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6205发布日期:2024-03-12 20: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施工平台,具体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是建筑结构的一种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其主要由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通过焊接等方式构成。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例如门窗安装、装修、装饰、玻璃幕墙施工、旧房维修和外墙清洁等作业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了高处的施工平台。

2、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其高位处的施工需要通过安装施工平台用以承载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对于钢结构进行施工操作需要将所需的用料或工具也放置在施工平台上。

3、现有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当施工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需要移动施工平台才行,并且由于施工平台上的空间有限以及施工位置的变化,也需要随时移动施工平台上的用料或工具的位置,所以降低了施工的效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内分别安装有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

5、抬升单元,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施工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施工平台在底座上进行滑动;

6、角度调节单元,安装在底座上,和抬升单元连接,用于通过抬升单元带动施工平台进行转向;

7、滑动单元,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抬升单元连接,用于带动抬升单元在底座上进行滑动;

8、调节单元,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滑动单元连接,用于带动滑动单元在底座上进行旋转;

9、输送单元,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和第一操作台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操作台在施工平台进行滑动;

10、错位单元,安装在施工平台上,一端和输送单元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操作台连接,用于在输送单元的传动下带动第二操作台在施工平台上进行错位滑动。

11、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抬升单元,滑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施工平台连接,用于带动施工平台在底座上进行滑动;角度调节单元,安装在底座上,和抬升单元连接,用于通过抬升单元带动施工平台进行转向;滑动单元,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抬升单元连接,用于带动抬升单元在底座上进行滑动;调节单元,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和滑动单元连接,用于带动滑动单元在底座上进行旋转;输送单元,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和第一操作台连接,用于带动第一操作台在施工平台进行滑动;错位单元,安装在施工平台上,一端和输送单元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操作台连接,用于在输送单元的传动下带动第二操作台在施工平台上进行错位滑动。

12、在进行施工时,施工者可以站在第一操作台上,并且将施工操作时所需要的用料或工具放置在第二操作台上。开启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可以通过和滑动单元的连接带动抬升单元在底座上进行滑动,且抬升单元可以通过角度调节单元带动施工平台进行角度微调,便于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当施工者需要对施工的位置进行移动时,拉动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可以带动第一操作台进行滑动,从而在不移动底座的情况下,便于第一操作台带动其表面的施工者进行位置变换。所述输送单元在进行滑动时可以通过错位单元带动第二操作台进行错位滑动,使得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的位置可以互换,从而施工者可以自由进行位置变换,便于施工者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施工。且用料和工具也可以随着施工者位置的移动而发生同步的移动,更加的方便,且防止了用料和工具对施工者的施工造成干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13、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施工平台,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单元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单元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施工平台,属于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输送单元,滑动连接在施工平台上,和第一操作台连接;错位单元,安装在施工平台上,一端和输送单元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操作台连接。在进行施工时,施工者可以站在第一操作台上,并且将用料或工具放置在第二操作台上。当施工者需要对施工的位置进行移动时,拉动输送单元,输送单元可以带动第一操作台进行滑动。输送单元在进行滑动时可以通过错位单元带动第二操作台进行错位滑动,使得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的位置可以互换,便于施工者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施工,且用料和工具也可以随着施工者位置的移动而发生同步的移动,更加的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韩召先,刘卫军,朱东阳,郭志敏,刘耀辉,范逢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昊宇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