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9462发布日期:2024-04-08 13:5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由框架柱2、框架梁3、桁架1和楼板4组成。其中,框架柱2布置在房屋的外围,无中柱。桁架1主要由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构成,上、下弦杆通常为h型钢。桁架1的高度与楼层高度相同,跨度与建筑的结构宽度相同,桁架1的两端支撑于外围框架柱2上,沿高度方向,桁架1在相邻框架柱2上呈上下层交错布置。这种交错桁架结构可以形成两倍柱距的大开间,且为无柱开间,在建筑功能上可以获得较大的开间和进深,也便于布置。

2、为方便描述,以楼板所在层位置为参照,将高于楼板的一侧桁架称为“上升桁架”(附图中用a表示),将低于楼板的一侧桁架称为“下沉桁架”(附图中用b表示)。现有技术中的交错桁架结构体系,上下层交错布置桁架时,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与下沉桁架的上弦杆处于同一高度,即上升桁架的下弦杆的下翼缘与下沉桁架的上弦杆的下翼缘平齐,楼板在安装时,其一端支承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上,另一端支承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这种交错布置的桁架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楼板与桁架具体连接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3、楼板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楼板4的两端嵌入两侧桁架1的弦杆翼缘之间,即:楼板4的一端嵌入到上升桁架a的下弦杆上翼缘131a与下弦杆下翼缘132a之间,楼板4的另一端嵌入到下沉桁架b的上弦杆上翼缘111b与上弦杆下翼缘112b之间。为了令楼板4与桁架弦杆连为一体,还需要在桁架弦杆的腹板上开孔,并穿入横筋。这种连接结构,由于楼板的安装空间狭小,给现场施工带来不便,并且对楼板两侧的桁架位置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4、楼板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楼板4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侧桁架1的弦杆上翼缘顶部,即:楼板4的一端搁置在上升桁架a的下弦杆上翼缘131a顶部,楼板4的另一端搁置在下沉桁架b的上弦杆上翼缘111b顶部。这种连接结构,对于楼板4搁置在上升桁架a下弦杆上翼缘131a的一端来说,由于腹杆12的阻碍,楼板4的搁置长度不足,并且,楼板4与桁架下弦杆相交处的混凝土浇筑,在腹杆12区域内无法有效密实,影响楼板4与桁架形成整体的一致性,另外,这种安装结构会使得建筑层高被桁架的上、下弦杆压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楼板与交错桁架的连接存在各种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包括沿高度方向上下交错布置的桁架以及楼板,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及下弦杆,上弦杆和下弦杆均采用标准化预制h型钢,楼板采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以楼板所在层为参照,位于楼板之上的桁架为上升桁架,位于楼板之下的桁架为下沉桁架;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与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位于同一高度,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设置栓钉,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一端嵌入到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与下弦杆下翼缘之间,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的另一端搁置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顶部现浇混凝土。

4、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上述交错桁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5、步骤1,工厂内构件的预制:采用标准件h型钢以及腹杆成品,工厂内将h型钢与腹杆装配成桁架,并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的顶面焊接栓钉,工厂内完成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底板预制;

6、步骤2:施工现场完成框架柱与框架梁的装配,形成框架体系主体结构;

7、步骤3:在框架柱上安装桁架,同一楼层的相邻框架柱之间的桁架沿高度方向上下交错布置,令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的顶面与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的底面平齐,将桁架的两端固定在框架柱上;

8、步骤4:将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底板铺设在相邻桁架之间,令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底板的一端嵌入到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与下弦杆下翼缘之间,令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底板的另一端搁置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

9、步骤5: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腹板穿孔处穿入钢筋,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上部设置纵横交错的受力筋,完成钢筋的绑扎后,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上部以及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叠合层与上升桁架的下弦杆腹板之间的缝隙处浇筑混凝土。

10、进一步,所述步骤4之前,完成步骤3后,所述步骤4之前,完成步骤3后,在上层的桁架与下层的桁架之间设置斜支撑杆对桁架之间进行临时支撑,待完成步骤5的现浇混凝土的养护后,将支撑杆进行拆除。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与相邻下沉桁架的下弦杆之间。

12、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底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沉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顶部。

13、本发明调整了现有技术中交错桁架弦杆的高度位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楼板连接方式一而言,本发明将楼板与下沉桁架的连接端调整到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使得楼板的安装空间增大,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有助于加快施工速度,并且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对下沉桁架上弦杆腹板的穿孔作业步骤,有助于简化工艺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楼板连接方式二而言,楼板与桁架之间混凝土的浇筑更加密实,可以增加楼板与桁架连接整体性,另外,通过交错桁架高度位置的调整,使得桁架高度降低,构件尺寸可以减小,有助于节省钢材用量。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楼板与桁架的匹配度更高,可以免去楼板底部必须设置施工临时支撑,也降低了对桁架安装精度的高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包括沿高度方向上下交错布置的桁架以及楼板,桁架包括上弦杆、腹杆及下弦杆,其特征在于:上弦杆和下弦杆均采用标准化预制h型钢,楼板采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以楼板所在层为参照,位于楼板之上的桁架为上升桁架,位于楼板之下的桁架为下沉桁架;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与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位于同一高度,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设置栓钉,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一端嵌入到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与下弦杆下翼缘之间,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的另一端搁置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预制空芯叠合楼板的底板顶部现浇混凝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交错桁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之前,完成步骤3后,在上层的桁架与下层的桁架之间设置斜支撑杆对桁架之间进行临时支撑,待完成步骤5的现浇混凝土的养护后,将支撑杆进行拆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与相邻下沉桁架的下弦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底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下沉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包括沿高度方向上下交错布置的桁架以及楼板,桁架的上弦杆和下弦杆均采用H型钢,以楼板所在层为参照,位于楼板之上的桁架为上升桁架,位于楼板之下的桁架为下沉桁架;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与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下翼缘位于同一高度,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设置栓钉,楼板的一端嵌入到上升桁架的下弦杆上翼缘与下弦杆下翼缘之间,楼板的另一端搁置在下沉桁架的上弦杆上翼缘顶部。本发明调整了现有技术中交错桁架弦杆的高度位置,使得楼板的安装空间增大,可以省去对下沉桁架上弦杆腹板的穿孔作业,楼板与桁架连接整体性更好,桁架高度可降低,节省钢材用量,降低了桁架安装精度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陈奇,程昌熟,孙炎云,刘福余,于送洋,顾思,王晓涛,赵阳,魏丁瑞,孟璐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筑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