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3450发布日期:2024-03-01 12:4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箱梁张拉,特别是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最发达的国家,高速铁路常采用以桥带路的形式,预应力预制简支箱梁桥占比高,对预应力预制简支箱梁的建造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预制简支箱梁中预应力张拉尤为重要。

2、传统的张拉方法是先搭设张拉平台,再人工配合门吊或吊车将重约200kg的千斤顶从张拉平台吊装至张拉槽口,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工人处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高。目前施工现场均是采用门吊或吊车+临时支架的方式吊运、安装千斤顶,该方式不但过程繁琐、进度缓慢、安全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箱梁张拉施工过程繁琐、进度缓慢、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集张拉系统和操作平台于一体。

2、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包括

3、无轨台车,

4、承重架,固定安装在无轨台车上表面;

5、升降平台,固定安装在无轨台车上,位于承重架内部;

6、张拉千斤顶,放置在升降平台上表面;

7、电动葫芦吊,可调节地设置在承重架上部,用于对张拉千斤顶进行吊装;

8、所述无轨台车的两侧还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张拉控制柜和收纳箱;所述张拉控制柜与张拉千斤顶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架上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电动葫芦吊固定安装在滑动组件的底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11、横向平行设置在承重架顶部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12、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中部的底板;

13、固定安装在承重架两侧顶部的转动座;

14、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设在转动座中;

15、所述螺纹杆上套接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螺纹杆径向方向滑动。

1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包括

17、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贯穿设置螺纹孔;

18、第二连接部,横向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距离;

19、第三连接部,垂直固定在第二连接部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高度与第一横梁和/或第二横梁的厚度对应;

20、第四连接部,横向固定安装在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长度大于第二连接部的长度。

2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底部还设置有纵向滑动件,所述纵向滑动件包括工字型导轨和可滑动设置在工字型导轨上的线性滑动件;所述电动葫芦吊固定安装在线性滑动件的底部。

22、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架的中部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分割架,所述分割架上设置有置物盘。

23、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架的顶部设置有遮挡板。

2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1、通过将无轨台车、张拉千斤顶和电动葫芦吊进行集成,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相对于人工安装,具有很高的便捷性,同时,结合升降平台对张拉千斤顶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张拉千斤顶的吊装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覆事故。

27、2、通过结合滑动组件、纵向滑动件以及电动葫芦吊,可以实现张拉千斤顶在三个方向的控制,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台车安全区域操作系统工作,避免人员因吊装千斤顶进入危险区域,可有效的防止人员高空坠落,具有更高的安装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2)上设置有滑动组件(9),所述电动葫芦吊(7)固定安装在滑动组件(9)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9)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96)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9)底部还设置有纵向滑动件(10),所述纵向滑动件(10)包括工字型导轨(101)和可滑动设置在工字型导轨(101)上的线性滑动件(102);所述电动葫芦吊(7)固定安装在线性滑动件(10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2)的中部沿纵向方向设置有分割架(21),所述分割架(21)上设置有置物盘(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2)的顶部设置有遮挡板(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4)上还设置有限位凸起(4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智能张拉装置,包括无轨台车,承重架,固定安装在无轨台车上表面;升降平台,固定安装在无轨台车上,位于承重架内部;张拉千斤顶,放置在升降平台上表面;电动葫芦吊,可调节地设置在承重架上部,用于对张拉千斤顶进行吊装;所述无轨台车的两侧还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张拉控制柜和收纳箱;所述张拉控制柜与张拉千斤顶电性连接。通过将无轨台车、张拉千斤顶和电动葫芦吊进行集成,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相对于人工安装,具有很高的便捷性,同时,结合升降平台对张拉千斤顶进行辅助支撑,提高了张拉千斤顶的吊装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覆事故。

技术研发人员:龚楠富,冯黎新,廖灵杰,罗宁宁,杨铁江,伍浩,廖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