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80909发布日期:2024-01-23 11:5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网架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装配式结构的快速发展,钢结构网架的屋顶也在各个领域中应用广泛。

2、钢结构网架的屋顶一般情况下面积或跨度较大,将其安装在设置位置时,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高空散拼、整体吊装、分块组装等安装工艺,不仅周期长、效率低,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施工危险系数较大,安装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网架的施工方法效率低下、耗费人力物力、成本高、施工危险系数高以及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包括:步骤一,拼装钢网架,在地面将钢网架的各个组成部分拼装成一个整体,形成所述钢网架;步骤二,设计顶升方案,根据所述钢网架的拼装规模,通过bim模拟所述钢网架的顶升流程;步骤三,安装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根据所述顶升方案,选取与钢网架相对应的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并将顶升设备安装在地面预设的顶升位置,将控制监测系统邻近所述顶升设备设置,并且与所述顶升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顶升设备;步骤四,连接钢网架与顶升设备,根据所述顶升方案,将所述钢网架的多个上弦球作为多个顶升点,每个顶升点分别连接一台顶升设备;所述顶升设备包括液压千斤顶、顶升支座、顶升标准节支架、顶升支托,在每个所述上弦球正下方安装所述顶升支托,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所述顶升支托对所述上弦球进行顶升,所述顶升支座设置在所述液压千斤顶下方,在所述顶升支座上将第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围绕所述液压千斤顶进行组装;步骤五,正式顶升钢网架,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控制所述顶升设备对所述钢网架进行逐级顶升,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在正式顶升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顶升设备进行监测。

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连接完成后,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所述顶升设备进行第一次试顶升,检测顶升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并调试,使得所述顶升设备与控制监测系统相互适配以满足顶升要求。

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四中,钢网架与顶升设备连接完成后,以地平面为基准面,并设定基准高度,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所述顶升设备进行第二次试顶升,测量各所述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并计算与所述基准高度之间的误差,调整顶升设备使得顶升设备的安装位置处于基准面、各个所述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均为基准高度。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五中,钢网架逐级顶升时,每顶升一级,在上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的下方安装下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每次顶升的高度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行程l;同时,在每一级顶升过程中,每次顶升第一设定距离h1后停止顶升,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各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进行统一校核并调整,然后再次顶升第二设定距离h2,h1+h2=l;依次循环,直至所述钢网架顶升至设计标高。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包括三个可拆卸组装的标准节支架杆件,组装后形成的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整体呈三棱柱形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包括八个可拆卸组装的标准节支架杆件,组装后形成的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整体呈直四棱柱形状。

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五中,钢网架正式顶升过程中,增设固定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绳索和紧固器,所述固定绳索的一端连接邻近所述钢网架的下弦球,所述固定绳索的另一端连接设定的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每顶升一级则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下方的顶升标准节支架重新作为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在所述固定绳索靠近地面处设置紧固器,当所述钢网架处于顶升状态时,放松所述紧固器,当所述钢网架处于停止状态时,拉紧所述紧固器。

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顶升设备安装之前,先在地面顶升位置处设置混凝土基础,所述顶升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方。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六: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在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连接支撑钢管,增加所述钢网架和所述顶升设备的稳固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七:卸载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所述钢网架验收合格后,将所述控制监测系统与顶升设备断开连接,并对每个所述顶升设备进行同步卸载。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包括:步骤一,拼装钢网架,在地面将钢网架的各个组成部分拼装成一个整体,形成钢网架。步骤二,设计顶升方案,根据钢网架的拼装规模,通过bim模拟钢网架的顶升流程。步骤三,安装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根据顶升方案,选取与钢网架相对应的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并将顶升设备安装在地面预设的顶升位置,将控制监测系统邻近顶升设备设置,并且与顶升设备连接,用于控制顶升设备。步骤四,连接钢网架与顶升设备,根据顶升方案,将钢网架的多个上弦球作为多个顶升点,每个顶升点分别连接一台顶升设备;顶升设备包括液压千斤顶、顶升支座、顶升标准节支架、顶升支托,在每个上弦球正下方安装顶升支托,液压千斤顶通过顶升支托对上弦球进行顶升,顶升支座设置在液压千斤顶下方,在顶升支座上将第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围绕液压千斤顶进行组装。步骤五,正式顶升钢网架,通过控制监测系统控制顶升设备对钢网架进行逐级顶升,直至达到设计标高;在正式顶升过程中,通过控制监测系统对顶升设备进行监测。通过bim设计顶升方案,模拟顶升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实际顶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高钢网架整体的顶升速度。顶升过程中,使用控制监测系统对顶升设备进行控制,对顶升全过程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实时的监测也保证了整体施工的质量,同时为施工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施工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连接完成后,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所述顶升设备进行第一次试顶升,检测顶升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并调试,使得所述顶升设备与控制监测系统相互适配以满足顶升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四中,钢网架与顶升设备连接完成后,以地平面为基准面,并设定基准高度,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所述顶升设备进行第二次试顶升,测量各所述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并计算与所述基准高度之间的误差,调整顶升设备使得顶升设备的安装位置处于基准面、各个所述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均为基准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钢网架逐级顶升时,每顶升一级,在上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的下方安装下一节顶升标准节支架,每次顶升的高度为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行程l;同时,在每一级顶升过程中,每次顶升第一设定距离h1后停止顶升,通过所述控制监测系统对各顶升点距离所述基准面的高度进行统一校核并调整,然后再次顶升第二设定距离h2,h1+h2=l;依次循环,直至所述钢网架顶升至设计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包括三个可拆卸组装的标准节支架杆件,组装后形成的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整体呈三棱柱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包括八个可拆卸组装的标准节支架杆件,组装后形成的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整体呈直四棱柱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五中,钢网架正式顶升过程中,增设固定支撑装置,所述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固定绳索和紧固器,所述固定绳索的一端连接邻近所述钢网架的下弦球,所述固定绳索的另一端连接设定的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每顶升一级则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下方的顶升标准节支架重新作为目标顶升标准节支架,在所述固定绳索靠近地面处设置紧固器,当所述钢网架处于顶升状态时,放松所述紧固器,当所述钢网架处于停止状态时,拉紧所述紧固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中,所述顶升设备安装之前,先在地面顶升位置处设置混凝土基础,所述顶升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在所述顶升标准节支架与混凝土基础之间连接支撑钢管,增加所述钢网架和所述顶升设备的稳固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七:卸载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所述钢网架验收合格后,将所述控制监测系统与顶升设备断开连接,并对每个所述顶升设备进行同步卸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网架整体顶升方法,包括:步骤一,拼装钢网架。步骤二,设计顶升方案,通过BIM模拟钢网架的顶升流程。步骤三,安装顶升设备和控制监测系统。步骤四,连接钢网架与顶升设备。步骤五,正式顶升钢网架。通过BIM设计顶升方案,模拟顶升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实际顶升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高钢网架整体的顶升速度。顶升过程中,使用控制监测系统对顶升设备进行控制,对顶升全过程进行监测,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成本。实时的监测也保证了整体施工的质量,同时为施工者提供了更为安全的施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李凡,李龙,李鑫,张威,赵铁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