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44535发布日期:2023-12-02 08:2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施工场地,尤其涉及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城市建筑的兴起,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发展中,由于在不同的场地进行建筑建设,会应对各种施工作业环境。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钢筋并对钢筋进行必要的加工,传统的钢筋加工场的设置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并且需对其地面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再在其上方布置钢筋加工场;然而对于一些项目是在狭窄的施工场地进行时,无施工平地可以进行堆放和加工钢筋,因此,如何解决无场地加工和堆放钢筋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利用工地现场中的一部分基坑支护及桩柱作为平台的支承结构,并采用贝雷梁、型钢和厚钢板配合搭设形成钢筋加工平台,作为钢筋原材堆放、钢筋加工、成品堆放的场所,从而解决狭窄施工场地中难以建立钢筋加工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平台基础施工、桩(墙)顶分配钢梁安装、主纵梁安装、主横梁安装、平台分布梁安装、平台面板安装和附属设施安装。

4、优选地,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5、步骤1)平台基础施工,平台靠基坑边设置,平台基础包括有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采用基坑边一侧的地连墙作为第一基础,地连墙的一侧上部连接设有混凝土内支撑,远离地连墙的一侧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灌注桩,每个灌注桩的上部均连接设有格构柱,以此作为第二基础,每根格构柱的上端均设于混凝土内支撑中;

6、步骤2)桩(墙)顶分配钢梁安装,分配钢梁包括若干垫梁和平衡梁,若干垫梁分别焊接固定于第二基础上,在第二基础的每根格构柱与混凝土内支撑交接的顶部分别预先埋设垫板,再将每个垫梁焊接固定于每块垫板上,采用钢筋将平衡梁固定于地连墙的冠梁面上,使其与每根格构柱顶部的垫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7、步骤3)主纵梁安装,准备两根主纵梁,分为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分别平行于基坑边,第一主纵梁通过塔吊搭设在第一基础顶部的冠梁面及平衡梁上并焊接固定,第二主纵梁通过塔吊搭设在第二基础顶部的垫梁上并焊接固定,在第一主纵梁与平衡梁、第二主纵梁与若干垫梁的交接底部采用若干固定装置进行加强焊接固定;

8、步骤4)主横梁安装,准备若干主横梁,垂直于主纵梁的方向,通过塔吊吊装将其分别架设在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的顶部,每两根主横梁呈相间隔设置,吊装就位后,采用若干倒u型限位装置将每根主横梁与第一主纵梁、第二主纵梁的交接处锁住固定,防止其偏移扭转;

9、步骤5)平台分布梁安装,准备若干平台分布梁,平行于主纵梁方向,将若干平台分布梁呈间隔排列搭设在若干主横梁的顶部,焊接固定;

10、步骤6)平台面板安装,准备厚钢板,将其铺设在若干平台分布梁的上表面形成可供物料堆放的平台面板;

11、步骤7)附属设施安装,依次在平台面板上安装挡板、防护栏和施工梯,同时划分工作区域,标明安全警示和限载标志。

12、优选地,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若干灌注桩及其格构柱呈纵向排列设置。

13、优选地,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若干垫梁的两侧均设置有肋板并分别与其底部的垫板焊接固定,所述垫梁由两条30a工字钢拼接组成,所述平衡梁由两条25a工字钢拼接组成。

14、优选地,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主纵梁与第二主纵梁相对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纵梁、第二主纵梁相接,其另一端分别预埋锚板并通过锚栓与混凝土内支撑固定。

15、优选地,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均采用双排不加强贝雷梁结构。

16、优选地,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若干固定装置均包括横向槽钢和两条竖向槽钢,所述横向槽钢固定于第一主纵梁或第二主纵梁底部的横向支撑,所述两条竖向槽钢分别焊接设于横向槽钢的两侧。

17、优选地,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每根主横梁均采用双排不加强贝雷梁结构。

18、优选地,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倒u型限位装置由倒u型钢、限位钢、钢垫片和螺母组成,所述倒u型钢和限位钢通过钢垫片和螺母固定设置呈骑马卡形状。

19、优选地,在上述步骤5)中,所述平台分布梁搭设后采用连接槽钢与主横梁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槽钢的一端与平台分布梁焊接,其另一端与主横梁焊接。

20、优选地,在上述步骤5)中,每两根平台分布梁之间的间距均为0.75m,所述平台分布梁采用25a工字钢。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利用工地现场中的一部分基坑支护及桩柱作为平台的支承结构,并采用贝雷梁、型钢和厚钢板配合搭设形成钢筋加工平台,作为钢筋原材堆放、钢筋加工、成品堆放的场所,从而解决狭窄施工场地中难以建立钢筋加工场的问题。

23、(2)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该钢筋加工平台的一侧采用地连墙作为第一基础,该位置的受力路线为:钢筋加工平台→冠梁→地连墙;钢筋加工平台的另一侧采用一排灌注桩及其连接的格构柱作为第二基础,该位置的受力路线为:钢筋加工平台→混凝土内支撑→格构柱→灌注桩,使得整个钢筋加工平台的受力均匀。

24、(3)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该钢筋加工平台采用了若干固定装置和若干倒u型限位装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其偏移扭转,减少由于主纵梁和主横梁接头变形产生的主梁位移,保证第一主纵梁、第二主纵梁和主横梁的稳定性和刚度,进而保证整体钢筋加工平台结构的稳固性;还设置斜撑用于防止钢筋加工平台产生侧向的水平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1)中,所述若干灌注桩及其格构柱呈纵向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所述若干垫梁的两侧均设置有肋板并分别与其底部的垫板焊接固定,所述垫梁由两条30a工字钢拼接组成,所述平衡梁由两条25a工字钢拼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主纵梁与第二主纵梁相对的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第二斜撑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主纵梁、第二主纵梁相接,其另一端分别预埋锚板并通过锚栓与混凝土内支撑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第一主纵梁和第二主纵梁均采用双排不加强贝雷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3)中,所述若干固定装置均包括横向槽钢和两条竖向槽钢,所述横向槽钢固定于第一主纵梁或第二主纵梁底部的横向支撑,所述两条竖向槽钢分别焊接设于横向槽钢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每根主横梁均采用双排不加强贝雷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4)中,所述倒u型限位装置由倒u型钢、限位钢、钢垫片和螺母组成,所述倒u型钢和限位钢通过钢垫片和螺母固定设置呈骑马卡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5)中,所述平台分布梁搭设后采用连接槽钢与主横梁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槽钢的一端与平台分布梁焊接,其另一端与主横梁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5)中,每两根平台分布梁之间的间距均为0.75m,所述平台分布梁采用25a工字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贝雷梁和型钢搭设的钢筋加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平台基础施工、桩(墙)顶分配钢梁安装、主纵梁安装、主横梁安装、平台分布梁安装、平台面板安装和附属设施安装;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利用工地现场中的一部分基坑支护及桩柱作为平台的支承结构,并采用贝雷梁、型钢和厚钢板配合搭设形成钢筋加工平台,作为钢筋原材堆放、钢筋加工、成品堆放的场所,从而解决狭窄施工场地中难以建立钢筋加工场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江均赞,黄桂明,黎英杰,周平,余尔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恒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