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盖梁

文档序号:37629672发布日期:2024-04-18 17:43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盖梁

本发明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楼盖梁。


背景技术:

1、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因其具有轻质高强、工业化和装配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在传统冷弯薄壁型钢楼盖梁中,梁的形式多为由c形或u形截面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背对背构成拼合梁以及由c形截面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复杂拼接而成的桁架梁。

2、由于传统楼盖梁较多采用拼合梁,其截面形式为竖直腹板和上下两块水平的翼缘板构成,翼缘和腹板厚度较薄且宽度较长,受压时截面翼缘易绕与腹板的交线发生转动,从而引起腹板相应地发生转动,故而出现局部弯曲变形,导致其抗压性能较弱;由于桁架梁使用了较多的拼接构件,其截面尺寸常高度较高而宽度较窄,导致其抗侧刚度较小且受压时会因其拼接节点连接复杂且传力不均,通常易发生局部变形及平面外的弯扭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楼盖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弯薄壁型钢楼盖梁抗弯性能较弱,抗侧刚度差,易出现局部弯曲变形的缺陷,实现一种装配化程度高,适用性能好,适合工业化生产且连接便捷、易于拆卸的组合式楼盖梁,基于此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方法增强了传统楼盖梁之间的连接效果,并更加符合楼盖梁之间传力均匀且分散的设计要求。

2、本发明提供一种楼盖梁,包括:

3、第一盖板,设有第一开口;

4、第二盖板,设有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盖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

5、腹板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之间形成多个空心凸起部,所述空心凸起部用以支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波谷部和波峰部,所述波谷部和所述波峰部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上的所述波谷部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上的所述波峰部一一对应地连接并构成所述空心凸起部。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波谷部和所述波峰部的横截面包括梯形、矩形或三角形。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两端内部套设有固定组件。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10、第一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

11、隔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

12、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两端;

13、所述第一腹板、所述第二腹板和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且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用于两个所述楼盖梁之间的连接。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与所述腹板组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分别与对应的固定组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挡边。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楼盖梁,相邻的两个所述楼盖梁的连接处设有加固件,所述加固件用于对相邻的所述腹板组件之间的连接加强作用。

18、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9、本发明中的多个空心凸起部均能够承受较大压力和剪切变形,并且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载荷,提高结构的抗压能力和抗弯刚度。并且空心凸起部之间会形成了一系列的空腔,这些空腔能够吸收能量并分散冲击力。因此,在受到冲击或振动时,空心凸起部能够提供较好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空心凸起部的结构还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即在不同方向上具有相似的力学性能。这使得空心凸起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都能够提供均匀的力学性能。即使得楼盖梁可以获得较高的局部抗屈曲承载力、平面外刚度以及更大的抗扭、抗剪、承压性能,能够起到较好的支撑加固作用。

20、进一步地,空心凸起部结构具有较大的空腔,因此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能够实现轻量化。在上述结构具有较强的支撑性能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腹板组件和固定组件的材料便可以采用厚度较薄的冷弯薄壁型钢板轧制而成,进而节省了材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21、进一步地,固定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在梁内部不仅起到了对上述结构的固定支撑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拉结作用。在上述结构中的第二固定件设置于第一固定件的端部,其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楼盖梁之间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腹板组件的进行连接,由于第一固定件的特殊布设形式,使得连接端部的力较大程度上传递到了第一固定件上,进而分散了拼接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腹板的传力方向,起到了更好的连接作用。

22、进一步地,固定组件中位于第一固定件中部的隔板具有较好的抗剪作用。在上述结构中的隔板分居于楼盖梁的两端并设置在相邻第一固定件之间,通过其弯曲受力时产生的蒙皮效应,进而给予了梁端部一定的抗剪承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楼盖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310)和所述第二腹板(320)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波谷部(311)和波峰部(312),所述波谷部(311)和所述波峰部(312)交错设置;所述第一腹板(310)和所述第二腹板(320)上的所述波谷部(311)一一对应地连接;所述第一腹板(310)和所述第二腹板(320)上的所述波峰部(312)一一对应地连接并构成所述空心凸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波谷部(311)和所述波峰部(312)的横截面包括梯形、矩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00)和所述第二盖板(200)的两端内部套设有固定组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00)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700),所述连接件(700)与所述第二固定件(530)连接,用于两个所述楼盖梁之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00)和所述第二盖板(200)均与所述腹板组件(300)之间通过紧固件(400)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00)和所述第二盖板(200)分别与对应的固定组件(500)之间通过紧固件(400)连接;所述第一腹板(310)和所述第二腹板(320)之间通过紧固件(4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挡边(110)。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楼盖梁,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楼盖梁的连接处设有加固件(600),所述加固件(600)用于对相邻的所述腹板组件(300)之间的连接加强作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楼盖梁。楼盖梁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腹板组件。第一盖板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盖板设有第二开口,与第一盖板间隔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腹板组件设于容纳空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之间形成多个空心凸起部,空心凸起部用以支撑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本发明楼盖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满足大开间尺寸下的正常使用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中楼盖梁抗弯性能较弱,抗侧刚度差,易出现局部弯曲变形的缺陷,实现一种装配化程度高,适用性能好,适合工业化生产且连接便捷、易于拆卸的组合式楼盖梁。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强,毕烨,高成伟,樊颖,周大兴,张向东,董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