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及修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99383发布日期:2024-04-01 14:0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及修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及修缮方法。


背景技术:

1、灰塑,是岭南地区流传千年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的特点鲜明、色彩艳丽,造型奇巧,采用竹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以石灰、稻草、纸筋等传统材料塑形,是广府地区所独有的特色工艺。2008年,灰塑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由于历史建筑年代久远,且岭南地区高温潮湿多雨,灰塑表面受大气侵蚀,表面酥碱(泛白)风化严重,产生破裂、残损、空鼓等现象,对传统建筑外观视觉冲击影响较大。目前,灰塑每隔五至七年就需要大修一次,周期短于其他建筑构件数倍,是保护修复工作的重难点。早年间,许多传统民居的灰塑是采用锻打铁丝作为骨架,但这种材质易生锈膨胀,会加速灰塑内部结构脱落松散,不仅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影响,多次增增补补也会徒增灰塑的硬伤。不但影响外观造型,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承载能力、降低建筑物外观造型的寿命,这就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严重的会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可是,对历史建筑物外墙结构造型缺陷、损伤的全面无损检测修缮一直是个难题,多年来没有很好的解决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及修缮方法,解决了岭南历史建筑灰塑构造的数据采集及破损程度的难题,实现了快速无接触数字化勘测、数字化辅助的修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包括骨架和固定支架码;

4、所述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扣,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扣相契合的凸扣;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主骨架、弧形骨架,相邻的所述主骨架通过直接连接件相连接,所述主骨架与所述弧形骨架通过直接连接件相连接,相邻的所述弧形骨架通过弧形连接件相连接;

5、所述固定支架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将所述骨架固定在墙面上,以形成基础骨架。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码包括v型固定码、l型固定支架;所述v型固定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扣相契合的凹槽,所述l型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扣相契合的凸块。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码通过固定钉穿过固定孔将所述骨架固定在墙面上。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码还包括挂翼支架,所述挂翼支架扣装在所述主骨架上,以完成整体骨架安装。

9、进一步的,还包括高差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处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相邻所述骨架。

10、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的修缮方法,基于上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包括如下步骤:

11、s1.采用三维扫描仪对建筑墙面进行扫描,获取其各个点的三维数据;

12、s2.根据步骤s1所获取到的三维数据,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同时通过历史建筑物造型图片和比对,补充完善三维模型,并输出三维造型图;其中,所述三维造型图,包括灰塑三维施工模拟图及灰塑施工造型贴图;

13、s3.将步骤s1所获取的灰塑三维施工模拟图及灰塑造型贴图,测量相应的制作部位,把贴图按灰塑三维模拟图位置一一黏贴在墙面上,同时把图案描画在步骤s3所修复的墙面上,以完成墙面灰塑造型贴图的描绘;

14、s4.按照步骤s3所述的墙面灰塑造型图案走向,参考所述灰塑三维施工模拟图,对灰塑骨架固定在向墙面上;

15、s5.往步骤s4所固定的灰塑骨架上包灰,以完成墙面灰塑造型的修缮;

16、s6.对步骤s5所述的墙面灰塑造型进行细部修整,其包括细部的上色调整、勾缝和补灰色,以确保历史建筑外墙整体美观;

17、s7.经过步骤s1~步骤s6的处理后,整体墙面修缮完成后,及时进行清洁与验收,以确保对成品的保护。

18、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的墙面灰塑造型,包括局部灰塑造型和灰塑新造。

19、进一步的,所述局部灰塑造型,包括如下步骤:

20、a.清洗灰塑:刷洗灰塑表面,祛除灰塑上的浮灰污垢;

21、b.检查灰塑:仔细检查原灰塑的损坏情况,初步判断褪色、附生植物、开裂、脱落和骨架保存情况,确定疏松灰层,结合步骤s1所获取的三维数据,以确定最终修缮方案;

22、c.铲除疏松的灰层:清除疏松的灰层,以至达结实部位为止;

23、d.润湿:完成以上工序后,往原灰塑表面喷水,湿润后用塑料包装纸遮盖整个灰塑,以保持待修复的灰塑表面有相近于修补灰浆的湿度;

24、e.补灰:当修补面积较大,且修补深度较深时,由内至外逐层使用草筋灰进行填补,经过养护后继续填补上草筋灰,补灰到达接近面层的适当位置后即可添加纸筋灰细化表面;

25、f.铺色灰:以原灰塑的样貌为根据,在灰塑修补处铺加色灰,作为上彩基础;

26、g.上彩:上彩方法如灰塑的制作流程,色彩以灰塑的原貌为准。

27、进一步的,所述新造灰塑,包括如下步骤:

28、a.墙面灰塑基层修复:对墙面进行清洗,对开裂部分可挂钢丝网,绷紧固定后再作粉刷,分两次抹灰,最后抹厚白色灰泥,以完成对墙面灰塑基层的修复;

29、b.墙面灰塑贴图及描画:把墙面灰塑贴图黏贴在墙面上,再把图案描画在白色灰泥墙面上,以完成墙面灰塑造型图案的描绘;

30、c.新造灰塑骨架安装:根据步骤b所述描绘墙面灰塑造型图案的走向,通过固定支架码将新造灰塑骨架固定在墙面上;

31、d.包灰:所述新造灰塑骨架制作完成后,以草筋灰往骨架上包灰,待第一次包灰完成,间隔一天后,将前次的草筋灰压实,再进行第二次包灰;批底工序依此类推,直至灰塑的雏形完成;

32、e.铺纸筋灰:完成所述包灰批底后一天,进行铺加用于塑形的纸筋灰;

33、f.铺底色:以颜料与纸筋灰混合拌匀,在定型的灰塑上铺加一层色灰面;

34、g.上彩:上彩顺序由浅到深,颜色逐步叠加,所完成的灰塑在合适的湿度下进行包裹养护,之后才能对灰塑进行开封。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岭南历史建筑灰塑构件数据采集及破损程度的难题,实现了快速无接触数字化勘测、数字化辅助的修缮;采用传统灰塑工艺技术,最大程度减少原结构损伤,满足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新理念,实现了岭南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还通过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作为骨架,实现新造灰塑的造型搭建,为历史建筑物的修复外观造型提供坚实的支架结构基础,增强了灰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从而有利于延长骨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承载能力以及建筑物外观造型的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包括骨架和固定支架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码包括v型固定码、l型固定支架;所述v型固定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扣相契合的凹槽,所述l型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扣相契合的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码通过固定钉穿过固定孔将所述骨架固定在墙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码还包括挂翼支架,所述挂翼支架扣装在所述主骨架上,以完成整体骨架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差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处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相邻所述骨架。

6.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的修缮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的修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墙面灰塑造型,包括局部灰塑造型和灰塑新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的修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灰塑造型,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的修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造灰塑,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碳纤维骨架岭南灰塑构造及修缮方法,包括骨架和固定支架码,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扣,其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扣相契合的凸扣;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主骨架、弧形骨架,相邻的主骨架通过直接连接件相连接,主骨架与弧形骨架通过直接连接件相连接,相邻的弧形骨架通过弧形连接件相连接;固定支架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将骨架固定在墙面上,以形成基础骨架。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可调碳素纤维灰塑骨架构件,有效增强了灰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辅之三维扫描、传统灰塑工艺,解决了岭南历史建筑灰塑构件数据采集及破损程度分析的难题,实现了快速无接触数字化勘测、数字化辅助的修缮,使其达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蓝建勋,陈贵强,李雄,曾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