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3225发布日期:2023-12-06 01:4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属于既有建筑改造。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对混凝土结构既有建筑的改造和加固中,越来越多地会采用受力高效、对原结构扰动小、施工便捷的钢结构,如建筑中庭楼面洞口的局部封堵,即在既有混凝土梁外侧增设悬挑钢梁,新增悬挑钢梁一般采用h型截面、箱型截面等,新增悬挑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梁侧面连接处会存在一定的弯矩和剪力;现阶段,此类连接的常规做法是通过后植锚筋(化学锚栓)及锚板相连,后植锚筋(化学锚栓)承担新增悬挑钢梁的根部弯矩和剪力;此做法至少有两个不足之处:

2、(1)新增悬挑钢梁处的既有混凝土梁的背部无梁时,新增悬挑钢梁的根部弯矩将转化为既有混凝土梁的扭矩,而一般混凝土梁的抗扭能力较差,只能承担较小的新增悬挑钢梁根部弯矩,因此,此做法使得新增悬挑钢梁的悬挑跨度不能满足建筑改造之需;

3、(2)若既有混凝土梁截面高度有限,则后植锚筋(化学锚栓)的数量有限,其能承担的弯矩和剪力就有限,若新增悬挑钢梁存在悬挑跨度较大或荷载较大的情况,则此做法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使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上,提升新增悬挑钢梁的悬挑跨度和承载能力,解决在既有混凝土梁上新增悬挑钢梁的连接问题,弥补现有连接技术的不足。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既有混凝土梁和新增悬挑钢梁,所述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上,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向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上翼缘板延伸段,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或新增内侧钢梁连接;所述新增内侧钢梁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板底部,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新增内侧钢梁连接时,所述受剪锚栓依次穿过新增内侧钢梁的上翼缘板和既有混凝土板后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连接时,所述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内侧梁的顶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还包括外侧后植埋件和内侧后植埋件;

6、所述外侧后植埋件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上,所述新增悬挑钢梁与外侧后植埋件连接;

7、所述内侧后植埋件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面上,所述新增内侧钢梁与内侧后植埋件连接。

8、进一步优选,所述内侧后植埋件包括内侧锚板和内侧连接板,所述内侧锚板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面上,内侧锚板的背面与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面贴合接触,内侧连接板设置在内侧锚板的正面,所述内侧连接板用于与新增内侧钢梁的腹板螺栓连接;

9、所述外侧后植埋件包括外侧锚板和外侧连接板,所述外侧锚板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上,外侧锚板的背面与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贴合接触,外侧连接板设置在外侧锚板的正面,所述外侧连接板用于与新增悬挑钢梁的腹板螺栓连接。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内侧锚板和外侧锚板通过后植锚筋连接,所述后植锚筋穿过既有混凝土梁,后植锚筋的两端分别与内侧锚板和外侧锚板穿孔塞焊连接。

1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新增内侧钢梁的下翼缘板与内侧锚板焊接;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与外侧锚板焊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向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下翼缘板延伸段,所述下翼缘板延伸段与新增内侧钢梁的下翼缘板焊接。

13、进一步优选,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连接,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底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新增内侧钢梁和新增悬挑钢梁共用同一个下翼缘板。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还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连接,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顶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7、(1)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将新增悬挑钢梁上翼缘板承受的拉力传递给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解决了新增悬挑钢梁根部弯矩较大的问题,避免了外侧后植埋件的受弯,使外侧后植埋件仅传递剪力,从而提高新增悬挑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连接处的受弯和受剪能力,进而提升新增悬挑钢梁的悬挑跨度和承载能力。

18、(2)本发明不受既有混凝土梁内侧是否有梁的限制,即,既有混凝土梁内侧有梁或者无梁均可以新增悬挑钢梁;

19、当既有混凝土梁内侧无梁时,通过新增内侧钢梁参与平衡新增悬挑钢梁对既有混凝土梁的扭转作用,协调变形;

20、当既有混凝土梁内侧有梁时,向内侧延伸的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内侧梁连接,可以解决因新增悬挑钢梁导致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梁端顶部纵筋不足的加固问题。

21、(3)本发明新增结构部分基本不增加楼层的结构厚度,不会侵占既有的建筑净高,对室内空间基本无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既有混凝土梁和新增悬挑钢梁,所述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向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上翼缘板延伸段,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或新增内侧钢梁连接;所述新增内侧钢梁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板底部,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新增内侧钢梁连接时,所述受剪锚栓依次穿过新增内侧钢梁的上翼缘板和既有混凝土板后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连接时,所述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内侧梁的顶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侧后植埋件和内侧后植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后植埋件包括内侧锚板和内侧连接板,所述内侧锚板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面上,内侧锚板的背面与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面贴合接触,内侧连接板设置在内侧锚板的正面,所述内侧连接板用于与新增内侧钢梁的腹板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锚板和外侧锚板通过后植锚筋连接,所述后植锚筋穿过既有混凝土梁,后植锚筋的两端分别与内侧锚板和外侧锚板穿孔塞焊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内侧钢梁的下翼缘板与内侧锚板焊接;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与外侧锚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向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下翼缘板延伸段,所述下翼缘板延伸段与新增内侧钢梁的下翼缘板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连接,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底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下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内侧钢梁和新增悬挑钢梁共用同一个下翼缘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还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连接,受剪锚栓锚固在既有混凝土梁顶部,且受剪锚栓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既有混凝土梁和新增悬挑钢梁,新增悬挑钢梁支承于既有混凝土梁的外侧面上,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向既有混凝土梁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上翼缘板延伸段,上翼缘板延伸段通过受剪锚栓与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内侧梁或新增内侧钢梁连接;新增内侧钢梁设置在既有混凝土梁内侧的既有混凝土板底部,受剪锚栓依次穿过新增内侧钢梁的上翼缘板和既有混凝土板后与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穿孔塞焊连接;新增悬挑钢梁的上翼缘板延伸段将新增悬挑钢梁上翼缘板承受的拉力传递给既有混凝土梁板结构,解决了新增悬挑钢梁根部弯矩较大的问题,提升新增悬挑钢梁悬挑跨度和承载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大好,汪杰,许准,陈国强,魏大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