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6992发布日期:2024-01-23 11: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停车库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1、不断推行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产业,但停车场站的需求与大型客车的增量严重不匹配,部分公交客车为满足线路要求停靠在路边,既占用了公路资源,又存在安全隐患,客车用机械立体车库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2、现有的立体车库为了实现车辆的入库和出库,主要采用平面移动和垂直升降两大系统,立体车库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多层停车层,停车层具有车位,垂直升降系统设置为于停车层旁的升降电梯,升降电梯可移动停靠于各层停车层旁;平面移动系统需包括设置于公交车上的控制信号接收装置,平面移动系统与垂直升降电梯电连接,以控制公交车在车位与垂直升降电梯之间自动驾驶,从而能够存放和移出公交车。

3、但是,上述立体车库结构设计得较为复杂,会造成较高的故障率,单车位建造成本也高,车辆出库和入库时间都很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客车立体车库的结构复杂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公交立体车库。

2、本技术提供一种公交立体车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公交立体车库,包括载车板和沿竖向设置的多个举升柱,所述举升柱上连接有连接机构以及驱动所述连接机构于所述举升柱上沿竖向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的驱动杆和驱动所述驱动杆沿直线运动的直线驱动件,所有所述连接机构均连接于所述载车板,所述连接机构和所述载车板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载车板与所述连接机构脱离后坠落的防坠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在举升柱上滑动连接连接机构和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多个举升柱的连接机构均连接在一个载车板上,驱动机构直接设置为直线驱动的装置。在进行存车时,直线驱动件通过驱动杆驱动载车板先下降到地面,待车辆驶上载车板后,多个举升柱上的驱动机构同步工作把载车板连同车辆举升起来,另一辆待存车辆可驶入载车板下方的车位中;取车时,先行取出下方车位上停放的车辆,再通过直线驱动件的动作把载车板和上方的车辆降到地面上,取出载车板上的车辆。而且,通过防坠机构可以减少载车板受到过大的外力至与连接机构脱离后、上方车辆坠落撞击在下方车辆的可能性。整个立体车库的结构简单,不仅造价成本低,也安全稳定,且存车和取车的过程都方便快捷。

5、可选的,所述举升柱朝向所述载车板的表面顶端设置有供所述直线驱动件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的安装件,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举升柱上的滑动架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动架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方,所述驱动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载车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驱动机构都设置在载车板的上方,直线驱动件靠近驱动杆的一端的受力较大、将此端固定在举升柱的顶端上,能够使驱动机构更加稳定,且相比较于驱动机构从下方顶推载车板,从上方提拉载车板的方式能够使载车板受力更加均匀和稳定,直线驱动件所需的驱动力更小,进而使车辆更稳定的上升和下降,进而进一步减少载车板与第二连接件脱离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举升柱与具有所述安装件的表面相邻的两个表面上沿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架套设于所述举升柱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架内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抵接于所述滑槽相对的两个内壁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机构还包括转动的第一导向轮,通过第一导向轮滚动抵接在举升柱滑槽内壁的两侧,能够使滑动架滑动时更加稳定,进而使车辆的升降更加稳定和安全。

9、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架内的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抵接于所述滑槽靠近相对另一所述滑槽的内壁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机构还设有第二导向轮滚动抵接在滑槽的内壁上,从而能够将举升柱的四面均抵紧,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与滑槽的配合在起到导向滑动的作用时,还能增加连接机构与举升柱的连接稳定性,另外,采用滚动连接的方式还减小了摩擦阻力,进而减少直线驱动件的驱动力,更加节能减耗。

11、可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上沿竖向贴设有多个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条,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均抵接于所述摩擦条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条能够增加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表面的摩擦阻力,进而能减少导向轮打滑的情况发生,保证连接机构在举升柱上滑动的同时,所有导向轮都能滚动,进而保证车辆升降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载车板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固接的框架和安装于所述框架内用于支撑车辆的承载架,所述框架于所述车辆驶入和驶出所述载车板一侧的高度与所述承载架的高度一致;所述防坠机构包括顶推件和挡车架,所述顶推件包括与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的延伸部和弯折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上的顶接部,所述框架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挡车架沿竖向活动连接的活动槽,所述挡车架围设所述承载架;载车板包括正常状态和脱落状态,于所述正常状态时,所述载车板与所有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挡车架与所述承载架的顶面平齐,所述顶接部抵接于所述挡车架的底面;于所述脱落状态时,所述载车板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结构脱离连接,所述顶接部支撑所述挡车架且使所述挡车架凸出于所述承载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坠机构设置为顶推件和可活动连接于框架内的挡车架,挡车架为围设承载架的回形框,载车板在正常承载车辆的状态时,挡车架受重力作用落在框架内的最低位置,此时挡车架的顶面与承载架的顶面齐平,挡车架的底面抵接在顶推件上顶接部的顶面,载车板下降到地面后,车辆可从框架的短边正常驶入或驶出载车板;当发生载车板与某个连接机构脱离的故障时,载车板会往脱离方向朝下倾斜,此时与连接机构固定的顶推件会支撑住挡车架,从而将载车板固定,避免了车辆和载车板坠落的情况发生;而且,顶接部会将挡车架顶起至凸出载车板的表面,挡车架抵挡住车轮,从而限制车辆的滑动,以避免车辆从载车板上滑落的情况发生,使立体车库的整体结构更加安全。

15、可选的,所述举升柱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所述挡车架包括四个分别与四个所述顶推件抵接的l形支架,四个所述l形支架依次相连以围设所述承载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车架设置为由四个l形支架依次相连组成,位于四个举升柱上的四个顶推件能够分别顶推四个l形支架,当载车板与某个连接机构脱离时,相应的顶推件能够将相应的l形支架顶起,因为脱离的载车板会往脱离的角倾斜,故l形支架能够同时限制车轮往倾斜角的方向移动,且单个顶推件顶推单个l形支架,控制更加稳定。

17、可选的,所述顶接部和所述挡车架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驱动所述挡车架往上移动至所述正常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车板与连接机构脱离时,第一缓冲件能够吸收挡车架随着载车板往下脱落的压力,进而减缓载车板下落的速度,避免载车板上车辆跳动滑落的情况发生;还能减少对顶推件的作用力,避免顶推件因为过大的应力而与连接机构断裂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防坠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设置有抵接于所述挡车架背离所述第一缓冲件一面的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驱动所述挡车架往下移动至所述正常状态。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载车板的稳定性,即使发生载车板与连接机构脱离的情况,也能保证载车板上车辆的平稳性。

21、可选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连接机构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有驱动所述顶推件朝挡车架方向移动至所述正常状态的第三缓冲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推件与连接机构也设置为滑动连接且通过第三缓冲件进行缓冲,进一步吸收载车板与连接机构脱离时产生的作用力。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在举升柱上滑动连接连接机构和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多个举升柱的连接机构均连接在一个载车板上,驱动机构直接设置为直线驱动的装置,只需通过驱动载车板上下移动便可实现存车和取车,整个立体车库的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存车和取车的过程都方便快捷;

25、2.通过防坠机构可以减少载车板受到过大的外力至与连接机构脱离后、上方车辆坠落撞击在下方车辆的可能性,公交车立体车库的安全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