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4307发布日期:2023-12-02 08:1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者型钢代替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能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并且钢材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2、钢结构厂房通常设置在室外,钢结构厂房在室外可能遭受到风灾,而现在的钢结构厂房并无防风抗震结构,使得钢结构厂房的抗震效果较差,导致钢结构厂房使用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钢结构厂房的防风抗震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及其施工工艺。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包括房基础和房体,所述房基础包括混凝土垫层、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钢箱梁座,所述高阻尼橡胶支座一端连接在混凝土垫层上,所述高阻尼橡胶支座另一端连接在钢箱梁座上,所述房体连接在钢箱梁座上,所述房体上连接有房顶,所述房顶上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弧板和滑板,所述缓冲弧板连接在房顶上,所述缓冲弧板与房顶之间留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弧板开设有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均连通缓冲空间,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缓冲弧板上并封闭进风流道,所述滑板端面连接有驱动板,当风抵接所述驱动板并驱使滑板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时,所述滑板对进风流道的封闭效果消失,风依次通过所述进风流道、缓冲空间并从出风流道排出。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房基础包括混凝土垫层、高阻尼橡胶支座和钢箱梁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有较高当量的粘滞阻尼,即具有较高的耗能性,从而提高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的减震隔震效果;同时当风冲击房顶时,风抵接驱动板并驱使滑板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实现对风能的初步损耗;同时滑板对进风流道的封闭效果消失,风依次通过进风流道、缓冲空间并从出风流道排出,出风流道排出的风速小于从缓冲弧板端面流动的风速,导致缓冲弧板上下气流之间相互干扰,进一步降低风速,使风速不易过快而吹垮房顶,从而提高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使用的安全性。

5、可选的,所述缓冲弧板开设有进风流道的端面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倾斜高度随到房顶的距离缩小而缩小,所述导向面导向风冲击驱动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倾斜高度随到房顶的距离缩小而缩小,当风冲击缓冲弧板时,导向面导向风冲击驱动板,减少风对缓冲弧板的冲击,从而提高缓冲弧板在房顶上的连接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导向面开设有供滑板滑移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连通进风流道,所述滑板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移腔内壁开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驱使驱动板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时,带动滑板在滑移腔内壁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滑块不易脱离滑槽,从而提高滑板在滑移腔内壁滑移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进风流道内壁开设有容纳滑块的限位腔,当所述滑板朝靠近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时,所述滑块嵌入限位腔内形成密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停止时,风对驱动板的压力消失,滑板受自身重力沿滑移腔内壁朝靠近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滑块嵌入限位腔内,滑块外壁抵紧限位腔内壁形成密封,实现滑板的自动复位;同时雨水不易通过进风流道进入缓冲空间内,从而保证缓冲空间内的干燥,使缓冲空间内不易堆积雨水,提高房顶的防渗水功能。

11、可选的,所述缓冲弧板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连通出风流道,所述转动腔与出风流道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转动腔内壁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朝靠近出风流道的方向转动,所述盖板抵紧台阶面并封闭出风流道。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空间内的风通过出风流道冲击盖板,并驱使盖板朝远离出风流道的方向转动,盖板对出风流道的封闭效果消失,缓冲空间内的风稳定从转动腔排出,进一步增加对风能的损耗,提高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的抗风效率;当风停止吹动时,盖板受自身重力朝靠近出风流道的方向转动,盖板端面抵紧台阶面形成密封,实现对出风流道的封闭,雨水不易通过出风流道进入缓冲空间内,从而保证对缓冲空间内的干燥。

13、可选的,所述缓冲弧板上连接有蓄电组件,所述蓄电组件包括蓄电发电机和蓄电风扇,所述蓄电发电机连接在缓冲空间内壁上,所述蓄电风扇转动轴连接在蓄电发电机输入轴上,所述蓄电风扇位于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之间,当风依次通过所述进风流道、缓冲空间并从出风流道排出时,驱使所述蓄电风扇转动,带动蓄电发电机输入轴转动,所述蓄电发电机稳定储电。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风扇位于进风流道和出风流道之间,风从进风流道进入缓冲空间内并驱使蓄电风扇转动后从出风流道排出,实现对风能的损耗,从而降低风能对房顶的冲击力,同时蓄电风扇转动轴连接在蓄电发电机输入轴上,带动蓄电发电机输入轴转动,蓄电发电机稳定储电,实现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减少能源的损耗,体现节能的概念。

