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5968发布日期:2023-09-23 20:4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指在工厂生产的钢结构部件,在施工现场通过组装和连接而成的钢结构建筑。其强度高、自重轻、施工速度块,且能够回收再利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钢结构易受温度影响,在高温环境下会受热变形,相邻构件之间摩擦产生噪音,且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14790777b的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装置,相互搭接的两个钢板受热胀冷缩效应的影响产生相对移动时,从动组件动作并带动顶抬组件将其中一个钢板顶起,使两个钢板之间形成缝隙,两个钢板在相对移动时不会接触,避免产生摩擦噪音。但在持续高温状态下,两个钢板之间的缝隙会导致钢结构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以解决现有钢结构建筑的钢板在高温下不稳定的问题。

2、本发明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传动机构和顶压机构,上钢板和下钢板的一端叠加,另一端分别与其他构件固定;下钢板上设置有引导槽,引导槽呈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波浪型;顶压机构包括滑块和顶压轮,滑块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上钢板,且滑块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通过弹性件与上钢板连接;顶压轮绕第一轴向转动安装于滑块,顶压轮与引导槽的波谷配合时上钢板和下钢板贴合,顶压轮与引导槽的波峰贴合时上钢板和下钢板被顶压轮顶开间隙;上钢板与下钢板叠加的一端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上钢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块沿第一方向移动,且传动机构允许滑块相对于上钢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上钢板与下钢板叠加的一端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上钢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块沿第二方向移动,且传动机构允许滑块相对于上钢板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上钢板和下钢板的长度方向且方向相反,第一轴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与上钢板平行。

4、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触发组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有多个,多个传动组件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每个传动组件均包括换挡轴和拨板,拨板绕第一轴向转动安装于上钢板并随上钢板同步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滑块位于其中两个传动组件的两个拨板之间,拨板与上钢板之间设置有促使拨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扭簧;换挡轴沿第一轴向移动地安装于上钢板并随上钢板同步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换挡轴上设置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第一轴向上间隔分布,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拨板上设置有第三挡块,第三挡块位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触发组件将上钢板和下钢板的相对移动传递至换挡轴,使换挡轴沿第一轴向移动,使第三挡块与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抵接,进而使上钢板通过拨板顶推滑块移动。

5、进一步地,触发组件包括支撑杆、螺杆、内滚轮和外滚轮;支撑杆在预设范围内沿第一轴向滑动安装于上钢板,且支撑杆随上钢板同步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换挡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螺杆沿第一轴向设置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内滚轮位于外滚轮内,且内滚轮与外滚轮同轴并摩擦接触,内滚轮和外滚轮的轴线均沿第一轴向,且内滚轮与螺杆螺纹配合,外滚轮与下钢板抵接,以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相对移动时转动。

6、进一步地,上钢板上设置有沿第一轴向的滑槽,支撑杆沿第一轴向滑动安装于滑槽,滑槽限制支撑杆在预设范围内沿第一轴向滑动。

7、进一步地,每个换挡轴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有多个,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分布,对应每个拨板上的第三挡块有多个。

8、进一步地,滑块上设置有推板,推板位于多个拨板之间,拨板通过推板顶推滑块移动。

9、进一步地,拨板和推板均为锥形板,且拨板靠近推板的一端为小端,推板靠近拨板的一端为小端。

10、进一步地,滑块两侧的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有多个,且均沿第一轴向依次设置。

11、进一步地,弹性件为弹簧或内置有弹簧的伸缩杆。

12、进一步地,滑块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凸台,凸台滑动安装于上钢板,且上钢板通过凸台限制滑块转动。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上钢板与下钢板的一端相对移动时,上钢板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滑块移动,使得滑块带动顶压轮沿引导槽移动,顶压轮从波谷移动至波峰的过程中顶推上钢板和下钢板拉开间隙,减小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摩擦;顶压轮越过波峰时会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恢复形变作用下快速移动至下一个波谷,顶压轮产生相对于上钢板的移动,并通过弹性件对上钢板产生预拉,且对上钢板的预拉方向与上钢板端部的移动方向一致,将上钢板在下一时刻的拉伸或收缩量提前拉伸或压缩出来,从而减小上钢板在下一时刻的形变量,延长顶压轮在引导槽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传动机构和顶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触发组件和传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触发组件包括支撑杆、螺杆、内滚轮和外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上钢板上设置有沿第一轴向的滑槽,支撑杆沿第一轴向滑动安装于滑槽,滑槽限制支撑杆在预设范围内沿第一轴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每个换挡轴上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有多个,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在第一方向依次交替分布,对应每个拨板上的第三挡块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滑块上设置有推板,推板位于多个拨板之间,拨板通过推板顶推滑块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拨板和推板均为锥形板,且拨板靠近推板的一端为小端,推板靠近拨板的一端为小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滑块两侧的弹性件分别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有多个,且均沿第一轴向依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弹簧或内置有弹簧的伸缩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滑块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凸台,凸台滑动安装于上钢板,且上钢板通过凸台限制滑块转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包括上钢板、下钢板、传动机构和顶压机构,上钢板和下钢板的一端叠加;下钢板上设置有波浪型的引导槽;顶压机构包括滑块和顶压轮,顶压轮绕第一轴向转动安装于滑块;上钢板与下钢板的一端相对移动时,上钢板通过传动机构顶推滑块,使顶压轮边转动边沿引导槽移动,顶压轮从波谷移动至波峰的过程中顶推上钢板和下钢板拉开间隙,减小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摩擦;顶压轮越过波峰时会在上钢板和下钢板的恢复形变作用下快速移动至下一个波谷,顶压力产生相对于上钢板的移动,并通过弹性件对上钢板产生预拉,延长顶压轮在引导槽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郭艳冰,翟昆鹏,黄洁璐,黄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硕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