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6879发布日期:2023-12-20 22:1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塘遗址拆解迁移相关,具体为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国历史悠久且十分重视历史信息的保护,现在在各地还保留有许多类型的历史遗址建筑,而古海塘遗址便是其中一种,而对于海塘遗址的拆解迁移是对海塘遗址进行保护及复原的手段之一,而现有的海塘整体拆解方案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链臂锯进行双向切割并对外露的塘体侧面进行钢板临时支护,竖向切割完毕立刻插入钢板,并在底部采用轨道式链臂锯进行水平切割;

2、而采用轨道式及链臂锯的切割实施方式对于海塘遗址场地较狭窄,不利于大型机械轨道式链条锯设备进出场;大型设备安装对场地有要求,需要适合的场地,对地基承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场地临建方面投入较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划分切割单元;

5、步骤二:收集表层石块;

6、步骤三:试切割做试验段;

7、步骤四:型钢立柱安装;

8、步骤五:套箱、反力架安装;

9、步骤六:水平切割,顶入底板;

10、步骤七:套箱加固安装;

11、步骤八:起重吊装及运输;

12、步骤九: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全部搬迁完毕。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柴塘分割为可以吊装和运输的小块:垂直于塘身延伸方向,宽度4米,将塘体分为10段,自东向西分别标注为a1~a10段。每段切分为单块宽度不超过4米,箱体主要尺寸为(5.5x4x2m),重量不超过100吨的小块。根据柴塘保存情况,考虑切割损失及考古探挖需求,搬迁块数暂定为10块。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柴塘分割为可以吊装和运输的小块:垂直于塘身延伸方向,宽度4米,将塘体分为10段,自东向西分别标注为a1~a10段。每段切分为单块宽度不超过4米,箱体主要尺寸为(5.5x4x2m),重量不超过100吨的小块。根据柴塘保存情况,考虑切割损失及考古探挖需求,搬迁块数暂定为10块。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人工收集石塘表层石块及土体,为石塘复原工作做准备。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选取区块a1,b1与塘体连接处进行试切割,为全面整体切割提供参数和依据。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先在海塘四个角上混凝土预制块做槽钢立柱的基础,为套箱尺寸定型处理。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插入侧面钢板,再插入底部钢板,对钢板进行焊接加固形成钢板箱后,之后对钢板套箱外侧进行钢框加强,保证平移的安全。

1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部采用绳锯进行水平切割,同时顶入底部钢板,钢板间涂满黄油,钢板顶入速率应与绳锯切割速率相互配合,保证顺利顶入钢板。

2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对吊装运输的钢板框进行侧面加固处理,加焊预拼装好的底部托架。钢箱内部填充轻质缓冲材料,避免吊装运输过程对文物与套箱的碰撞。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钢框加固完成后安装吊索,采用650吨全路面汽车吊吊至运输车上搬离现场。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1、本发明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中在设备选型上,绳锯相比较轨道式链条锯,对场地要求低,更适用于现场狭窄的场地;

24、2、本发明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中在设备安装方面,轨道式链条锯需要在塘体两侧设置基础,以满足链条锯工作水平度的要求,而绳锯在暴露的塘体基础直接进行切割,减少了基础施工费用,为项目节约了成本的投入;

25、3、本发明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中绳锯切割速度相比链条锯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绳锯可以将坚硬的石块从塘体上剥离,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对古海塘遗址划分切割环节时,将柴塘分割为可以吊装和运输的小块:垂直于塘身延伸方向,将塘体分为多段,自东向西分别标注为a1~ax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一中,对古海塘遗址划分切割环节时,将竹笼石塘切割为多段并采取整体切割套箱的方式进行搬运,编号分别为b1~b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二中,采用人工收集石塘表层石块及土体,为石塘复原工作做准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三中,选取上述区块a1,b1与塘体连接处进行试切割,为全面整体切割提供参数和依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四中,先在海塘四个角上混凝土预制块做槽钢立柱的基础,为套箱尺寸定型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五中,插入侧面钢板,再插入底部钢板,对钢板进行焊接加固形成钢板箱后,之后对钢板套箱外侧进行钢框加强,保证平移的安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六中,底部采用绳锯进行水平切割,同时顶入底部钢板,钢板间涂满黄油,钢板顶入速率应与绳锯切割速率相互配合,保证顺利顶入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七中,对吊装运输的钢板框进行侧面加固处理,加焊预拼装好的底部托架,并在钢箱内部填充轻质缓冲材料,避免吊装运输过程对文物与套箱的碰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在步骤八中,钢框加固完成后安装吊索,采用吊运装置吊至运输车上搬离现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海塘遗址拆解迁移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包括步骤一:划分切割单元;步骤二:收集表层石块;步骤三:试切割做试验段;步骤四:型钢立柱安装;步骤五:套箱、反力架安装;步骤六:水平切割,顶入底板;步骤七:套箱加固安装;步骤八:起重吊装及运输;步骤九: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全部搬迁完毕;本发明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中在设备选型上,绳锯相比较轨道式链条锯,对场地要求低,更适用于现场狭窄的场地;本发明的一种古海塘遗址切割保护迁移工艺方法中在设备安装方面,轨道式链条锯需要在塘体两侧设置基础,以满足链条锯工作水平度的要求,而绳锯在暴露的塘体基础直接进行切割。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群,杨富豪,唐斌,冯梁,李作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陆建筑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