15、可选的,所述蓄电发电机输入轴同轴开设有供蓄电风扇转动轴端部嵌入的固定孔,所述蓄电风扇转动轴上连接有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块和弹性件一,所述蓄电风扇转动轴开设有供锁定块滑移的锁定腔,所述弹性件一弹性方向的一端连接在锁定腔内壁上,所述弹性件一弹性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锁定块上,所述弹性件一具有弹力驱使锁定块朝远离锁定腔的方向滑移,且所述锁定块凸出蓄电风扇转动轴的趋势,所述固定孔内壁开设有容纳锁定块端部的锁定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发电机和蓄电风扇安装时,蓄电风扇转动轴端部嵌入固定孔内,固定孔内壁抵紧蓄电风扇转动轴外壁形成固定,实现蓄电风扇和蓄电发电机的初步固定;同时锁定腔与锁定槽一一对应并连通时,弹性件弹力驱使锁定块朝靠近锁定槽的方向滑移并嵌入,锁定块外壁抵紧锁定槽内壁形成固定,进一步提高蓄电风扇和蓄电发电机的固定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锁定块朝向锁定槽的端面设有锁定面,所述锁定面呈圆弧凸起状,所述锁定面导向锁定块嵌入锁定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蓄电风扇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驱使蓄电风扇朝远离蓄电发电机的方向滑移,锁定面导向锁定块脱离锁定槽,且蓄电风扇转动轴脱离固定孔,实现蓄电风扇和蓄电发电机的分离,从而方便蓄电风扇的更换,无需将整个蓄电组件进行更换,减少能源的损耗,体现节能的概念。

19、可选的,所述蓄电风扇上连接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连杆、保护轮盘、保护丝杆、保护滑块、保护弹性件和保护块,所述保护丝杆轴线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在缓冲空间内壁上,所述保护丝杆轴线与蓄电风扇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蓄电风扇连接在保护滑块上,所述保护滑块螺纹连接在保护丝杆外壁,所述滑移腔远离进风流道的内壁开设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连通缓冲空间,所述保护块滑动连接在保护腔内壁上,所述保护弹性件弹力方向的一端连接在保护腔内壁上,所述保护弹性件弹力方向的另一端连接在保护块上,所述保护弹性件具有弹力驱使保护块朝靠近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的趋势,所述保护块位于滑移腔的端部用于抵接滑板,所述保护连杆一端连接在保护块上,所述保护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保护轮盘上,当强风驱使所述滑板朝靠近保护块的方向滑移时,所述滑板抵接保护块并驱使保护块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带动所述保护轮盘转动,驱使保护滑块朝远离蓄电发电机的方向滑移,所述蓄电风扇转动轴脱离固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风灾风力过大时,风冲击驱动板并驱使滑板沿滑移腔内壁朝靠近保护块的方向滑移,滑板抵接保护块并驱使保护块朝远离进风流道的方向滑移,保护连杆一端连接在保护块上,保护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保护轮盘上,带动保护轮盘转动,驱使保护滑块朝远离蓄电发电机的方向滑移,蓄电风扇连接在保护滑块上,驱使蓄电风扇转动轴脱离蓄电发电机输入轴上的固定孔,实现蓄电风扇和蓄电发电机的拆分,使蓄电发电机不易转速过快而损坏,实现对蓄电发电机的保护,延长蓄电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3、地基铺设,用普通转或者混凝土做基础;

24、基梁安装,地基开挖桩基孔,在桩基孔中安装桩基础,桩基础上方安装基梁;

25、厂房安装,将一种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安装在基梁上,房基础与基梁之间增设砂砾褥垫层。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房基础与基梁之间铺设有砂砾褥垫层,有效消除地震波对抗风减震钢结构厂房的破坏作用,从而提高抗风减震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强度。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高阻尼橡胶支座、缓冲弧板和滑板的设置,高阻尼橡胶支座有较高当量的粘滞阻尼,具有较高的耗能性,提高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的减震隔震效果,同时缓冲弧板上下气流之间相互干扰,降低风速,使风不易吹垮房顶,提高抗风减震型钢结构厂房使用的安全性;

29、2.导向面的设置,导向面导向风冲击驱动板,减少风对缓冲弧板的冲击,从而提高缓冲弧板在房顶上的连接稳定性;

30、3.蓄电发电机和蓄电风扇的设置,带动蓄电发电机输入轴转动,蓄电发电机稳定储电,实现将风能转换成电能,减少能源的损耗,体现节能的概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