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3841发布日期:2023-12-07 19:44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钢铁企业炼铁厂原料分厂均为露天型式,存在环境污染大、物料损耗率高等问题。第一,堆料机在堆料的过程,料是高空落下随风也会产生污染;第二,取料机在取料过程会在取料机周边产生粉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第三,受大风的影响,堆料机堆的料表面容易被大风吹起造成扬尘污染;第四,受雨水的影响,因堆料的料堆是采用自然堆积的模式,导致料堆及容易塌方,且塌方后会覆盖在道床及轨道上致使堆料机和取料机无法堆料和取料,同时造成很多物料的没有必要的浪费,被雨水浸湿的料在皮带机运输的过程中容易打滑,导致胶带机的皮带发生一些列的问题,同时在物料进入漏斗后会在漏斗的内部衬板上粘结,对漏斗的落料口造成堵塞,影响整个输出系统输出能力。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露天型堆料均在实行大棚封闭,而网壳结构的封闭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2、网壳结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就在于起步跨的安装,起步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网壳的安装,以至影响整个工程的成败。常用起步跨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先地面分块拼装再高空对接合拢的方式,如专利号cn202111568548.2所公开的一种网架起步跨安装方法,该方法则是将起步跨分为三段,然后在空中合拢安装的方式,当然也有其他的安装方式如专利号cn201810477650.3所公开的一种网架起步跨转动轴拼装就位方法,该方法则是以网架支座为基础,悬挑端逐步进行散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然而无论是分段合拢还是逐步散装的方式,都需要用到大型吊车且都需要进行高空作业,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大,并且螺栓球无法准确定位,起吊过程容易产生变形,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

5、s2:在脚手架操作平台上起步跨的下弦球所对应的位置固定可调节支架,各可调节支架形成若干网格,所述可调节支架包括四个钢管支撑柱,所述四个钢管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螺帽,四个所述螺帽中螺纹连接有螺杆,四个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有钢板,所述钢板上固定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球形槽,用于放置下弦球;

6、s3:通过转动螺杆将各固定支座顶升至标高位置;

7、s4:在第一排网格内的固定支座上放置下弦球,各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

8、s5:将各组件单元安装在第一排网格上,同时在第二排网格内的固定支座上放置下弦球,横向的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组件单元由一个上弦球和四根腹杆拼装而成,四根腹杆的下端分别与网格内的四个下弦球连接;

9、s6:在第一排网格内的上弦球之间连接上弦杆,同时第二排网格内纵向的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

10、s7:按照步骤s5和s6完成后续其它若干排网格内下弦球、下弦杆、组件单元、上弦杆的安装,直至最后一排网格内纵向的下弦杆在最边缘位置,同时相邻排网格的上弦球之间也通过上弦杆连接;

11、s8:在最后一排网格内安装组件单元;

12、s9:在最后一排网格内的上弦球之间连接上弦杆,起步跨安装完成。

13、优选的,所述脚手架操作平台为阶梯型,中间高,两边低。

14、优选的,相邻的所述钢管支撑柱之间通过交叉的钢管斜撑连接。

15、优选的,四个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焊接有支撑板,所述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支撑板上。

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通过固定支座上的球形槽来限位下弦球,使下弦球不会发生位移,确保安装拼装过程的稳定性,通过转动螺杆可以将各下弦球顶升至设计的标高位置,使下弦球准确定位,确保起步跨拼装的精确性,并且本发明起步跨的拼装都在脚手架操作平台上进行,起步跨不容易变形,不用进行高空作业,施工过程安全可靠,且施工过程中也不需要大型吊车,只需吊装基础构件进行拼装即可,同时也能减少吊车的使用时长,减少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操作平台为阶梯型,中间高,两边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壳结构起步跨的拼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S2:在脚手架操作平台上固定可调节支架;S3:通过转动螺杆将各固定支座顶升至标高位置;S4:第一排网格内的固定支座上放置下弦球,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S5:将各组件单元安装在第一排网格上,第二排网格内的固定支座上放置下弦球,横向的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S6:第一排网格内的上弦球之间连接上弦杆,第二排网格内纵向的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连接;S7:按照步骤S5和S6完成其它若干排网格内下弦球、下弦杆、组件单元、上弦杆的安装;S8:最后一排网格内安装组件单元;S9:最后一排网格内的上弦球之间连接上弦杆。

技术研发人员:魏渊博,李俊峰,赵鹏,杨晓斌,樊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