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6829发布日期:2024-03-05 15:3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化类实验室,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建筑物内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公共设施、仪器设备、暖通、照明、供水等环节,有数据表明暖通占能耗的38%左右,降低能耗损失尤其是对实验室来说是“低熵化”的主要控制趋势。

2、当前实验室行业现状,吊顶下净层高在2.7~3米左右,为避免压迫感带来的不适,结合安全因素的考虑,采用开放式做法越来越普遍,但巨大通风管道让实验室、实验厂房层高一步步提高,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实验室采用聚氨酯通风管作为通风管道越来越普遍。

3、传统的聚氨酯通风管:切割成三公分的板,聚氨酯板与板之间形成一个造型,底部铝箔,刷胶与聚氨酯板连接,强度不够;而且传统聚氨酯通风管采用传统咬口、焊接的形式,对于工艺质量的管控较难,人工素质不一,手工作业品质监控难度高,容易出现焊接不牢、漏气漏水等质量通病。

4、而目前的净化类的实验室净化顶板安装,其净化防污板安装与通风管安装分为两个不同的工艺去实施,两个不同的工艺需要两组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复杂繁琐,费时费力,常规净化类的实验室净化顶板安装工艺为:(1)在净化类的实验室内安装净化顶板;(2)风管在工厂做出来,吊装上去,安装于净化顶板上,进行一系列检验,检测漏不漏风,检验做完后,风管进行保管,再对整个系统进行检验,如保温性能、冷凝水的泄露、压力等,两个产品(净化顶板和风管)装配精度有待提高,装配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及其制备工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及其制备工艺,复合净化通风顶板包括基板、复合风管;

4、所述基板包括框架、底板、保温防火板、底部发泡层、侧板;所述框架内壁之间设有底板;所述框架上端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板,两侧限位板之间留有容置距离;所述底板上端对应于两侧限位板之间的位置设有底部发泡层;所述底板上端对应于两侧的限位板位置分别设有保温防火板;每一所述保温防火板上端设有侧板;

5、所述复合风管包括风管层、聚氨酯发泡层、覆盖保护层、法兰连接部;所述风管层和覆盖保护层之间设有聚氨酯发泡层;每一所述风管层、聚氨酯发泡层、覆盖保护层的两端分别设有法兰连接部;

6、整个通风系统由多个复合净化通风顶板依次拼接而成;每一所述基板的底部发泡层上设有复合风管,所述覆盖保护层与侧板连接,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与底部发泡层连接;两端法兰连接部端面分别与基板的两端端面齐平;每两相邻复合净化通风顶板之间通过法兰连接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框架为方形框架,所述框架为镀锌钢板;所述底板为镀锌钢板;所述保温防火板为岩棉板;所述底部发泡层为底部聚氨酯发泡层,所述保温防火板的顶端高度高于所述底部发泡层的顶端高度;所述侧板为彩涂板;

8、所述风管层的纵截面为方形的风管;所述风管层为镀锌钢板;所述覆盖保护层为镀锌钢板。

9、优选的,所述复合风管为直管或弯管。

10、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为一块聚氨酯发泡板;所述聚氨酯发泡板匹配填充设于所述风管层与覆盖保护层之间。

11、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为若干块聚氨酯发泡条;若干块聚氨酯发泡条分别呈一定间距地填充设于所述风管层与覆盖保护层之间。

12、优选的,所述法兰连接部包括第一法兰连接部和第二法兰连接部;

13、所述第一法兰连接部包括第一法兰连接端口、第一公头、第一法兰端面;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端口和第一法兰端面设于所述风管层、聚氨酯发泡层、覆盖保护层的一端,所述第一法兰端面延伸伸出覆盖保护层;所述第一法兰连接端口外侧设有第一公头;

