的上端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缆丝的头端沿轴向朝向中轴延伸相交形成锥形的缆绳上端连接点,缆绳上端连接点与驱动箱体的底部连接,延伸至轿厢井的底层的弹性气囊的下端与缆绳基柱的上端连接,缆绳基柱的下端与轿厢底坑内的底面连接。

13、再进一步,本方案的弹性气囊内设有中轴直芯柱,中轴直芯柱的上端与缆绳上端连接点连接,中轴直芯柱的下端与轿厢底坑内的底面连接,弹性气囊的上端内沿轴向设有若干弹性气囊定位环架,弹性气囊定位环架的内环与中轴直芯柱套接,弹性气囊定位环架的外环与弹性气囊的内侧接触,中轴直芯柱与弹性气囊定位环架配合支撑定型弹性气囊。

14、本发明立体停车提升系统采用具有提升驱动单元、提升机构的若干停车提升装置与自动载车托盘配合实现自动立体存取车辆,利用提升驱动单元驱动提升机构,利用提升机构牵引提升车辆,再利用自动载车托盘实现车辆的进出停车位,无需驾驶员人为驾驶控制车辆进出停车位,克服了现有同类方案依赖驾驶员人为驾驶存取车辆,在立体停车设备的停车位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驾驶水平要求过高,操作困难,以及存在各种事故隐患的问题,具有自动化、操作门槛低、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