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1127发布日期:2023-12-25 11:1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模板,尤其是涉及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


背景技术:

1、模板加固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混凝土成型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现有技术中的柱子在浇筑时,通常通过方柱卡箍对模板进行加固,然而由于方柱卡箍的作用面有限,因此在加固过程中方柱卡箍只能将作用力施加于有限的区域上,模板除了方柱卡箍外的其他区域相较于方柱卡箍所作用的区域受力较不均匀,从而容易造成浇筑后的方柱出现鼓包或者坑洼的现象,进而影响浇筑的构造柱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构造柱的表面质量,本申请提供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

2、本申请提供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包括加固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围合于模板本体,所述加固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固机构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模板本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球铰接于两组所述加固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机构可对模板本体进行加固,且再两个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当加固机构对模板进行加固时,加强杆抵接于模板本体的外侧面,并对模板的中部施加作用力,使得模板本体受力均匀,从而减少模板本体因受力不均导致浇筑出的方柱表面出现坑洼不平的现象而影响浇筑的方柱质量。

5、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杆之间设置有紧固框,所述紧固框呈l形设置,所述紧固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加强杆,相邻两个加强杆的相邻段位于模板本体同一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杆上设置有紧固框,紧固框呈l形,紧固框的直角处可与模板本体的棱角处相适配,从而对模板本体棱角处施加固定的作用力,从而对模板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以提高模板本体的安装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若干齿条,若干所述齿条围设于所述模板本体的外侧,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若干个齿条夹紧于模板本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机构可驱动齿条进行滑移,从而使得齿条向内收缩,齿条向内收缩后对模板本体施加作用力,并对模板本体施加紧固力,以对模板本体进行固定。

9、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定量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定量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所述齿条分别为两个第一齿条和两个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和两个第二齿条依次交叉设置并围合于模板本体,所述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交叉处并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用于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进行滑移并抵近于模板本体,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对齿轮的转动进行限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齿轮即可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运动,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通过同一个齿轮进行驱动,因此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受力相同,相邻两个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模板相邻两侧面所施加的作用力相同,即模板本体相邻侧面受力均匀,即可使得模板本体内部浇筑出的方柱表面难以出现坑洼不平现象。

11、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棘轮以及棘爪,所述模板本体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棘轮转动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齿轮与棘轮同轴设置,所述棘爪啮合于棘轮,所述齿轮同轴设置有旋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旋钮可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进行转动,以对模板本体进行锁紧;当模板本体锁紧后,通过棘爪啮合于棘轮,从而限制棘轮的转动,进而限制齿轮的转动,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不会发生运动,从而使得模板本体能够始终保持锁紧的状态。

1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迫使棘爪啮合于棘轮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棘爪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转动轴,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扭簧同轴套设于转动轴,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板和棘爪。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扭簧,当需要迫使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模板本体进行固定时需要转动齿轮,此时棘爪可对齿轮进行避让,而当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棘爪可在扭簧的作用下啮合于齿轮,从而减小齿轮反方向转动的可能,从而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对模板本体进行夹紧固定。

15、可选的,上下两组加固机构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呈错位设置,所述加强杆为伸缩结构,所述加强杆包括伸缩管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伸缩管的伸缩杆,所述伸缩管的一端球铰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或者第二齿条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球铰接位于下方的第一齿条或者第二齿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下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定量驱动组件的作用下进行移动时,上下两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此时加强杆两端连接点之间的距离相互远离,因此为了实现该结构的可行性,需将加强杆的长度设置为可伸缩调节。

17、可选的,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弹簧的轴线呈平行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或者第二齿条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位于下方的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或者第二齿条的下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所述模板本体开设有供第一齿条或者第二齿条进行卡设的安装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模板本体同一侧面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运动时,加强杆会逐渐倾斜,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可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施加相互远离的作用力,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抵接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壁,从而提高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固定效果。