14、所述第二法兰连接部包括第二法兰连接端口、第二母槽、第二法兰端面;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端口和第二法兰端面设于所述风管层、聚氨酯发泡层、覆盖保护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法兰端面延伸伸出覆盖保护层,所述第一法兰端面、第二法兰端面延伸伸出覆盖保护层的端面上呈对应地贯通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第二法兰连接端口外侧设有第二母槽;

15、所述第一法兰端面、第二法兰端面的外端面分别与基板的两端外端面齐平,所述第一公头凸出伸出第一法兰端面;每两相邻复合风管相互拼装,第二母槽匹配插接于第一公头内;

16、所述复合风管的第一法兰连接端口或第二法兰连接端口内嵌入设有密封条。

17、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发泡层或底部发泡层的原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a组分35~45%;b组分55~65%;

18、所述a组分中各原料占比为:聚酯多元醇23.8%、聚醚多元醇36.33%、阻燃剂23.8%、发泡剂11.9%、催化剂1.79%、匀泡剂硅油1.19%、抗氧剂1.19%;

19、所述b组分为异氰酸酯。

20、优选的,所述阻燃剂为tcpp;所述催化剂为异辛酸钾;所述发泡剂为hcfc;所述抗氧剂为三甘醇酯。

2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2、s1:框架装配,框架的两侧分别装配有限位板;

23、s2:底板焊接,在框架内壁之间焊接有底板;

24、s3:底板发泡,在底板上对应于两侧限位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发泡,形成底部发泡层;

25、s4:装填保温防火板,在底板上端对应于两侧的限位板位置分别胶粘装填有保温防火板;

26、s5:侧板安装,在岩棉板两侧胶粘安装有侧板,再将基板拉到热压机下,进行25~35min的热压,固定好保温防火板和侧板;

27、s6:风管安装,将复合风管放置于底部发泡层上,进行复合风管的固定;

28、s7:整个通风系统装配,整个通风系统由多个复合净化通风顶板依次相互拼接在一起,一个复合净化通风顶板的第二母槽匹配插接于与其相邻的复合净化通风顶板的第一公头内,再在每相邻复合净化通风顶板的呈对应地贯通的若干个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或螺杆,螺栓或螺杆再螺纹连接有螺母拧紧,实现每相邻复合净化通风顶板的连接,进而将整个通风系统连接完毕。

29、优选的,所述底部发泡层为硬泡成型,硬泡成型过程为:底部发泡层的a组分、b组分通过高压挤出设备,被高速挤压到枪头,在枪头部位混合,喷淋到底板的表面,起泡、定型及硬化10~12min,形成底部发泡层;

30、所述复合风管的安装过程为:聚氨酯发泡层为硬泡成型,聚氨酯发泡层的a组分、b组分高速挤压到枪头,喷淋到风管层的表面,起泡、定型及硬化10~12min,10~12min,在反应时间里,覆盖保护层覆盖设于风管层、聚氨酯发泡层的外部,聚氨酯发泡层发泡反应完成时,聚氨酯发泡层与风管层、覆盖保护层均紧密连接,形成密闭的整体结构,并且聚氨酯发泡层与底部发泡层紧密连接,覆盖保护层紧密连接。

3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1)本聚氨酯复合风管完全做成一个整体,不需要键连接,强度和保温性能远远优于传统的聚氨酯通风管,一体发泡工艺,完全贴合形成一个整体;

33、(2)本聚氨酯复合风管摒弃传统咬口、焊接形式,所有接口均一体冲压成型,承插式法兰结构、填充密封条压实,工艺质量的管控更加容易,安装效率更快,避免了多个复合风管之间连接不牢、漏气漏水等质量通病;

34、(3)本用于净化类的实验室的集成式聚氨酯复合净化通风顶板,无需分为两个不同的工艺去实施,在本复合风管安装好的同时,基板(相当于常规的净化顶板)也安装好了,装配精度大大提高、效率更快、更加安全,加工工艺简单快速,强度高,省时省力,本方案一个产品解决了净化顶板和通风管两个专业的工艺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