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3354发布日期:2024-01-23 12:1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具体涉及一种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1、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很多,随着各个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市内停车难的问题也日渐严重。一些大型商场和大型社区,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会在地下车库内设置多个双层立体车库,以增加车库的容纳量。双层立体车库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2、现有的立体停车库,有大型综合立体车库和小型双层立体车库,大型综合立体车库由于占地面积大和建设难度高,使用场景较为局限,不能应用于地下车库中。地下车库中常使用小型双层立体车库来扩充地下车库的容量,其中回转式双层立体车库能提升双层立体车库的使用效率,防止下层停放的车辆对上层车辆停放造成影响,从而被广泛使用。中国发明专利:cn202120676779.4公开了一种回转式立体车库,包括载车板、集成回转机构、水平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等部件,其通过集成回转机构和水平驱动机构分别控制载车板的平移和转动,通过操控平驱动机构驱动回转机构和载车板到预定位置后,利用回转机构驱动载车板转动,然后利用升降机构控制载车板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载车板上车辆的取用。

3、然而上述这类回转类立体车库,在车辆取用时,由于集成回转机构和水平驱动机构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运动系统,在取车过程中需要分别操控这两个运动系统运动,从而难以保证载车板转动时载车板所在位置的精确性,从而在载车板转动时以及升降时,会存在载车板上的车辆与其下方停放车辆发生剐蹭的风险,导致整个立体车库使用安全性不高,且使得整个立体车库的驱动系统复杂,导致立体车库的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能在上层载车板平移到预定位置时自动实现转动,保证了上层载车板转动时所在位置的精确性,从而在上层载车板转动时或升降时,进一步避免上层载车板上的车辆与下层载车板上的车辆发生剐蹭的风险,从而提升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包括机架和上层载车板,所述机架位于车库过道一侧,机架的出入口端与车库过道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第一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出入口端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部;

4、回转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和滑移机构,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上,所述滑移机构水平设置,滑移机构的一端设有转轴,滑移机构通过转轴与齿轮轴枢连接,滑移机构包括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与上层载车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齿条与上层载车板平行设置,齿条与滑移部连接,所述滑移部用于驱动上层载车板和齿条沿上层载车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使得下齿条与齿轮齿接,在滑移机构驱动下,上层载车板转动至车库过道上方并使得上层载车板的长度方向与车库过道相平行。

5、较佳的,所述回转机构括齿轮、齿条和滑移机构,所述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上,所述滑移机构水平设置,滑移机构的一端设有转轴,滑移机构通过转轴与齿轮轴枢连接,滑移机构包括滑移部,所述滑移部与上层载车板的一侧连接,所述齿条与上层载车板平行设置,齿条与滑移部连接,所述滑移部用于驱动上层载车板和齿条沿上层载车板的长度方向运动,使得下齿条与齿轮齿接。

6、较佳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丝杠,第一滑轨的长度方向与上层载车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转轴设于第一滑轨一端,所述滑移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内,第一丝杠的长度方向与上层载车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滑移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滑移部通过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丝杠连接。

7、较佳的,所述齿轮设有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轴枢连接,转轴下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防止转轴从通孔内脱出。

8、较佳的,还包括卡榫机构,所述卡榫机构包括连接块和卡块,所述连接块固连于所述机架的上方的一侧,连接块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的卡槽,所述第一滑轨内还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上层载车板固连,所述卡块设于滑块上,当滑块在第一滑轨内运动至远离机架的出入口端时,卡块卡紧在所述卡槽内。

9、较佳的,所述卡榫机构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电动升降杆和触发器,所述连接块设有竖直方向的滑孔,所述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孔内,所述触发器设于卡槽内,当卡块与卡槽内的触发器接触时,触发器控制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抬升,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与卡块抵接,电动升降杆的输出端用于限制卡块在卡槽内滑动。

10、较佳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丝杠,所述第二滑轨竖直设置于所述机架出入口端一侧的第一立柱上,所述第一升降部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竖直设置,第一升降部上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升降部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杠连接。

11、较佳的,所述机架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于机架出入口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的另一侧,第二立柱上设有竖直方向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部,所述第二升降部突出第二立柱并能与上层载车板远离第一升降部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升降部用于向上层载车板远离第一升降部一端施加支撑力。

12、较佳的,所述机架的出入口端设有第三升降机构,包括第三升降部,第三升降部连接有c形架,所述c形架水平设置,c形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固连,第三升降部、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同步运动,c形架用于承托上层载车板板身。

13、较佳的,所述机架顶端设有多个滚珠,所述上层载车板底端与多个滚珠抵接。

14、较佳的,所述机架上端面设有耐磨涂层。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个驱动系统能够同时实现上层载车板的平移和转动,并在上层载车板平移到预定位置时自动实现转动,保证了上层载车板转动时所在位置的精确性,从而在上层载车板转动时或升降时,进一步避免上层载车板上的车辆与下层载车板上的车辆发生剐蹭的风险,从而提升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且本立体车库简化整个立体车库的驱动系统,提升立体车库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双层立体车库不仅降低了上层载车板在转动时滑移部承受的弯矩,从而提升上层载车板上的承重能力,防止车辆及上层载车板的自重将滑移部压弯,降低车辆从上层载车板上发生滑落的风险,还能降低上层载车板的回转半径,从而进一步防止上层载车板在转动时车辆出现剐蹭的风险,提升本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

16、本装置的滑移机构,在第一丝杠的驱动下,能保证滑移部和齿条运动的平稳性,从而保证上载车板运动的平稳性,防止上层载车板在运动时车辆出现晃动或出现剐蹭,提升本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挡块,在第一滑轨和上层载车板转动时,挡块能防止第一滑轨上的转轴从通孔内脱出,从而进一步保证本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连接块和卡块,连接块上的卡槽限制卡块转动,从而限制滑块绕第一立柱转动,避免了车辆停放在上层载车板时,上层载车板和第一滑轨绕第一立柱转动,从而提升上层载车板上车辆停放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整个立体车库的使用安全性。通过限位机构,能限制卡块在卡槽内滑动,防止滑块、第一滑轨以及上层载车板出现晃动,进一步提升上层载车板上车辆停放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在上层载车板在下降过程中,利用第二升降机构的第二升降部对上层载车板的远离第一立柱一端始终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降低第一滑轨承受的弯矩,降低车辆从上层载车板上发生滑落的风险。通过第三升降机构和c形架,在车辆存取过程中,控制第一升降机构动作,使得c形架与第一升降部和第二升降部同步运动,从而提升上层载车板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防止上层载车板上的车辆发生滑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