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8651发布日期:2023-12-13 16:3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石材加工业在福建、广东等地区迅速发展,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花岗岩石粉等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花岗岩石粉属于硅酸盐矿物(石英、长石、角闪石等)组成的微细颗粒,如果将花岗岩石粉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来取代部分胶凝材料(水泥、硅灰等),可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上述花岗岩石粉易因潮湿而结块,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预先进行特定的预处理工序,增加处置成本,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湿花岗岩石粉固体粒子分散时,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散体系的自由能增大,体系不稳定,分散粒子产生凝结倾向,进而成为团块状的湿花岗岩石粉,不利于均匀拌制混凝土,因此进一步探索湿花岗岩石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并优化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

2、相关技术中,cn201711192782.3公开了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它以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湿花岗岩石粉、过氧化氢溶液、河砂、仿钢纤维、超分散减缩外加剂、消泡剂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粉煤灰微珠调控混凝土和易性与微结构;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释放氧气分散湿花岗岩石粉,并利用超分散减缩外加剂的分散基团分散湿花岗岩石粉以及胶凝材料颗粒,有效提高胶凝材料水化率和利用率,减小混凝土收缩;利用消泡剂消除混凝土中因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和其它材料引入的气泡,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本发明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uhpc具有超高强度、韧性、抗裂性能优异等优点,且满足环保和节能要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混凝土过程中,朝向湿花岗岩石粉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使得湿花岗岩石粉松散,若过氧化氢溶液直接从进料口进入到搅拌设备时,需要长时间搅拌才能使得湿花岗岩石粉与过氧化氢充分混合,大大增大工作强度,若湿花岗岩石粉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不充分时,就导致湿花岗岩石粉不够松散,影响混凝土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湿花岗岩石粉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备料,对各个组分原料进行配合,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湿花岗岩石粉、过氧化氢溶液、河砂、仿钢纤维、超分散减缩外加剂、消泡剂、水;

5、s2、分散湿花岗岩石粉,利用过氧化氢对湿花岗岩石粉进行分散;利用检测装置检测过氧化氢与湿花岗岩石粉混合充分;然后加入部分分散减缩外加剂,继续搅拌后得到分散湿花岗岩石粉;

6、s3、混凝土拌匀,将s2中得到分散湿花岗岩石粉,加入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搅拌后,再将溶有消泡剂、和剩余超分散减缩外加剂的水进行搅拌;最后将仿钢纤维加入到搅拌机中,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凝土;

7、s4、混凝土成型,装模、振捣、抹面、覆盖薄膜进行标准养护后脱模;

8、s5、蒸压成型,将脱模后的混凝土进行蒸压处理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试件置于水中进行标准养护,最终得到成品;

9、s2中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转动设置于所述搅拌罐上的搅拌杆、设置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叶以及设置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注入机构,所述注入机构用于将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至湿花岗岩石粉内。

10、可选的,所述注入机构包括注入框、多个设置于所述注入框内上的注入柱、用于给所述注入柱提供过氧化氢溶液的供料组件,所述注入框设置有内空,所述注入柱设置在所述内空内,所述注入柱侧壁设置有多个注入孔,所述注入柱在所述注入孔的位置设置有过滤件;所述注入框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注入孔是否堵塞的测试机构。

11、可选的,所述供料组件包括供料箱、用于挤压所述供料箱内溶液的挤压板以及用于给所述挤压板提供动力的挤压件,所述供料箱与多个所述注入柱连通。

12、可选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注入柱外壁的防护筒、用于驱动所述防护筒转动的驱动组件、标识组件以及触发组件,所述防护筒上设置有防护孔,所述防护孔与所述注入孔连通,所述标识组件用于标识所述注入孔是否堵塞,所述触发组件用于给所述注入柱加压,所述标识组件设置于所述防护筒上。

13、可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用于密封所述注入柱靠近于所述注入孔位置的密封部、加压管以及加压件,所述加压管与所述注入柱连接,所述加压件用于给所述加压管提供气压,且所述加压件也设置于所述注入框上。

14、可选的,所述标识组件包括滑移设置于所述防护筒外的标识筒、用于驱动所述防护筒运动的驱动件、浮动设置于所述标识筒内的标识球以及用于检测所述标识球所在位置的感应件,所述标识筒包括水平段以及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竖直段的顶端也为开口设置,所述水平段的开口与所述防护孔对接。

15、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升降设置于所述注入框上的抽检筒、滑动设置于所述抽检筒内的取样筒、以及用于对所述取样筒内的反应组件,所述取样筒内设置有多个取样腔,所述取样腔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反应组件设置于抽检筒内。

16、可选的,所述反应组件包括色彩传感器、多段牵引绳、多个石蕊试纸以及用于卷绕所述牵引绳以及所述石蕊试纸的卷绕组件,所述色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取样筒内,且所述色彩传感器正对所述石蕊试纸,多个所述牵引绳与多个所述石蕊试纸为间隔设置。

17、可选的,所述卷绕组件包括两个卷绕辊以及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取样筒内,且用于驱动所述卷绕辊转动,两个所述卷绕辊的周壁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所述牵引绳端部固定连接。

18、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9、一种利用湿花岗岩石粉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各组分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湿花岗岩石粉、过氧化氢溶液、河砂、仿钢纤维、超分散减缩外加剂、消泡剂、水。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当挤压板对溶液进行挤压时,此时过氧化氢溶液从注入柱的注入孔内射出,注入框以及多个注入在转动过程中对湿花岗岩石粉有搅拌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将湿花岗岩石粉分散,随着过氧化氢溶液从注入孔注入到湿花岗岩石粉中时,可以大大提升湿花岗岩石粉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充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湿花岗岩石粉分散的效率;

22、2.当湿花岗岩石粉流动至反应腔位置时,此时湿花岗岩石粉与石蕊试纸接触,只有两个石蕊试纸均变色即为证明湿花岗岩石粉与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色彩传感器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石蕊试纸,当两个石蕊试纸均发生变色时,此时证明过氧化氢溶液与湿花岗岩石粉充分混合,色彩传感器识别石蕊试纸的颜色,色彩传感器停止转动电机工作,进行下一步工序;

23、3.当水平段移动至防护孔位置时,利用密封盘对注入柱进行密封,通过加压件以及加压管朝向注入柱内吹气加压,若防护孔以及注入孔未封堵时,此时气体从水平段进入到竖直段内,标识球在竖直段内吹动,在竖直段的顶端开口处也可安装防护网,当标识球吹动至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时,此时红外线传感器分别触发加压件停止工作,而密封电机将密封盘转动至竖直位置,完成检测以及疏通防护孔与注入孔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