19、可选的,位于所述模板本体同一侧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位于同一个安装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设置于同一个安装槽内,使得加强杆可通过抵接于安装槽的槽壁以对模板本体施加作用力。

21、可选的,所述第一齿条的齿朝向模板本体,所述第二齿条的齿朝向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上设置有包覆件,所述包覆件呈c字形,所述包覆件对第一齿条的齿进行包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齿条的齿朝向模板本体,在滑移时第一齿条上的齿容易卡设于模板本体上,因此在第一齿条上设置有包覆件,从而对第一齿条上的齿进行包覆。

23、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通过加固机构可对模板本体进行加固,且再两个加固机构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当加固机构对模板进行加固时,加强杆抵接于模板本体的外侧面,并对模板的中部施加作用力,使得模板本体受力均匀,从而减少模板本体因受力不均导致浇筑出的方柱表面出现坑洼不平的现象而影响浇筑的方柱质量;

25、2、当位于模板本体同一侧面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运动时,加强杆会逐渐倾斜,从而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可对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施加相互远离的作用力,使得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抵接于安装槽的上下两侧壁,从而提高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固定效果。



技术特征:

1.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围合于模板本体(1),所述加固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固机构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模板本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的两端分别球铰接于两组所述加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杆(7)之间设置有紧固框,所述紧固框呈l形设置,所述紧固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加强杆(7),相邻两个加强杆(7)的相邻段位于模板本体(1)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锁紧组件(4),所述锁紧组件(4)包括若干齿条,若干所述齿条围设于所述模板本体(1)的外侧,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若干个齿条夹紧于模板本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定量驱动组件和限位组件(6),所述定量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齿轮(5),所述齿条分别为两个第一齿条(41)和两个第二齿条(42),两个所述第一齿条(41)和两个第二齿条(42)依次交叉设置并围合于模板本体(1),所述齿轮(5)位于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的交叉处并同时与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啮合,用于驱动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进行滑移并抵近于模板本体(1),所述限位组件(6)用于对齿轮(5)的转动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棘轮(61)以及棘爪(62),所述模板本体(1)设置有支撑板(63),所述棘轮(61)转动设置于支撑板(63)上,所述齿轮(5)与棘轮(61)同轴设置,所述棘爪(62)啮合于棘轮(61),所述齿轮(5)同轴设置有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3)设置有迫使棘爪(62)啮合于棘轮(61)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扭簧(66),所述棘爪(62)的下表面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支撑板(63)的转动轴(65),所述支撑板(63)开设有转动槽(64),所述扭簧(66)同轴套设于转动轴(65),所述扭簧(6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支撑板(63)和棘爪(6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下两组加固机构的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呈错位设置,所述加强杆(7)为伸缩结构,所述加强杆(7)包括伸缩管(71)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于伸缩管(71)的伸缩杆(72),所述伸缩管(71)的一端球铰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41)或者第二齿条(42)的下表面,所述伸缩杆(72)的另一端球铰接位于下方的第一齿条(41)或者第二齿条(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7)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呈倾斜设置,两个所述弹簧(73)的轴线呈平行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弹簧(73)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41)或者第二齿条(42)的下表面,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71),位于下方的所述弹簧(73)的一端连接于位于上方的第一齿条(41)或者第二齿条(42)的下表面,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连接于伸缩管(71),所述模板本体(1)开设有供第一齿条(41)或者第二齿条(42)进行卡设的安装槽(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模板本体(1)同一侧的第一齿条(41)和第二齿条(42)均位于同一个安装槽(1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41)的齿朝向模板本体(1),所述第二齿条(42)的齿朝向另一侧,所述第一齿条(41)上设置有包覆件(44),所述包覆件(44)呈c字形,所述包覆件(44)对第一齿条(41)的齿进行包覆。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构造柱模板加固定型模具,包括加固机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围合于模板本体,所述加固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加固机构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模板本体的四周分别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球铰接于两组所述加固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构造柱的表面质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黄娟娟,吴景华,刘珠琴,黄霞,姚奇,肖月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