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

文档序号:36787281发布日期:2024-01-23 12: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

本发明属于高水材料与纤维的注浆,具体是一种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1、高水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是指一种具有高度耐久性、强度或者特殊性能的水泥材料,高水材料的加工是将固定量的甲料与配料混合,然后将固定量的乙料与配料混合,之后将混合好的甲料混合物与乙料混合液进行混合,随后形成高水材料,现在该种材料在加工后还需要与聚乙烯纤维混合,以增强该材料硬化后的硬度。

2、目前聚乙烯纤维材料在下料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直接倒料的方式,由于聚乙烯纤维在自然包装的状态下极其容易团聚,导致部分聚乙烯纤维下料时处于团聚状态,同时聚乙烯纤维的质量较轻,且高水材料自身较为浓稠,从而导致聚乙烯纤维在高水材料内部的流动效果差,即便在混合的过程中也极难将聚乙烯纤维在高水材料的内部均匀分散开,进而导致高水材料与纤维的混合不均匀,影响注该材料在浆后的使用效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水材料与纤维均匀混合注浆装置,包括有混合输送组件、输送带、机壳组件、吸附组件一、吸附组件二、底座和进料漏斗;

3、所述进料漏斗设置在混合输送组件上,所述底座安装在混合输送组件的下方,所述吸附组件一安装在底座上且位于混合输送组件的左侧,所述输送带安装机壳组件内部的左侧,所述吸附组件一安装在机壳组件内部的上方,所述吸附组件二安装在机壳组件内部的下方;

4、所述机壳组件包括有机壳主体,所述机壳主体与底座连接,所述机壳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输送带和吸附组件一之间的分散组件,所述机壳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位于输送带下方的支撑板,所述机壳主体的内部连接有位于吸附组件一下方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分散组件连接,所述分隔板的顶部连接有刮板;

5、所述分散组件包括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三角槽一;

6、所述吸附组件一包括有,所述安装在机壳主体上,所述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机壳主体的内部且连接有网筒一,所述网筒一的正面抵接有与机壳主体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位于分散组件内部的挡板一,所述刮板与网筒一接触。

7、优选地,所述吸附组件二包括有气箱,所述气箱安装在机壳主体的内部,所述气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网筒二,所述网筒二同轴安装有位于机壳主体背部的传动轮二,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位于机壳主体背部的传动轮一,所述传动轮一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轮二传动连接,所述气箱内侧的正面连接有位于网筒二内部的挡板二。

8、优选地,还包括有纤维铺开组件,所述纤维铺开组件设置在混合输送组件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板和分隔板之间,所述纤维铺开组件位于吸附组件二的上方,所述分隔板的左侧连接有导流板,所述纤维铺开组件包括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活动套接在支撑板内部的前后方,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支撑板和分隔板之间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排列的若干个三角槽二,所述收集箱的两侧均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的一侧延伸至分隔板的内部且位于收集箱的右侧,所述阻隔板的另一侧穿过支撑板且位于收集箱的左侧,所述分隔板的左侧连接有位于收集箱上方的导流板,所述收集箱的右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分隔板连接。

9、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块,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驱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顶部连接有能在推块内部前后移动的圆轴。

10、优选地,还包括有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设置在机壳主体上,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有气泵,所述气泵安装在机壳主体上,所述气泵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抽气管一,所述气泵顶部的右侧固定连通有排气管一,所述抽气管一的另一端穿过机壳主体和固定板且与网筒一的内部的连通,所述抽气管一位于挡板一的左侧,所述排气管一的另一端穿过机壳主体和固定板且与网筒一的内部的连通,所述排气管一位于挡板一的右侧。

11、优选地,所述气泵底部的左侧连通有抽气管二,所述气泵底部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二,所述抽气管二的另一端穿过机壳主体和气箱且与网筒二的内部的连通,所述抽气管二位于挡板二的左侧,所述排气管二的另一端穿过机壳主体和气箱且与网筒二的内部的连通,所述排气管二位于挡板二的右侧,所述抽气管二截面的直径为抽气管一截面直径的三倍。

12、优选地,还包括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通在机壳主体的右侧,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筒,所述活动筒的右侧固定连通有位于固定架右侧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嘴位于进料漏斗的上方。

13、优选地,所述活动筒同轴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的一侧铰接有靠近机壳主体的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一侧铰接有靠近机壳主体的圆盘,所述圆盘与传动轮二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发明通过设置分散组件和吸附组件一,当纤维输送至机壳主体的内部时,将会靠近网筒一,此时网筒一内腔左侧的负压将会抽吸质量较轻的纤维,由于未团聚或微量团聚的纤维质量轻与大量团聚的纤维,通过该操作可以将未团聚或微量团聚的纤维分离出,通过负压可以使得未团聚的纤维直接穿过分散组件,并吸附在网筒一的表面,同时通过负压可以使得微量团聚的纤维在分散组件上逐一分散,同样穿过分散组件吸附在网筒一的表面,由于网筒一的旋转,可以将吸附在网筒一表面的纤维转动至挡板一的右侧,随后通过网筒一内腔右侧的正压,将其从网筒一上脱离,该设计实现将微量团聚的纤维进行分散处理,避免纤维出现团聚的现象,从而可以完成对微量团聚纤维和未团聚纤维的处理,将微量团聚纤维和大量团聚纤维分别处理,可以提高纤维分散的效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发生出现堵塞的现象。

16、2、本发明通过设置吸附组件一和纤维铺开组件,未被网筒一吸走的纤维团由于质量较重与输送带分离后,将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落至收集箱的内部,当收集箱内部的发生振动时,可以使得纤维团均匀的分散在每个三角槽二的处,随着网筒二内部负压较大的吸力,可以将位于三角槽二内部大量的纤维团纤维逐一分离出,并将分离出的单个纤维吸附在网筒二的表面,由于传动轮一的旋转,可以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轮二和网筒二旋转,并将网筒二表面吸附的纤维带至挡板二的右侧,由于网筒二内腔的右侧处于正压状态,从而可以将单个纤维向右侧吹出,该设计实现将大量团聚的纤维进行分散处理,避免纤维出现团聚的现象,同时在后续与高水材料混合过程中,能够使得每个纤维均匀的与高水材料接触。

17、3、本发明通过设置下料组件,由于圆盘发生旋转,可以通过活动臂带动摆臂和活动筒发生摆动,并通过活动筒的摆动带动出料嘴发生摆动,不断地变换出料嘴上下料口的位置,从而可以将分散后的纤维均匀的喷洒在混合输送组件的内部,将纤维进一步与高水材料均匀接触,同时可以提高纤维和高水材料在混合输送组件中混合的效率,并提高后续注浆出的浆液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